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山水主题单元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田园山水主题单元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03 21:2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山水田园诗的情感解读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5课时+课外3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近几年高考中,山水田园诗较受命题者青睐。品析炼字和分析意境是考查山水田园诗的两类主流题型,借景抒情手法是考查山水诗的命题核心点。会鉴赏山水田园诗,无疑在整个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答题套路的掌握,而是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本单元选文来自鲁人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的陶渊明《归园田居》、王维的《山居秋暝》,《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第一单元的孟浩然《过故人庄》《与诸子登岘山》,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汉江临泛》等。精选其他诗人及作品,编辑校本课程,进行拓展研究。
专题的划分是从山水田园诗所表达的感情以及如何表达感情而设计的,专题一湖光山色融心性,对于思想感情比较明显的山水田园诗,通过品意象,缘境求情。学会做意境情感类、炼字类、分析手法类诗歌鉴赏题。专题二万物皆着我之色,但对于纯粹写景和思想感情比较隐晦的田园山水诗,通过知人论世,缘事求情。探究诗人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取向。专题三声光色影美诵读,通过朗读比赛积累名篇名作。三个专题呈层进式展现。
本活动的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如平台展示,图书阅读,网络搜集、校本课程等。学习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诵读、讨论、比较阅读、质疑探究、读写结合、思考辩论、诵读积累。研读、交流、质疑、辩论、朗诵比赛、书会、论文展示等。
预期成果:使学生学会鉴赏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方法,会做意境情感类、炼字类、分析手法类诗歌鉴赏题;写作文学评论;参与辩论和朗诵比赛;搜索并积累10篇以上山水田园诗作品。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准确凝练地归纳山水田园诗的情感类型、意境特点,了解常用意象和写景方法。搜索并积累10篇以上山水田园诗,会做意境情感类、炼字类、分析手法类诗歌鉴赏题。
2、能够依据诗人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分析诗歌的情感。
3、能够辩证地认识诗人不同的人生选择,评价其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2、通过理解感情,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进而学会诵读诗歌的方法。
3、借助问题,通过研讨和辩论,开展研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热爱自然、厌弃黑暗的官场、追求宁静自由的人生境界的情感。
2、在讨论、探究中肯定自身价值,增强合作意识。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P6)
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P8)
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P8)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P9)
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P9)
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P10)
7.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P19)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山水田园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为什么同是山水田园诗,不同的诗人和作品表达的情感不一样?
3、你如何评价诗人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
4、你能背下哪些山水田园诗?
专题划分
专题一:湖光山色融心性。
专题二:万物皆着我之色。
专题三:声光色影美诵读。
专题一
湖光山色融心性
所需课时
课内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山水田园诗,它们是自然的画卷,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诗言志,诗人大多会直抒胸臆或者用一两个字传情。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针对这一类型的山水田园诗,诵其诗,绘其景,品其情,归纳山水田园诗的情感类型、常用意象和写景方法。
通过诵读欣赏,以读促品,培养学生感知画面,进入情境,领悟情感的能力。
学习成果:学会通过意象解读山水田园诗的情感。准确凝练地归纳情感类型,了解常用意象和写景方法。有感情朗诵诗歌。会做意境情感类、炼字类、分析手法类诗歌鉴赏题。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能够通过意象解读山水田园诗的情感。
2、准确凝练地归纳山水田园诗的情感类型、意境特点,了解常用意象和写景方法。
3、学会做意境情感类、炼字类、分析手法类诗歌鉴赏题。
本专题问题设计
你学过哪些山水田园诗?
什么是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常表达哪些情感?
山水田园诗常用哪些意象和写景方法?呈现怎样的意境?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音像设备、课件、网络平台。
常规资源
鲁人版必修一语文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校本课程、有关山水田园诗的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温故知新
你能背几首以前学过的山水田园诗吗?
学生主动背诵。
什么是山水田园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活动二:缘境求情
学生自由朗读《归园田居》《山居秋暝》《过故人庄》《与诸子登岘山》《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汉江临泛》《村居》《过香积寺》《鸟鸣涧》《绝句二首》(杜甫),参考注释通诗意。
思考并写下下列问题的答案:
这几首诗诗人分别写了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呈现怎样的意境?
2、写景的视角和方法有哪些?
3、这几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4、你能找到其它山水田园诗常用的意象吗?
三、落实
1、指名逐一有感情朗读诗歌,说答案,师生共同评价。
2、生查阅图书,搜索网络资源,积累山水田园诗常用意象。?
3、背诵这几首诗。
活动三:总结归纳
一、山水田园诗主要表达哪些情感类型?常用哪些意象?呈现怎样的意境?运用哪些写景方法?
学生小结:
1、山水田园诗主要表达的情感类型: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官场仕途的厌倦,怀才不遇的苦闷。《归园田居》《与诸子登岘山》
B、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山居秋暝》《过故人庄》《汉江临泛》《归园田居》《绝句二首》《鸟鸣涧》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村居》《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D、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过香积寺》
2、山水田园诗常用的意象:
景物:
明月、清风、流水、松竹、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葵藿、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等。
人物: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等。
3、山水田园诗常用的写景方法:
1.听觉角度:
①动静结合?例如:《绝句-迟日江山丽》
②以动衬静?《鸟鸣涧》
2.视觉角度:
?①?绘形、绘声、绘色?《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色彩映衬:《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3.运用各种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等?。
4.运用炼字技巧:《汉江临泛》?“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5.运用描写技巧:
①工笔《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
②白描《归园田居》
4、常见意境(灵活运用四个字的词表述)
宁静、静谧、淳朴、自然、平和、恬静、幽雅、空灵、安逸、安详、清幽、明净、清新、飘逸、清淡、旷远、迷离、孤寂、凄凉、凄清、萧瑟
二、师总结: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对气象万千的自然风景、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诗人总会情动于衷,形诸于文。诗人以景传情,独抒性灵;我们就要诵其诗,绘其景,品其情。山水田园诗不同的诗人和同一诗人不同的作品的情感存在着差异,一首诗的情感往往也不是单一的。鉴赏的时候要借助意象和写景方法综合分析。
活动四:迁移训练
一、学习有法。
投影高考写景类诗歌鉴赏题分析意境型、分析技巧型、炼字型提问方式及答题模式。
二、实践演练
1、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3、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4、(2009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5、(20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落实
1、指名逐一有感情朗读诗歌,说答案,师生共同评价。
2、背诵这几首诗。
布置作业:
1、背诵课上学过的诗。
2、阅读葛晓音的《山水田园诗派研究》。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抓住文中的意象、动词等,想象画面,解读诗歌情感。
3、快速、准确地搜索信息。
4、积极思考、动笔,快速做题。
5、能背诵所学诗歌。
专题二
万物皆着我之色
所需课时
课外2课时+课内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知人论世是解读诗歌情感的重要锁钥。不同的社会形态、政治氛围、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等都会给一个人打上鲜明而深刻的烙印。文如其人,一切景语皆情语。山水田园诗呈现出来的不同风貌,也源自不同的人生历练。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依据诗人的人生经历综合分析其对诗歌抒发的情感的影响,能够辩证地认识诗人不同的人生选择,探究这些人生追求的意义。
基于这一主题,学生互评,同伴展示,师生对话,研究性学习,辩论赛,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等多样性活动相应启动。
学习成果:小组合作,搜集、了解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山水田园诗人的社会背景、人生经历和相应诗作的写作背景,探究这些因素对诗人情感抒发、人生境界的影响,写成文学评论,班内交流,发表在班级博客上。通过辩论赛辩证地认识诗人不同的人生选择,探究这些人生追求的意义。将辩论赛过程录制下来,上传到语文学习网站上。根据辩论赛内容,自选一个辩题,写成论文。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能够依据诗人的人生经历和相应诗作的写作背景,分析诗人的情感。
2、能够辩证地认识诗人不同的人生选择,探究其价值观。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在研究性学习和辩论赛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大胆表达,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为什么同是山水田园诗,不同的诗人和作品表达的情感不一样?
2、面对不公的世道、不顺的经历,有的人选择了辞官归隐,有的人选择了半仕半隐,有的人选择了终生布衣,你怎么看待他们的选择?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录像机、电脑、网络资源。
常规资源
山水田园诗的相关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常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检查几首山水田园诗的背诵情况。
活动二:探究思考:为什么同是山水田园诗,不同的诗人和作品表达的情感不一样?请选择其中一位诗人,谈谈你的理解。
引导学生浏览相关图书、搜索网络资源,整理诗人的社会背景、人生经历和相应诗作的写作背景,小组合作讨论、研究,写成文学评论,班内交流。
活动三:面对不公的世道、不顺的经历,有的人选择了辞官归隐,有的人选择了半仕半隐,有的人选择了终生布衣,你怎么看待他们的选择?
布置辩论赛,学生自定辩题,自行组织、筹备,在课上举行。评选最佳辩手。将辩论赛过程录制下来,上传到语文学习网站上。
布置作业:
1、修改研究性学习论文,发表在班级博客上。对同学的博文进行点评。
2、根据辩论赛内容,自选一个辩题,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素材,写成论文。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背诵学过的山水田园诗。
2、能够依据诗人的人生经历探究其情感。
3、快速、准确地搜索信息,整理信息。
4、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和辩论赛,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实现智慧共享。
5、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6、撰写文学评论,能够抒发自己对诗人的独到认识;能够在博客里对同学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
7、能够整理辩论赛一方观点,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素材,形成论文。
专题三
声光色影美诵读。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检测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情感的理解情况,积累10篇以上山水田园诗名篇名作,举行诗歌配图配乐朗诵比赛。
本次活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班内展示评比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搜索积累山水田园诗名篇名作,制作配图配乐的诗歌课件,推选朗诵代表参加班级比赛,全班同学进行投票,选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诗歌配图配乐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积累名篇佳作。
3、通过山水田园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认识,提高审美水平,丰富生活感悟。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最喜欢哪一首山水田园诗?
2.你能为其配上恰当的图片、音乐,有感情诵读吗?
3.你积累了哪些山水田园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网络
常规资源
语文笔记本、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朗诵比赛
课前布置诗歌朗诵的任务。小组讨论所选诗歌和推荐人选,每组不少于2人。
1、诵读内容:山水田园诗。
2、朗诵准备: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搜索信息、查阅图书,制作有图片和音乐的诗朗诵课件。
3、诵读形式:脱稿,配图,配乐,追求进入诗歌意境,恰当抒发诗歌情感。
4、评价方式:学生互评、师生共评,选出优胜者。
活动二:积累名篇佳作
查阅图书、搜索网络,积累10篇以上山水田园诗,摘抄在语文笔记本上。
活动三:教师作单元学习总结。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脱稿有感情诵读诗歌。
2、小组课前准备充分,分工明确,配合融洽。
3、制作的课件中图片和音乐能够恰如其分的体现诗歌的风格、意境和情感。
4、摘抄并背诵10篇以上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