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开学考模拟试题(二)——2021——2022年春季学期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
1.(2分)下列划线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镌刻(juān)禁锢(gù) 悄然(qiǎo) 殚精竭虑(dān)
B.翘首(qiáo)锃亮(zèng) 不逊(xùn) 深恶痛疾(è)
C.遒劲 (jìn) 盎然(àng) 滞留(zhì) 潜滋暗长qián
D.差使(chā) 濒临(pín) 喧嚣(xiāo) 坦荡如砥(dǐ)
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彰显 艰强 鼎铭 颠倒
B.悠久 捍卫 初衷 抵籁
C.灵魂 铭记 书藉 扭曲
D.变迁 公祭 大肆 裁军
3.(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周约有5万把共享雨伞现身杭州街头,它们分布在杭城的火车站、地铁站、商场、公共区域等地。
B.坦桑尼亚信息服务部部长哈桑·阿巴西表示,来自中国的影视作品是坦桑尼亚民众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活。
C.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逼得众多父母必须“押”着孩子去做很多事。
D.选择散养的父母一定要实时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期,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特点,等等。
4.(2分)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托他买两本书——《呐喊》和《彷徨》,他满口答应了。
B.他感激地说:“谢谢你!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会一事无成”。
C.看到招生简章,他满怀希望地报名参加《暑期养生文化讲习班》。
D.中秋节的月饼种类很多,有枣泥的、五仁的、豆沙的、椰蓉的……等。
5.(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
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
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
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
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顸重要的“住”,能够有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⑥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①④③②⑤⑥ B.⑥①④⑤②③
C.①④⑤②③⑥ D.⑥①④③②⑤
二、名著导读(共1题;共14分)
6.(14分)名著阅读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1)(1分) 本文选自《 》,作者是 (国家)的 (人名)被誉为“ ”。
(2)(5分)请结合本文段说说为什么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
(3)(5分)本书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请结合本文段对以上特点加以分析。
三、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7.(10分)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5分)【故事大盘点】孟子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孟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2)(5分)【观点大讨论】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你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吗?请说明理由。
四、文言文阅读(共4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②,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住所。②翳:遮盖,这里指云。
8.(1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略无阙处 阙:
②良多趣味 良:
③不可悉见 悉:
④久之不散 散:
9.(5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5分)甲文末尾引用“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11.(5分)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了三峡群峰怎样的特点?两句话运用的描写方法是否相同?请作简析。
五、诗歌鉴赏(共4题;共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以下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2.(1分)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 时的景物。
13.(1分)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拟人、
表达效果:
14.(1分)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
15.(5分)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34分)
对比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红军过草地、保尔修铁路
【阅读点睛:革命的生活充满了种种难以言喻的艰辛。无论是红军艰苦卓绝的长征之旅还是保尔和修路工人困难重重的筑路工程,都浸透着革命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甲】在大草地一连走了十天还不见人烟。在这个沼泽地带几乎大雨连绵不断,只有沿着一条为红军当向导的本地 山民才认得出的像迷宫一样的曲折足迹,才能穿过它的中心。沿途又损失了许多牲口和人员。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一些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之中而没了顶,同志们无从援手。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菜。没有树木遮阴,轻装的红军也没有带帐篷。到了夜里他们就蜷缩在捆扎在一起的灌木枝下面,挡不了什么雨。但是他们还是胜利地经过了这个考验,至少比追逐他们的自军强,白军迷路折回,只有少数的人生还。
红军现在到达了甘肃边境。前面仍有几场战斗,任何哪仗如果打败,都可能是决定性的失败。在甘肃南部部署了更多的南京、东北、回民军队要阻他们,但是他们还是闯过了所有这些障碍,在这过程中还俘获了回民骑兵的几百匹马,原来一般都认为这些骑兵能一举把他们消灭掉的。他们筋疲力尽,体力已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终于到达了长城下的陕北。一九三五十月二十日,即他们离开江西一周年的日子,一方面军先锋部队同早在一九三三年就已在陕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小小根据地的二十五十六十七军会师。他们现在只剩下了二万人不到,坐下来以后方始明白他们的成就的意义。
【乙】小车站孤独地隐在树林里。一条新修的路基从车站的石头货台伸向森林。路基周围是蚁一样密集的人群。
讨厌的粘泥在靴子底下扑哧扑哧直响。路基两旁的人们狠劲地挖着土。铁器发出沉重的撞击声,铁锹碰着石头,铿然作响。
雨像用筛子过的一样,又细又密,下个不停。冰冷的雨水渗进了衣服。雨水也冲走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浆如同稠粥从路基上淌下来。
湿透了的衣服又重又冷,但是人们一直干到天黑透了才离开工地。
修筑的路基一天比一天延长,不断伸向密林深处。
离车站不的地方,有一座石头房的空架子,凄凉地立在那里。里面的东西,凡是撬得下、拆得开、砸得动的,早就被洗劫一空了。门窗成了张口的大洞;炉门成了黑窟窿。房顶也破烂不堪,好多地方露出了椽子。
唯一没有遭劫的是四个房间里的水泥地面。每天夜里,四百个人就穿着里外湿透、溅满泥浆的衣服躺在上面睡觉。大家在门口拧衣服,脏水一股股流下来。他们用最难听的话咒骂这恶劣的天气和遍地的泥泞。水泥地面上薄薄地铺了一层干草,他们紧挨着睡在上面,相互用体温取暖。衣服冒着气,但是从来没有干过。而水渗过挡窗洞的麻袋,滴落到地上。雨点像密集的霰弹敲打着屋顶上残留的铁皮。冷风不断从破门缝里吹进来。
厨房是一座破旧的板棚。早晨大家在这里草草吃完茶点,就到工地上去。午饭是单调得要命的素扁豆汤和一磅半几乎跟煤一样黑的面包。
16.(5分)联系原著,说说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原因以及保尔筑路的原因。(内容理解)
17.(5分)从两段选文来看,红军与筑路工人面对的困难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内容理解)
18.(5分)从红军过草地和筑路工人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
课内阅读。
苦难的童年
【阅读点睛:一样冷酷的社会现实,一样冷漠的人际关系,从小在彭德怀与保尔的心理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甲】彭德怀自己的家庭是富农。他六岁那年死了母亲,他的父亲续弦后,后母憎嫌彭德怀,因为他使她想起了她的前任。她送他到一所老式私塾去念书,在那里常常挨老师打。彭德怀显然很有能力照顾自己:有一次挨打时,他举起一条板凳,揍了老师一下,就逃之夭夭了。老师在本地法院告他,他的后母把他赶了出来。
接着发生了一件惊人的事,这最好用彭德怀自己的话来说:
“我的祖母把我们统统看做是她的奴隶。她抽鸦片烟很凶。我不喜欢闻鸦片烟,有一天晚上我再也忍受不住了,起身把她的烟盘从炉子上踢了下来。她大发脾气,把全族人都叫来开了会,正式要求把我溺死,因为我是不孝的孩子。她对我提出了一大串罪状。
“当时族人已准备执行她的要求。我的继母赞成把我溺死,我的父亲说,既然这是一家的意见,他也不反对。这时我的舅舅站了出来,狠狠地责备我的父母没有把我教养好。他说这是他们的过失,因此孩子没有责任。
“我的命就得了救,但是我得离家。我当时才九岁,十月里天气很冷,我除了一身衣裤外身无长物。我的继母还想把我身上的衣裤留下。但我证明这不是她的,是我生身的母亲给我做的。”
这就是彭德怀闯世界的生活的开始。他起先当放牛娃,后来又做矿工,一天拉十四小时风箱。工作时间这么长使他吃不消,于是他就离开煤矿,去当鞋匠学徒,一天只工作十二小时,这已是个大改善了。他没有工资,过了八个月他又逃跑了,这次去到烧碱矿做工。矿井歇业后,他再一次得去找工作。身上除了一身破烂以外仍一无长物。他去修水渠,终于有了个“好差使”,拿到了工资。二年攒了一千五百文,——大约十二元钱!但换了军阀后,原来的纸币成了废纸,他又一文不名。灰心丧气之下,他决定回家乡。
【乙】三个孩子开始把他们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放在桌子上。
神甫仔细地检查口袋的每一条缝,看有没有烟末,但是什么也没有找到,便把目光转到第四个孩子身上。这孩子长着一对黑眼睛,穿着灰衬衣和膝盖打补丁的蓝裤子。
“你怎么像个木头人,站着不动弹?”
黑眼睛的孩子压住心头的仇恨,看着神甫,闷声闷气地回答:“我没有口袋。”他用手摸了摸缝死了的袋口。
“哼,没有口袋!你以为这么一来,我就不知道是谁干的坏事,把发面糟蹋了吗?你以为这回你还能在学校待下去吗?没那么便宜,小宝贝。上回是你妈求情,才把你留下的,这回可不行了。你给我滚出去!”他使劲揪住男孩子的一只耳朵,把他推到走廊上,随手关上了门。
19.(1分)甲文选自《 》,作者 。乙文选自《 》,作者 。(文学常识)
20.(5分)两段选文中的主人公对老师/神甫的反抗分别是怎样的,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内容理解)
21.(5分)两段选文中主人公最后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联系原著,概括他们走上革命的原因。(内容理解)
22.(5分)彭德怀和保尔的的遭遇给你怎样的人生感悟?(体会感悟)
七、写作题(共1题;共10分)
23.(1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文。
(1)(5分)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饱览路旁那一道道风景;蜿蜒回环时,你须走过途中那一个个拐角。拐角,也许是我们生命行进中的一道道坎,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结点。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言:“一件事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走过一个个拐角,犹如经历一次次修炼。修炼中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获得生命的升华。
请以“走过那一个拐角”为题,写一篇作文。
(2)(5分)人生到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甚至一句话,一则故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启迪你的,点亮你的心灵。
请以“点亮心灵的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600字;4)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5)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部分
1.A
2.D
3.D
4.A
5.A
6.(1)昆虫记;法国;法布尔;“昆虫的史诗”
(2)①如“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②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显得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这些显著地艺术特色让它成为一部文学经典。
(3)“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将蚂蚁夺食的行为比作了人类世界的罪犯;,不仅是罪犯,还是“凶悍的强盗”;而将蝉比作歌唱家,“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将蝉的安逸舒适也描写的淋漓尽致,童年。
7.(1)孟母断织、孟子休妻(始作俑者)
(2)示例一: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很多家长这样做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上名校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示例二: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8.同“缺”,空隙、缺口;甚,很;全,都;消散
9.在春天和冬天时,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深潭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10.内容上,引用渔歌为证,一言峡长,一言声哀,进一步渲染了秋天萧索、凄清的氛围;结构上,照应前文“三峡七百里”“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两处描写,总结了全文。
11.都表现了三峡群峰高耸险峻的特点。甲文画线句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正面描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渲染了山之高峻。乙文只有正面描写。
12.早春(或“初春”);暮春(或“晚春”“季春”)
13.修辞手法:夸张;表达效果: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和勃勃生机;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
14.喜爱钱塘湖春天的美景;爱(最爱)
15.“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16.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主力需要转移到新革根据地;敌人威胁着新生政权,铁路不通,会有饿受冻的危险,为了拯救城市和铁路,必须由雅尔卡站筑路到伐木场。
17.天气恶劣,环境条件差;缺乏足够的食物。
18.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
19.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20.彭德怀举起板凳,揍了打他的老师;保尔将烟灰撒到憎恨他的神甫的面团上。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勇于反抗,不甘受辱的性格特点。
21.他们都身处黑暗社会中,饱受苦难;他们接触到了革命的先进思想。彭德怀通过阅读《共产党言》等书籍明白了革命道理,而与朱赫来的交往让保尔认识到革命的必要;他们都有强烈的爱国救国精神。
22.面对恶势力,奋起反抗,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23.(1)【参考例文】
走过那一个拐角
路遇天涯,途经海角,行至绝境,才发现所谓的“绝境”只是一个小小的拐角,轻盈地转个弯,就会看到前方另一片天堂。
——题记
曾记得小时候热衷于电脑里一个走迷宫的游戏,迷宫层层叠叠,变幻莫测,每碰上一个拐角我总是犹豫不决,生怕走进了黑暗的死角。但渐渐我发现,拐角并不是那样可怕,每拐过一个转角都有一片新天地,一份新希望,即使进了死角,但有回头的路可寻。
迷宫正如人生。死角即是转角。
我的思绪飘向北京,那儿有我种下的梦想,我喜欢在北京的老胡同里穿行,就像走迷宫,但不同的是,在老胡同里,每遇上一个拐角我都会有新的发现。在一堵古老的墙壁上,在一个小小的拐角里,我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东西——报箱,报箱上有一堆枯叶筑成的小小的巢,里面还零星散落着几根羽毛,想必这鸟儿外出觅食去了吧!我好奇地瞪大了眼,仔细地端详这精巧的“建筑”,这儿简直就是一个微型天堂!这再平常不过的枝叶儿,却成就了一只鸟的欢愉或是一个家的天伦之乐;这再平常不过的鸟儿,却不因生活在无人知晓的拐角而抱怨,反倒从平凡中绽放出一份从容的美丽!
于是,我发现在这小小的巢宇面前,所有的悲伤都是没有理由的。生命的韧性与美丽在这处默默无闻的拐角彰显尽极致!在生命的拐角,我学习这只鸟,面对平淡甚至平庸的生活,永远持有一份希望,相信会有一天,我会在黑暗的角落,瞥见绝美的阳光!
我的思绪飘向海角,那儿曾是我最向往的地方。我留恋于天涯海角的美丽风光,却久久不能忘怀那个转角,当我们漫于银色的沙滩,却步于高大的“天涯海角”石旁,导游告诉我们这便是天和路的尽头,这便是绝境,我的心里倏忽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恐惧与敬畏,难道这真是尽头,真的无路可走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这只是一个巨大的拐角﹣﹣转个弯我就会看见天堂——天堂一般美丽圣洁的“鹿回头”公园!当我迈入这落英缤纷的天堂,我竟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喜悦,一种历经霜寒重感温暖的欣慰!
于是,我坚信走过茫茫高原,才知太阳的炽热,经过漫漫长夜,才会拥抱黎明的彩霞。生命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有时所谓的绝境只是人生中一个小小的拐角,转个弯,便峰回路转,你会看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媚与温暖。
在生活的拐角,我遗留下关于痛苦的琐碎,捡拾起关于生命的思考。任流年飞逝,任角落变幻,我都会用一颗童真的心去领悟、发现拐角里蕴藏着的美丽,播下希望的种子即便在最不起眼的拐角,也能绽放出常开不败的花。
(2)【参考例文】
点亮心灵的灯
天空,出奇的黯淡,
阳光,不知去了哪。
心,也跟着失了踪。
谁来照亮我的路途?看不到前方的路,看不到的未来。我只能向这个漩涡,越陷越深。
心中的明灯,那盏引导我的灯,熄灭了。
记得,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直到16岁的一天,父亲告诉了他一个故事:“我和咱们的邻居一起去清洗一个大烟囱。邻居先爬进去,出来也是他先出来。后来他全身蹭黑了,而我一点儿也没有被蹭到。我看到他的模样,以为我也是变成这样,所以去清洗了一遍。而他以为他跟我一样干净,所以草草的洗了下手就上街了。结果,别人都笑他是疯子。”爱因斯坦听了,和父亲一起哈哈大笑,但是,父亲笑完,郑重告诉他:“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的,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爱因斯坦听了,满脸愧色,从此他就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父亲的话提醒自己,最终映照出了他生命的光辉。爱因斯坦,他遇见了一个能带他前行的父亲,使他的前程一片光明。
而我,同样的,也有这样的一位父亲。
不记得多少次,夜晚,我在写作业,他在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快睡吧,别写了”。可我却不厌其烦“知了知了”但继续埋头苦干自己的事。
片刻,房间里两个人都没说话,只有我的笔所发出的“高频率”响声,还有父亲略闻生气的声音。
终于,他把我的作业关上﹣﹣
“干嘛!”我生气地说,但双目一接触到父亲的眼睛,便以败下阵营,扭过头,欲再次拿笔。
“不能再写了,去睡觉!几点了!”他的声音比我高出了两倍。
“不要,还给我”
“你自己的身体重要,还是作业重要啊?!”
我犹豫了一下,“两个都重要!”
“…那把身体搞垮了怎么办?还怎么学习啊,你的身体已经很弱了”
“但是,我的作业,怎么办?”
“别写了,要写明天写”
“明天写不了了,明天就要交了,老师要收的”
“那你就跟老师说你没时间写”
“但是,别人写了,我没写,要是我的成绩落下了,怎么办?”
“…你那么在乎你的成绩?”
“难道你们不在乎吗?”
“…我只在乎,你是否开心,是否健康…”父亲拉低了声音说道,“不要累了自己的心…”
我无言以对,点了点头,把门关上了,作业,不写了。灰蒙蒙的窗外,几颗星星闪着耀眼,刺激了我的心。
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累,有时候,是该停下来,听一听自己的心声。看一看窗外的星空,是否变得格外的闪耀,迷人?心里的那盏灯,也跟着悄悄地点上,而那个点灯者,我必将一辈子感激。
用心活着,用心来感受一切,很多时候都会是开心的。打开心窗,阳光照进,点亮心灯,才能看到生命的色彩。
前方的灯,还有我的心,再次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