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好玩的石头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好玩的石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2-12-03 21:2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好玩的石头
教材分析:
  石头有着天然的纹理、奇异的形状,为很多人喜爱、观赏和收藏。不少民间艺术家更是就地取材,将石头进行巧妙的加工和描绘,创造出自然朴拙、耐人寻味的艺术品。形状各异的小石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平时就是孩子们做游戏的好“玩具”。如果运用美术的手法把它们进行拼摆组合或用其他媒材对石头进行创造性的装饰加工,就会塑造出形式多样的小工艺品。
本课教材中的作品是从适形造型和拼摆组合两个角度去呈现的。适形造型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去联想、发现,让他们在造型活动中去体验原形与表现物之间的关系,切莫专业化地讲解。在进行拼摆造型时,要注意区别于《拼拼摆摆真有趣》一课,注意教学的坡度,在活动中,更强调选用形状适合的石块组合拼摆出一件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教学目标
1.利用石头进行适形造型活动,体验石材的自然美感。 2.从中体会形与色的结合,知道关注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若干小石头,水彩,毛笔。 教学过程 一、童话导入,引起兴趣 教师:同学们,请听谁在哭呀? 学生:小石头在哭。 教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石头为什么哭呀?(激发兴趣) 小石头说:“我想去参加春节晚会,能帮我这个忙吗?”可我不知道怎样打扮自己,你们 教师;同学们,我们能不能用我们灵巧的手帮小石头这个忙呢? 二、欣赏优美画面,学生感知认识。 (放多媒体课件) 学生欣赏画面,感受自然石材的美,使学生发现平凡的石头经过造型创作后,也会变得如此的美丽神奇。(引发创作欲望) 三、采用游戏方式观察触摸实物,亲自创作 寻宝游戏(教室的角落里放一堆沙子,沙子里有很多各种形状的石头)教师启发学生在教室里寻找宝贝。 学生找到后教师提问。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把你们拣到的宝贝告诉我,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有多重? 学生动手摸一摸,掂一掂,然后畅所欲言。(增加学生对石头的情感) 教师:同学们,看一看你手里的宝贝像什么?如果我们把它加工装饰后适合做成什么? 学生大胆联想,积极发现,全班交流。 教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师手里是创作好的石头造型} 它像什么?和你手里的宝贝哪儿不一样?那儿一样? 学生先观察思考后回答。(使学生了解适形造型的一般方法) 学生开始创作,四人一组。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先看—看手里的石头像什么再开始造型。 学生创作时,教师要灵活掌握,不可千篇一律。要让学生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教师指导。 学生创作完毕后,师生举办“石艺展”,大家一块品评优缺点。 四、情感升华、音乐中结束 同学们,你们都创作出了自己的作品,美术源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吧!(放歌曲《雨化石》)?    课后总结: 这节课是结合石头的好玩性,并以此为依托围绕适形造型展开教学活动。整节课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活动。通过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适形造型带来的欢乐和成功。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