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开学预习检测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开学预习检测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8 20:5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开学预习检测2
一、单选题
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大统一 ②都修筑了大型工程
③存在时间都很短暂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隋朝的历史与秦朝有很多相似处,主要包括( )
①都结束了之前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②都因残暴统治而灭亡③都修缮了京杭大运河④都对辽东进行征战⑤都有制度创新且影响深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①②③⑤
有人说:隋朝,好像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 科举制的创立 B. 大运河的修建 C. 隋炀帝励精图治 D. 隋朝统一南北
隋朝是一个短暂的朝代,又是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成就斐然,对中国历史有很多重要的贡献,下列各项不属于其贡献的是(  )
A. 开通了大运河 B. 发明造纸术 C. 创立了科举制 D. 重新统一了中国
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这里说的“他”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汉献帝 D. 隋炀帝
隋朝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灭掉齐,使南北重归统一 ②首创了科举制度 ③隋炀帝励精图治 ④隋文帝时,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李密声讨的这一人物( )
①建立隋朝并统一了全国②在位时开凿了大运河③他正式创立了科举制④ 618年在江都被部将杀死⑤他是隋文帝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下列关于隋朝历史事实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都城为长安。
B. 隋文帝视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C.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D. 618年,盛极一时的隋朝灭亡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起义军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他的残暴统治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
①大兴土木,徭役繁重②屡次发动战争,兵役繁重
③灭掉陈朝,统一全国④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隋朝的统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结束分裂、对峙的局面
B. 为唐朝的繁盛奠定基础
C. 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
D. 虽统一全国,但是统一时期短暂,所以不具有进步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吏的选拔权,所谓“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世代为官);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这一局面得到初步改变的原因是( )
A. 郡县制的实行 B. 刺史制度的推行 C. 科举制的创立 D. 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 建立隋朝 灭掉陈朝 隋朝灭亡
B. 灭掉陈朝 建立隋朝 隋朝灭亡
C. 隋朝灭亡 建立隋朝 灭掉陈朝
D. 建立隋朝 隋朝灭亡 灭掉陈朝
江苏省扬州市西湖镇发现两座砖室墓,墓中出土的“隋故炀帝墓志”显示这就是著名的隋场帝杨广的陵墓。隋场帝虽有暴君之名,但也有些作为。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
①建立隋朝②开创科举制③开凿大运河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与诗句描绘相关的是( )
A. 大运河开通 B. 贞观之治 C. 安史之乱  D. 隋朝的统一
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④都有重大的影响深远的创新性举措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二、材料解析题
隋朝的统一,开创了隋唐时期300多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隋朝兴亡】
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二: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人才选拔】
材料三:《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经济繁荣】
材料四:
项目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数量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项 垦田面积增长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材料五: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1) 隋朝走向繁荣开放主要与哪位皇帝有关?
(2) 材料二中列举了隋炀帝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你认为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有哪些?
(3) 材料三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 材料四、五反映的隋朝社会景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5) 通过上述史实探究,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隋朝的统一,开创了隋唐时期300多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隋朝兴亡】
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二: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人才选拔】
材料三:《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1) 隋朝走向繁荣开放主要与哪位皇帝有关?
(2) 材料二中列举了隋炀帝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你认为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有哪些?
(3) 材料三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3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材料三:隋文帝平时吃饭穿衣服都很简单,后妃也不许穿华丽的衣服。太子杨勇用金玉装饰自己的铠甲,文帝知道后严厉批评他:“自古以来的帝王,从没见过奢侈华贵而能长治久安的。你身为太子,应以节俭为重。”
材料四:隋炀帝多次乘龙舟游江都,随行的船只五千多艘,绵延二百多里,沿途州县要备办丰厚的贡品和上乘的食品,迎送过往的船只。
(1) 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在位的皇帝是谁?
(2) 材料二中这位诗人说到的哪条河?是哪年谁在位时开始修建的?这条河以哪里为中心?修建这条河的目的是什么?
(3) 隋炀帝是隋朝的亡国之君,隋朝灭亡时间是哪一年?对比材料三、材料四,你从隋朝的兴亡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秦朝和隋朝的共同点,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①②③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有: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从公元前 230 年到前221 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 年,隋军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②都修筑了大型工程。秦始皇下令修建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③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秦朝和隋朝都是历史上典型的短命王朝,两世而亡,其灭亡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皇帝的暴政。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秦朝创立的三公九卿制度、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故①②③④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隋朝和秦朝的历史,要求理解掌握相关史实。
【解答】
①②⑤.隋朝结束了之前南北朝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秦朝由于秦二世的残暴统治而灭亡,隋朝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而灭亡;隋朝设置三省六部制及科举制,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两者都有制度创新且影响深远,故①②⑤正确。
③④.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而秦朝没有。隋炀帝对辽东进行了征伐,而秦朝没有,故③④错误。
故选C。
3.【答案】C
【解析】略
4.【答案】B
【解析】发明造纸术不属于隋朝的贡献。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在我国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使纸得以广泛使用。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5.【答案】D
【解析】略
6.【答案】C
【解析】略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隋炀帝,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②③④李密声讨的这一人物是隋炀帝。隋炀帝在位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他从605年起,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征发数百万民工,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故②③④正确。
①建立隋朝并统一了全国的是隋文帝,故排除①。
⑤李密声讨的,不是隋文帝,故⑤错误。
故选B。
8.【答案】B
【解析】略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隋炀帝,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③.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全国,排除③。
①②④.均是隋炀帝残暴统治主要表现,符合题干主旨,故①②④正确。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隋朝的统一,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D.隋朝虽然短暂,但它对历史的贡献可是不能磨灭的,而且要是没有隋朝这个短暂的王朝存在,就没有后来的唐宋王朝的繁荣。具体来说隋朝的贡献有三,一是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为后面的盛世奠定和平基础;二是官僚体制的建立以及开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为后世一直模仿;三是开凿大运河,虽然在当时是灾难性工程,但利在千秋,造福万代,故D说法不正确。
ABC.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朝灭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对峙的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为唐朝的繁盛奠定基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故ABC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科举制,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郡县制的实行与选官制度的突破不符,排除A。
B.刺史制度是一种监察制度,排除B。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打破魏晋南北朝以来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吏的选拔权局面的是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创立,故C正确。
D.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与打破门阀对仕途的垄断无关,排除D。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618年,隋朝灭亡, 唐朝建立。故选A。
13.【答案】B
【解析】略
1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反映的是隋朝大运河,白居易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速了隋朝的灭亡,故A正确。
BC.这两项是发生在唐朝,与题干“隋堤柳”反映的时间不符合,故排除BC。
D.该项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排除D。
故选A。
1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要求识记重要史实。
①④.隋朝和元朝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故①④正确。
②③.隋朝都城位于今天的西安,隋朝不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故②③说法错误。
故选D。
16.【答案】【小题1】隋文帝。
【小题2】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等。原因:隋炀帝统治残暴,农民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
【小题3】科举制;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小题4】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促进了经济发展。
【小题5】统治者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让老百姓能吃饱穿暖,这样统治才能长久等。
【解析】1.
本题考查隋朝的统一,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并结合所学可知,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文帝在位期间,采取措施,使隋朝走向繁荣开放,因此隋朝走向繁荣开放主要与隋文帝有关。
2. 本题考查隋炀帝征发农民的史实及其灭亡的原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可以得出,隋炀帝征发农民的史实有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等。结合所学可知,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是隋炀帝统治残暴,农民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
3. 本题考查科举制及其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三“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制度”指的是科举制。结合所学可知,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影响就是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4. 本题考查隋朝社会景象出现的原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四、五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隋朝社会景象出现的原因是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促进了经济发展。
5. 本题考查隋朝兴亡带给我们的启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可以归纳出,启示是统治者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让老百姓能吃饱穿暖,这样统治才能长久等。
17.【答案】【小题1】隋文帝。
【小题2】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原因:隋炀帝统治残暴,农民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
【小题3】制度:科举制;影响: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解析】1.
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隋朝统一后,隋文帝采取一些列措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2.
本题考查隋炀帝征发农民的史实及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可以得出,隋炀帝征发农民的史实是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结合所学可知,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是隋炀帝统治残暴,农民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
3.
本题考查科举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三“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可知,反映的是科举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是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18.【答案】【小题1】589年隋灭陈;隋文帝。
【小题2】隋朝大运河;605年;隋炀帝;洛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
【小题3】618年。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一是大势所趋;国家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考查材料一中“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当时完成统一的皇帝、国家繁荣与开放的必要前提。
(2)本题考查隋朝的大运河开通的时间、皇帝、目的。
(3)本题考查隋朝的灭亡时间以及隋朝的兴亡中得到的启示。
考查了隋朝的统一、隋朝大运河和隋朝灭亡的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第8页,共!异常的公式结尾页
第9页,共!异常的公式结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