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活动以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宗旨,采取多种方法,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理解、感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感受艺术表现的多样性。
利用利用上节课表现《春天的色彩》的彩纸,进行人物装饰。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纸造型制作方法,鼓励学生创新,利用纸材造型,培养学生制作能力和巧妙利用材料的能力。了解装饰人物的基本部位和基本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人物装扮。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造型表现带来的乐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愉悦性和审美性。
本课与低15课时一个单元,两课相互间有密切的联系,希望教师能把握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在指导学生春天的色彩表达自己情感体验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追求美的能力及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材版面分析:第36页提供了人物装饰图片,让学生了解人物装扮的重点部位——头、手、臂、颈部、身体。在观察中,简单了解如何利用上节课的彩纸作品,选用适当的装饰手法进行人物装饰。
第37页通过图示和“说一说、想一想”,了解头饰的制作方法,启发学生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剪、折、粘、画等方法,进行创新设计与制作。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并不陌生,这对本课的学习是个很好的知识准备。在春暖花开之际,孩子们脱去了冬装,显得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时他们亲近大自然的渴望心情也是非常强烈的,这又为孩子们学习“春天”提供了情感的准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人物装饰的主要部位,学习简单的人物装饰方法,利用剪、折、粘、画等方法,巧用彩纸进行人物装饰。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体验探究中学习如何用春天的彩色装扮自己,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设计制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了解利用彩纸进行人物装饰的方法。巧妙利用材料进行创新表现。
五、教学难点:巧妙利用材料进行创新表现。
六、教学准备: 卡纸、剪刀、固体胶、双面胶、彩笔等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音乐《春天在哪里》视频导入
师:以前就听说同学们的歌声都非常的动听,接下来老师播放一段音乐,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音乐拍着节奏一起唱起来。你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
生:《春天在哪里》
师: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春天。
2.出示课题:春天
(二)讲授新课
一.探究春天的色彩
1.学生回忆春天的色彩,并举例说明
2.跟着老师一起欣赏春天的色彩,
(师:春姑娘迈着轻轻的步子来了,瞧,粉嘟嘟的桃花、樱花张开嘴哈哈大笑;金灿灿的迎春花、油菜花开得遍地是;紫色的丁香花和紫藤也盛开了;嫩绿的柳枝从树上垂下来,随风飘动,好像在向春姑娘招手;雪白的梨花等等。)
3.出示课题:色彩,
二.研究装扮部位
1.师:春姑娘正准备举办一个森林狂欢派对,想邀请同学们参加。你们想去吗?可是春姑娘对参加派对的同学有个要求,那就是要利用绚丽多彩的春天的色彩来装扮自己。
2.欣赏图片
提问:那这些好看的色彩可以装扮在人的哪些部位呢?
(生:头、颈、身体、手臂、耳朵、脚等。)
3.研究制作方法
(1)欣赏书第37页制作方法
提问:这里展示的头饰是怎样制作的?
你还会其他方法制作头饰呢?
头饰的帽圈长度为什么要提前量好?
4.教师示范展示
5.欣赏学生的优秀作品
提问: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他们利用了那些装饰方法?
(三)布置作业:选用可以表现春天色彩的彩纸等材料,运用剪、折、卷、贴画等方法,制作头饰、彩衣等饰品来装扮自己或他人。
(四)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五)学生作品展示评价
(设立最佳色彩奖、最佳制作奖、最佳设计奖,采取自评、互评、教师评相结合的方法。)
(六)师小结:春天的色彩是五彩缤纷的,把我们的生活装饰的如此的美丽动人。
(七)课后拓展:环保教育:大自然给予我们这么美的环境,我们应该要如何保护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