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12.《诗经》二首 关雎 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12.《诗经》二首 关雎 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9 00:02:47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八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统编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 12 诗经二首
难点名称 正确理解《关雎》诗中男女青年纯真美好的爱情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八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爱情话题的作品,也是第一次接触《诗经》,对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比较陌生,对于诗歌含蓄的情感表达不容易理解。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部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较弱,又处于敏感懵懂的青春期,对于诗歌中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容易误解,不明白其间蕴含的爱情的纯真美好。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诵读和赏析指导,了解诗意,感受抒情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恋。
导入 《诗经》 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贴近社会,感情丰富,厚重而精辟,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经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相传孔子读了《关雎》之后,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里“淫”指放纵过度的意思,“伤”是指悲伤,可以理解为快乐而不超过节度,忧愁而不过分悲伤。 《关雎》体现了《诗经》“思无邪”的特点,表达的情感中正平和,君子爱情受挫时不过激、不消极,淑女端庄、矜持,这在当时还处于奴隶社会,抢婚盛行的时代,可谓是文明进步的典范,即使在今天,这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观,也是我们所推崇的、健康的观念。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介绍《诗经》 2、介绍“赋”的手法: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介绍“兴”的手法:通过文中开头两句说起,介绍关雎鸟。 4、介绍“比”的手法:诗中用荇菜的漂浮不定来暗示淑女难求。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出示诗歌,提示朗诵,介绍“重章叠句“,感知一咏三叹的效果。
小结 我们又似乎梦回了三千年前的那一条河,那一片洲,依然是河水清清,草色油油。三千年的文化,三千年的文明,《关雎》只是其中一扇小窗口,还有许多扇窗等着我们去开启,我们当寤寐求之,我们当琴瑟友之!虔诚的破译祖先文字的原码,执著的探寻民族文化的源头,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我们当永不止步!关雎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字音。
雎( ) 鸠( ) 窈( )窕( ) 逑( )
荇( ) 寤( )寐( ) 芼( )
2.文言知识梳理。
(1)重点实词。
关关:拟声词,一种鸟的叫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
寤寐:指日日夜夜。
芼:挑选。
(2)词类活用。
琴瑟友之(名词用作动词,做朋友,相亲相爱,亲近。)
钟鼓乐之(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乐。)
(3)古今异义。
左右流之(古义:捞取。今义:流出。)
3.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诗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其语言生动传神,并时常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法。
(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理解古诗词情态的方法。
①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社会现实,二指诗人的人生经历。
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感情。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易体会诗人的情感。
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月:怀人、思乡。
菊:隐逸、清高。
梅:高洁。莲:超凡脱俗。
兰:高洁、隐士。
松:坚贞不屈。
竹:正直、虚心。
梧桐:凄凉悲伤。
杜鹃:凄凉哀伤、乡思。
鹧鸪:离愁别绪。
寒蝉:思乡、离愁别绪。
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柳:送别、思念。
雁:思乡。
夕阳:时光流逝、世事沧桑。
阑(栏)干:思念、寂寞、离愁。
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用典就是运用古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来以古比今,借古抒怀等。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就以魏尚自喻,表达渴望受重用之情。
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2.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姑娘美丽又善良,从早到晚追求她。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思念绵绵不断,翻来覆去,不能安睡。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左右两边采。姑娘美丽又可爱,弹奏琴瑟来亲近她。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左右两边挑选。姑娘美丽又可爱,敲钟击鼓让她快乐。
(三)整体感知。
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二、合作探究,深悟文本。
(一)理清层次。
1.全诗共5个小节,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2.《关雎》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探究写法。
1.《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2.《关雎》这首诗的各节,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这就叫重章叠咏。运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关雎》写一个男子对所爱慕的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了其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追求爱情中的苦与乐,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拓展延伸。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 孙武)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 左丘明)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孔子)
《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左丘明)
三、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