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第六章古诗文和文言文第二节 古诗词、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 课件(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第六章古诗文和文言文第二节 古诗词、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 课件(4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9 14:02:0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49张PPT)
2
0
2
2
2022年小升初语文复习
全国通用版
第二节 古诗词、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
第六章 古诗文和文言文
小试牛刀
备考锦囊
目录
过关训练
小试牛刀
一 根据下列情景填古诗句。
1. 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你可以用学过的诗句来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王老师做班主任工作非常细致,校长赞扬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杜甫《春夜细雨》中的诗句回答)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揠(y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参考译文:宋国有个人忧虑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然后)对他的家里人说:“今天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快步走去田里查看禾苗的情况,禾苗却已经枯萎了。天下不帮助自己的禾苗成长的人很少啊。认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人;帮助它生长的,如果像这个把苗拔高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谓其人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日病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子趋而往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对……说。
疲劳,筋疲力尽。
快步走。
2. 这则寓言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个担忧自己的禾苗长不高的宋国人,跑到田地里把禾苗拔高,结果禾苗全都枯萎了
要尊重自然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
备考锦囊
在积累古诗词的基础上,能进行综合运用。
1. 古诗词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背景;(2)推敲字义;(3)理解诗句;(4)体会情感。
2. 古诗词的运用是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日常口语表达和写作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词,会较好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考点1
古诗词的理解、运用
古诗词的作者、生活的朝代以及作者的基本情况和其他相关作品等,也要求我们重点掌握。
考点点拨
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兴趣,大体了解文言文的内容,能简单运用。
1. 将文言文读通、读顺。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词义及表达上有很大差别,所以,阅读文言文,首先要逐字逐句读通、读顺,不理解的字要借助工具书,弄清字义。
考点2
文言文的理解、运用
2. 了解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字、词的意思:(1)通假字;(2)古今异义字;(3)一词多义现象;(4)词类活用现象;(5)文言文中常用到“之”“乎”“者”“也”“矣”“其”等词。它们的意义很丰富,变化很多,对这类词的意思,平常要注意积累。
3.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步骤如下: (1)通读全文,整体领悟大意; (2)结合注释,逐词逐句理解; (3)结合上下文,逐词、逐句译出全文。
重点掌握以下两个虚词的用法:
(一)“之”的三种用法:
1.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2)指示代词,这,此。
2. 助词:表示“的”。
3. 动词:表示“到……去”。
(二)“于”的五种用法:
(1)比……还;(2)对;(3)在;(4)到;(5)从。
考点点拨
过关训练
1. 母亲节到了,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_____________》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我们经常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乡、对家人的怀念。
一 运用古诗词填空。(20分)
游子吟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3. 古代诗人常常以诗歌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当你来到内蒙古大草原,你会想到《敕勒歌》中的“天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每当你看到城市公园里百花已经凋谢,但高山上的百花依然盛放时,你会想起白居易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林寺桃花》)。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5. “梅”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称赞。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梅花》)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6. 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7. 每当我们听到稻田里蛙声阵阵时,会想到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 品德高尚有能力的人,哪怕没有外在因素的帮助,往往也能成就一番事业,正如虞世南《蝉》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9. 每当我们读到百年前中国被外国列强瓜分的历史时,我们都会和诗人陆游一样产生:“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示儿》)的悲伤。
10. 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望庐山瀑布》)这句诗来。
但悲不见九州同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 按下列要求写诗句。(10分)
1. 描写送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描写江潮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描写母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三 根据语境填写诗句。(33分)
1. 春天是什么?它是朱熹笔下的“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日》);是杜牧眼里的“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春》);是杜甫所观的“迟日江山丽,_____________”(《绝句》);是白居易记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忆江南》)。
万紫千红总是春
水村山郭酒旗风
春风花草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2. 古往今来,梅花一直是高洁的象征。它不慕虚名,傲视严寒。为此:王安石在《梅花》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绘它;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夸奖它;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刻画它。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3. 诗言志,诗可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气节和抱负。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这样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谦在《石灰吟》中这样表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高洁的操守。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古人常常要面临分别。同样是送别,不同的时间、地点和送别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离别之情,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而汪伦送李白则载歌载舞,“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__________”(《赠汪伦》),表达了老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以酒相送,“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忽闻岸上踏歌声
劝君更尽一杯酒
5. 古诗虽然多为描绘现实生活,但也不乏蕴含着深刻道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要多角度观察,多侧面描写,写出自己独特感受。朱熹的诗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书有感(其一)》]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6. 花草无语,文人有意,花草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小草里有白居易的进取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赋得古原草送别》)竹子里有郑燮的刚毅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竹石》)梅花里有王冕的高洁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墨梅》)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1. A. 他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著名,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B.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C. 他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这位诗人是( ),我读过他写的《_____________》。
四 根据线索猜诗人。(6分)
王昌龄
从军行
2. A. 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B. 他的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青少年时代随父亲在钟山(今南京)居住,视钟山为第二故乡。
C. 他因推行的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
D. 他的代表作主要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这位诗人是( ),我读过他写的《____________》。
王安石
元日
3. A. 他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B. 他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C. 他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位诗人是( ),我读过他写的《_____________》。
陆游
示儿
五 阅读古诗,完成题目。(6分)
泊 船 瓜 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 诗中的“绿”字虽可换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字,但用“绿”字显然更加传神,“绿”字让我们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春天的词语。(4分)


春意盎然
生机勃勃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思念故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六 阅读古诗,完成题目。(5分)
菊花
[唐]元稹
秋丛①绕舍②似陶家③,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①秋丛:指丛丛秋菊。②舍:居住的房子。③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1. 结合注释,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1)遍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渐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中的“遍绕”“日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绕一遍。
太阳渐渐落山。
表现了作者痴迷于观赏菊花,流连忘返的情景。
3. 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 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只有菊花凋谢得最晚。寄托了诗人对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个性的自我欣赏。
七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题目。 (20分)
(一)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参考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用尺子度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他前往集市时,却忘了携带量好的尺码。(这个人)已经拿到鞋子(准备买),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然后他)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这个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这个人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3分)
(1)买履 A. 鞋。 B. 践踩,走过。( )
(2)置之其坐 A. 座位。 B. 坐下。( )
(3)无自信也 A. 虚无,虚假。
B. 不能,不可。( )
A
A
B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的句子。(用原文回答)(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
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宁信度,无自信也。
4.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取得成功的。(1分)
(二)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①遽(jù):急忙,立即,匆忙。②契(qì):用刀雕刻。
参考译文:有个乘船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人顺着船边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前进了,而剑却不会随船移动,像这样来寻找剑,不也是很糊涂吗!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吾剑之所从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
这。
船已经前进了,而剑却不会随船移动。
3.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遇事要考虑情况的变化,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三)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之,信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看到路边的李子树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
把李子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2分)
(1)“诸儿竞走取之”与“人问之”中的“之”意思一样,都是指“李子”。( )
(2)“信然”的意思是“的确如此”。( )
×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