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阅读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传记阅读单元主题设计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三
所需时间
课上3课时+课下3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从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 本单元将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专题二:分析文体基本特征、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专题三:对传记的鉴赏评价和探究。传记属应用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两个特点。其中,真实是传记的生命。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过程与方法:
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3. 通过论文写作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 学习的精神,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感受传记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民族精神、人生品格。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 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 分析文体基本特征、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3. 对传记的鉴赏评价和探究。
专题划分
专题一: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专题二:分析文体基本特征、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专题三:对传记的鉴赏评价和探究。
专题一
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人物传记以记叙传主的活动、经历、事迹为主,重在刻画传主的性格,进而反映生活,表达深刻的主题。把握传主形象主要有下面三种方法: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
2.注意细节描写。
3.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概括传主的特点,传主某一方面的特点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是通过哪几件事体现出来的,有几方面的理由);
2、 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他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史记选读》及现代文人物传记《李叔同的传奇人生》《秋日里对春天的还念》。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本思路与山东省高考考试标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用1节课时间阅读2篇传记《秋日里对春风的怀念——代序兼记李文珍先生》《杂交水稻之父》,积累答题用法。
活动一、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注意细节描写。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
问题设置:通观全文,传主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活动二、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要把握文中的基本事实,从基本事实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
活动三、“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题型对显示传主重要生平事件、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动的那些时间、重要标示,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传主的主要生活历程。抓地点以及相应发生的事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概括出主要事件。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阅读分析概括人物的悲剧命运及缘由
4.能客观评价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二
分析文体基本特征、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1.了解传记的文体特点
(1)人物传记:属于文学性传记,其表现手法较接近于小说,在真实的基础上,可以运用想象手法,来恢复其失落的事件环节或细节。
(2)回忆录与自传:回忆录往往是第一人称的叙述,传主一般是作者自己,但也可能作者是一个见证人,要注意其回忆叙述的技巧;自传与自述性文学,是一种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人物传记。
2. 分析传记常见的语言特色
从语义和句式特点看:语句关键词语的情感、态度等,语言的整句与散句;从语言风格上,有含蓄与明快、文雅与通俗、生动与朴实、富丽与素淡、简洁与繁杂等。
3. 了解传记常采用的表现手法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传记的文体特点
2. 从语义句式特点和语言风格分析传记常见的语言特色
3. 了解传记常采用的表现手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简要说明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文中某话/段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某一段记述了传主的某一事情,主要用到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目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现代文阅读《忆蔡尚思先生》《杰克 伦敦的悲剧》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文章选材、对比手法与细节描写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重点阅读《杰克 伦敦的悲剧》
1.讨论: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内交流。
本题考查对传记文本语言特色的分析。解答此题时,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本语言特色,结合文本第②③④⑦段的内容,可以得出“夹叙夹议”这一语言特色。然后要结合语句分析,说明这一特色。
2.细读第①自然段,简要说明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小组观点形成文字,班内投影展示交流。
解析:本题考查对传记文本表现手法的分析。主要考虑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马克·吐温的事例对传主的作用。
活动二:重点阅读《忆蔡尚思先生》
1、简述三个小标题的作用。
解析:考查对文本的结构思路和内容的把握。从全文来看,小标题思路清晰,能深化文章的内容,使传主的形象表现得更加丰满充分。
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画线的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所起的作用。
解析:考查对文本的表现手法的把握。审清题目要求,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回答结构上的作用时,从句子所在行文的位置来思考;内容上的作用,多从文章的主题和形象等方面考虑。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传记的语言的基本特点是通俗易懂。注意语气、人称的变化及作用。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要充分把握文体的鲜明特征,注意个性。表现手法一般要结合文本的典型例句进行分析。
3、答题模式:语言:术语(语言风格)+例句分析;表现手法: 术语+作用(结构和内容)+例句分析。
专题三
对传记的鉴赏评价和探究
所需课时
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探究题不仅题型开放,而且连答案也常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紧扣要求,思想健康,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条理清晰,即可符合涛求。做这类题,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又要遵循“容易论证”的原则。 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⑴要点须全面;⑵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评价时要善于从梳理具体事件、场景、细节入手,由表及里,去芜存菁,把握其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还要抓住文本中的议论或评论的文字,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
2. 探究分析归纳出文本中所写人物的人生观,探讨其人生价值,揭示他们的这种人生观反映的时代精神及积极意义;探究文本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本专题问题设计
你如何评价传主的成就?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对文中传主的某一观点(说法),你是否认同,请说说你的理由。
题目提出两种观点,你如何看,请结合传主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研究材料还原的原则。
(1)“还原”原则:现代文阅读是“还原”阅读,解题时要遵循“还原”原则。(删去)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2)由已知求未知的原则:其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若将题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视为横坐标,将题干词句在文中的语境可能意义视为纵坐标,可以建立一个坐标,只有从语境与字面意思两方面锁定,才能保证正确的求解。(删去) (3)“语境”原则:语境是答题的思维背景,要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点面结合”的原则: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从点入手,面上把握,点面结合,看懂文章,审清题目,掌握答题技巧,还是能够拿到必得分数的。整体把握与语境分析结合的原则。
阅读文章要首先从整体出发、弄清文本大意,明白中心主旨,把握传主特点,思考问题时紧扣中心主旨,不能孤立地去看问题,尽量分析问题与中心主旨有何关系。
理解具体问题时要有强烈的语境意识,分析回答任何一个问题都要从上下文出发,从原文找到问题的相关信息点或暗示内容,再加以分析、归纳、作答。
注重探究传主身上体现的人性品格、时代精神、积极意义。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中学语文高考考试网
常规资源
近五年高考传记阅读13篇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蔡元培》《马丁 路德 金之梦》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自由交流探究题目的答题方法
(1)注意探究的广度与深度,既要立足于文本,又要高于文本。
(2)结合文本的事例,分析论证,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表明自己的观点。
答题模式:
(1)鉴赏评价型:文本内容+(角度/层面)观点态度的分析。
(2)探究型:表明观点/态度+结合文本或现实或自身分析理由+总结句。
活动二:阅读《李叔同的传奇人生》《干干净净的傅雷》
1,思考:作者认为“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理解作者的态度对学生来说不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严谨与不拘束各是指的什么。结合全文看,严谨主要体现在李叔同的认真负责上,不拘束主要体现在他的创新精神上。然后再联系文本,谈自己的看法即可。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其表达作用如何?
解析:考查对表现手法的把握。根据文本内容很容易判断写法(修辞手法——比喻),在回答作用时,要注意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通过梳理作品,了解传主的人生经历、特点。
2根据知识论人、知人论世、事中见人的原则,评价分析传主。
3.能立足文章、依据传记材料,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做鉴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