(共28张PPT)
8.1 牛顿第一定律
目标&重难点
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1了解伽利略、牛顿及其对力与运动关系的阐述。
1.2理解、识记牛顿第一定律。
1.3理解惯性,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现象实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2.1经历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的探究过程,体会控制变量法、逐渐逼近法的应用。
2.2经历惯性实验的操作和解释过程,深入体会“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1经历对“力与运动关系”思辨论证过程,理解科学发展过程的坎坷与艰辛。
3.2通过各种实验、活动,提升与同学合作能力和合作意愿。
3.3培养规范表述、严谨求知的科学研究作风。
重点:
1.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2. 知道惯性,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现象。
难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建构
2、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力”与“运动”的关系
整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整
“力”与“运动”的关系
整
“力”与“运动”的关系
伽利略
意大利物理学家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整
“力”与“运动”的关系
伽利略
意大利物理学家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整
“力”与“运动”的关系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分
1
阻力让物体运动速度减慢,最终停下来。
不受阻力,物体运动速度还会减慢?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分
1
讨论、设计 实验方案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方案
分
1
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分别在水平的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滑行,直到停止运动。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表面 阻力大小 运动距离
毛巾
棉布
木板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数据
分
1
很大
较大
很小
很近
较远
很远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结论&推理
分
1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分
1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分
1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反馈练习
分
1
牛顿第一定律
分
2
牛顿
牛顿第一定律
分
2
“力”和“运动”
的关系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
牛顿第一定律
反馈练习
分
2
牛顿第一定律是( )
A.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B.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
C.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到的结论
D.是日常生活得出的结论
正在运动的物体,若它所受到的力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
3
分
3
分
3
惯性
分
3
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惯性
反馈练习
分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实验】将几个象棋摞起来,用尺子将下面的棋子打走,我们看见上面的棋子落在原地。
【解释】最下面的棋子受到_____的作用被击走,而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______,仍保持原来的______状态,所以落回原地。
合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力” 和“运动” 的关系
(惯性定律)
原来静止的物体
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不受力
不受力
“阻力” 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合
科学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逐渐逼近法
合
——研究性学习:
1、交流从三位科学家身上学习的收获。
补
——研究性学习:
2、了解安全气囊的有关知识。
3、搜集身边的惯性现象,并按照利弊进行分类。
课堂检测
测
课后作业
必做作业:课本P.19 第1~4题(写到作业本上)
选做作业——研究性学习:
1、交流从三位科学家身上学习的收获。
2、了解安全气囊的有关知识。
3、搜集身边的惯性现象,并按照利弊进行分类。
——课后实验
完成打棋子的实验,钢笔帽下抽纸等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