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课时练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旧乡村改造,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我国开展(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农业集体化道路
2. 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3.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是(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人民公社化
4. 从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到孙中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中国农民拥有土地的千年梦想都没有实现,真正的“耕者有其田”是在什么事件后普遍实现的( )
A.新中国成立时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1958年
5. 土地改革从1950年冬开始,有领导地分期分批地进行,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地主土地财产、复查总结和动员生产等步骤、这体现了( )
A.封建士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6. 1952年底,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该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这个梦想实现了”的历史意义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③巩固了新生政权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7. 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8.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213 14369 16392
棉花 69.2 103.1 130.4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9. 如图所示是为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所颁发的纪念章。该历史事件的实质是( )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 D.推动工业化顺利实现
10. “历时两年基本完,农民解放笑颜开。 废除地主剥削制,土地所有属农民。”根据此歌谣内容判断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11. 毛泽东说:“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站起来了,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你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这场“暴风骤雨”是指( )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镇压反革命运动 D.土地改革
12. 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确立 B.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
C.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13. 到1952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60%的农村人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据此判断,这项改革是( )
A.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初一份震惊中外的报告,这样评价主要是因为报告中“改革”( )
A.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础 B.保障了解放战争胜利
C.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实现了土地的集体所有
15.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重视农村工作,其中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下列关于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它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C.它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6. 从如图法律文件中可以读到的主要内容是( )
A.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没收地主土地,揭发地主罪恶,严厉打击地主
D.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17.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是( )
A.为民主改革创造条件 B.为了个体农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D.为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18. “中国革命创造了一整套新的词汇,其中一个重要的词就是‘翻身’。……对于全国几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来说,这意味着站起来……。”材料中的“翻身” ( )
A.摧毁了封建的土地制度 B.激发了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热情
C.确立了社会主义会有制 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
19.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有农民在一场运动后编了“地主地主别狂,运动让你灭亡”的顺口溜。这场运动奉行的法律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 到1952年底,不能分到土地的人是( )
A.地主 B.西藏农奴 C.贫农 D.富农
二、材料分析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何时颁布?它是什么政府颁布?
(2)上述材料中,土地改革于什么时候基本完成?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当时能够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措施是什么?
(4)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意义?(写出两点即可)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材料一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有什么消极作用?“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材料二中数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是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材料一、二与哪一运动有关?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总结这次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情况
第一批 1950年冬到1951年春,在1.2亿农村人口地区进行
第二批 1951年冬至1952年春,在1.1亿农业人口地区进行
第三批 1952年冬到1953年春,在3000多万农业人口地区进行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材料三中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次土地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
(3)上述材料所反映了什么时代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和目的。
(2)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及有什么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第2课 土地改革 课时练
一、 选择题
1.A 2.B 3.B 4.B 5.A 6.C 7.A 8.A 9.B 10.B
11.D 12.D 13.A 14.C 15.A 16.A 17.C 18.A 19.B 20.B
二、 材料分析题
21.(1)时间:1950年。
政府:中央人民政府。
(2)时间:1952年底。
(3)措施:土地改革将土地无偿分给农民,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写出两点即可)
22.(1)作用: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开辟道路。
(3)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说明土地改革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23.(1)运动:土地改革运动。意义: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4.(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地主土所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试卷第6页,总6页
试卷第7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