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九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九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8 17:2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九单元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36分)
1.(本题3分)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5,已知其中两个数是18和34,第三个数是(______)。
2.(本题3分)一次讲故事比赛,几位评委给笑笑的打分分别是97、95、96、92、94,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笑笑的平均得分是(______)。
3.(本题9分)有两筐苹果,第二筐比第一筐重6千克,要从第 ______ 筐里拿出 ______ 千克到第 ______ 筐两筐苹果就一样重了.
4.(本题12分)下图是某小学四年级学生人数情况。
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然后根据信息填空。
(1)四年级共有(________)人。
(2)比较各班人数,人数超过了45人的班级是(________)。
(3)(________)班和(________)班的女生人数相同,(________)班和(________)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都是相差9人。
5.(本题3分)自行车和三轮车共有10辆,一共有26个轮子,自行车有(________)辆。
6.(本题6分)停车场停了小轿车和两轮摩托车共32辆,共有76个轮子,其中有(________)辆小轿车和(________)辆两轮摩托车。
二、判断题(共8分)
7.(本题2分)车上有4个人,平均每人的体重是60千克,每人的体重一定都是60千克。(______)
8.(本题2分)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比较三个玉米品种在不同地区的产量。(________)
9.(本题2分)一条小河的平均深度是1.2米,小明身高1.6米,他下河游玩不会有危险。(________)
10.(本题2分)小刚所在班级同学们的平均身高是136cm,小刚的身高不可能高于136cm。(______)
三、选择题(共15分)
11.(本题3分)学校田径队中有4名队员,身高在140至150厘米。小凡身高170厘米,如果他加入田径队后,这5名田径队员的平均身高( )。
A.不会变化 B.最多增加4厘米
C.增加4厘米至6厘米 D.最少增加6厘米
12.(本题3分)同一战队的三个选手参加歌唱比赛,1号选手得了99分,2号选手得了90分,3号选手比2号成绩高,但不超过93分。这三个选手的平均成绩在( )。
A.90分以下 B.90分到93分之间 C.93分到99分之间 D.99分以上
13.(本题3分)师傅和徒弟两人用3天合作生产一批零件,第一天和第二天各生产287个,第三天生产293个,平均每人生产多少个?正确列式是( )。
A.( 287+293)÷2 B.( 287+293)÷3
C.(287+287+293)÷2 D.(287+287+293)÷3
14.(本题3分)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可知,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四(1)班和四(2)班同学最喜欢的周末运动情况统计图
A.四(1)班最喜欢游泳的同学比四(2)班少2人
B.四(1)班最喜欢踢球的同学比四(2)班多4人
C.四(1)班最喜欢滑冰的同学比四(2)班多3人
D.四(1)班的总人数比四(2)班的总人数多4人
15.(本题3分)某次数学测验共20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一题扣1分,不做得0分。小红得了76分,她做对了几道题呢?( )
A.12 B.14 C.16 D.18
四、解答题(共41分)
16.(本题5分)学校进行100米跑测试,甲、乙两组的成绩分别如下:
甲组:
人员 李兵 李强 张军 王栋
成绩 18秒 13秒 15秒 14秒
乙组:
人员 李勇 李华 张三 王二
成绩 13秒 14秒 15秒 14秒
哪一组同学的成绩好一些?(通过计算来说明)
17.(本题6分)动物园里有一些龟和鹤,它们共有60只眼睛和96条腿。龟、鹤各有几只?
18.(本题6分)四(1)班共有12副跳棋和象棋,若每2人下一副象棋,每6人下一副跳棋,就可以让40个学生同时进行活动,四(1)班象棋和跳棋各有多少副?
19.(本题8分)胜利小学课外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统计图。
(1)从图上看出男生人数最多的是( )小组,女生人数最少的是( )小组,( )小组的总人数最多,( )小组的总人数最少。
(2)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有( )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人。
(3)数学小组再增加( )人就和科技小组的人数一样多。
(4)根据以上数学信息,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0.(本题10分)下面统计表是一分店和二分店2017~2020年销售利润情况:
(1)请把下边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 )年一分店的销售利润最多,( )年一、二分店销售利润相差最少。
(3)二分店平均每年销售利润是( )万元。( )分店平均每年销售利润高。
(4)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
21.(本题6分)在歌咏比赛中,评委老师给小倩打出的分数如下表。按照比赛规则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你能算出小倩的最后平均得分吗?
评委 江老师 丁老师 李老师 卓老师 方老师 王老师 刘老师
评分 90 89 62 88 92 86 98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23
【分析】
先根据“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5”,可求出这三个数的和是25×3,进而用这三个数的和减去两个数即可得到第三个数。
【详解】
25×3-18-34
=75-18-34
=57-34
=23
【点睛】
此题先根据三个数的平均数求出三个数的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
2.95
【分析】
由题意知,共有5个得分,要求笑笑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先求得去掉一个最高分(97)和一个最低分(92)后3个得分的和是多少,再除以3即可。
【详解】
(95+96+94)÷3
=285÷3
=95(分)
【点睛】
解答此题应根据平均数、总数量和总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3.二 3 一
【详解】
差额平均问题的一般解答方法是:先求出两部分的差(差额),再将其差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分给小数,相应地大数就减少其中的一份,使两部分数量相等.如图,由条件可知,第二筐比第一筐重6千克,但不能把多的6千克全拿到第一筐,否则第一筐就比第二筐重,而是要把这多的6千克平均分成两份,一份给第一筐,这样就能保证两筐一样重了.
6=3+3,即从第二筐里拿3千克到第一筐两筐就一样重了.
4.230 (1)班、(3)班、(5)班 (1) (2) (3) (4)
【分析】
(1)四年级一共的人数就是把每个班的男女生人数都加起来即可;
(2)将每个班级的男女生人数加起来,再进行比较即可;
(3)女生对应着白色的条形,通过观察条形的高矮以及标记的数据,可知(1)班和(2)班的女生人数相同;分别把每个班级的男女生人数求出各相差多少人,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
(1)(27+20)+(25+20)+(19+28)+(18+27)+(30+16)
=47+45+47+45+46
=92+47+45+46
=139+45+46
=184+46
=230(人)
四年级共有230人。
(2)(1)班:27+20=47(人)
(2)班:25+20=45(人)
(3)班:19+28=47(人)
(4)班:18+27=45(人)
(5)班:30+16=46(人)
比较各班人数,人数超过了45人的班级是(1)班、(3)班、(5)班。
(3)(1)班:27-20=7(人)
(2)班:25-20=5(人)
(3)班:28-19=9(人)
(4)班:27-18=9(人)
(5)班:30-16=14(人)
(1)班和(2)班的女生人数相同,(3)班和(4)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都是相差9人。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根据各个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答。
5.4
【分析】
假设全都是自行车,则轮子应该有10×2=20个,比实际少26-20=6个,又因为每辆自行车比每辆三轮车少3-2=1个轮子,所以三轮车有:6÷1=6辆,进而求出自行车的数量即可。
【详解】
三轮车有:
(26-10×2)÷(3-2)
=6÷1
=6(辆)
自行车有:10-6=4(辆)
则自行车有4辆。
【点睛】
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
6.6 26
【分析】
根据题意,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利用假设法解答,可以假设都是四轮小轿车,然后根据轮子的差别,求出各种车的辆数;也可以假设都是二轮摩托车,根据轮子的差别进行计算即可,结合思路完成填空,计算各种车的辆数。
【详解】
假设停车场里停的都是四轮小轿车:
(32×4-76)÷(4-2)
=(128-76)÷2
=52÷2
=26(辆)
32-26=6(辆)
6辆小轿车,26辆两轮摩托车。
【点睛】
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利用假设法解答,也可以用方程解答。
7.×
【分析】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知道: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平均每人的体重是60千克,并不是说每人的体重一定都是60千克,有的人有可能比60千克大,也有可能比60千克小,由此即可得出判断。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车上有4个人,平均每人的体重是60千克,每人的体重一定都是60千克,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
8.√
【分析】
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多种量的多少,据此分析。
【详解】
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比较三个玉米品种在不同地区的产量,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用不同的条形表示2种以上的量。
9.×
【分析】
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大小,由此进行判断。
【详解】
根据题干分析,平均水深1.2米,并不能反映出整个小河中每一处的水深大小,有的地方会深一些,有的地方会浅一些,所以身高1.6米的小明下河游玩是会有危险的,故此说法不正确。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10.×
【分析】
根据对平均数的理解,一组数据平均数处于这组数据的最小数和最大数之间,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
根据对平均数的理解,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36cm,那么小刚的身高可能为136cm,也可能大于或小于136cm,故题干说法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11.C
【分析】
因为原来有四名队员,身高在140cm至150cm之间,而小凡的身高是170cm,随着他的加入,平均身高肯定会增加,所以A不正确。假设原来四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最低是140cm,那么小凡增加后身高比平均身高高30厘米,30÷5=6(厘米),说明身高最高增长6厘米,D增高的太多,所以不对。假设这四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50cm,那么小凡加入后,平均身高会增加(170-150)÷5=4cm,也就是说最少增加4厘米,B说最多是4厘米,不正确,只有选项C的说法正确。
【详解】
由分析可知:小凡身高170厘米,如果他加入田径队后,这5名田径队员的平均身高最少增加4厘米最多增加6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
如果新增加的数据大于平均数,那么随着这个数据的加入,平均数会增加;如果新增加的数据小于平均数,那么随着这个数据的加入,平均数会减少。
12.C
【分析】
由分析可知,3号选手的分数在90分和93分之间,平均成绩=三个选手的总成绩÷3,据此解答。
【详解】
(90+90+99)÷3
=279÷3
=93(分)
(99+90+93)÷3
=282÷3
=94(分)
平均分在93分与94分之间。
故选择: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求法,明确平均数=总数量÷份数。
13.C
【分析】
用两人3天生产的零件个数和除以2即得平均每人生产的零件个数。
【详解】
根据分析列式为:(287+287+293)÷2。
故答案为:C。
【点睛】
首先要求出两人一共生产了多少个零件,然后再作进一步解答。
14.D
【分析】
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逐项进行判断,注意白色条形的代表的是四(2)班,灰色条形的是四(1)班,不要看错。
【详解】
A.四(1)班喜欢游泳的人是3人,四(2)班是5人,所以四(1)班最喜欢游泳的同学比四(2)班少2人;
B. 四(1)班喜欢踢球的人是15人,四(2)班是11人,所以四(1)班最喜欢踢球的同学比四(2)班多4人;
C.四(1)班喜欢滑冰的人是9人,四(2)班是6人,所以四(1)班最喜欢滑冰的同学比四(2)班多3人;
D.四(1)班总人数为:3+9+15=12+15=27(人);
四(2)班总人数为:5+6+11=11+11=22(人)
27-22=5(人),四(1)班的总人数比四(2)班的总人数多5人,而不是4人。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实际应用,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15.C
【分析】
假设全部做对,得20×5=100分,这比已知的76分多了100-76=24分,做对一道题与做错一道题相差5+1=6分,所以做错了24÷6=4道,则做对了20-4=16道,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
(20×5-76)÷(5+1)
=24÷6
=4(道)
20-4=16(道)
她做对了16道题。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此题分别从做对一道题和做错一道题得分的特点利用假设法进行解答即可。
16.乙组成绩好
【分析】
根据题意,分别求出甲组和乙组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时间短的成绩更好。
【详解】
甲:(18+13+15+14)÷4
=60÷4
=15(秒)
乙:(13+14+15+14)÷4
=56÷4
=14(秒)
14秒<15秒
答:乙组同学成绩好一些。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统计表的数据分析能力,常用的比较方法就是求平均数。
17.18只;12只
【分析】
60÷2=30,鹤和龟一共30只。假设全是鹤,则有腿子30×2=60条,假设就比实际少了96-60=36条腿,这是因为一只鹤比一只龟少两条腿。据此可求出龟的只数,然后再用30减去龟的只数就是鹤的只数。
【详解】
鹤和龟一共:60÷2=30(只)
假设都是鹤。
龟:(96-30×2)÷(4-2)
=(96-60)÷2
=36÷2
=18(只)
鹤:30-18=12(只)
答:龟有18只,鹤有12只。
【点睛】
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
18.象棋8副,跳棋4副
【分析】
假设跳棋和象棋的数量同样多,即象棋6副,跳棋6副,需要的人数是2×6+6×6=48人,比实际人数多8人;假设象棋7副,跳棋5副,需要的人数是2×7+5×6=44人,比实际人数多4人;假设象棋8副,跳棋4副,需要的人数是2×8+4×6=40人,和实际人数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
先列表,假设象棋和跳棋数量相同:
象棋 跳棋 总人数 与40人比较
6 6 2×6+6×6=48 多8人
7 5 2×7+5×6=44 多4人
8 4 2×8+4×6=40 正好
答:四(1)班象棋8副,跳棋4副。
【点睛】
假设象棋和跳棋数量相同,然后根据出现的人数差,推算出象棋和跳棋的副数。
19.(1)科技;数学;科技;数学
(2)139;15
(3)22
(4)提问:数学小组中,男生比女生多几人;4人
【分析】
(1)根据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各兴趣小数男、女生人数,哪个小组男生多,哪上小组女生多,从而计算出哪个小组人数最多,哪个小组人数最少。
(2)三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之和就是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要求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人,直接用三个兴趣小组男生人数之和减去女生人数之和;
(3)用科技小组人数减去数学小组人数即可;
(4)根据条形统计图,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解答即可。
【详解】
(1)39>20>18
所以男生人数最多的是科技小组;
16<19<27
所以女生最少的是数学小组;
数学组:(人)
文艺组:(人)
科技组:(人)
36<45<58
所以科技小组的总人数最多,数学小组的总人数最少;
(2)
(人)
即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有139人。
(人)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5人。
(3)
(人)
数学小组再增加22人就和科技小组的人数一样多。
(4)提问:数学小组中,男生比女生多几人?
(人)
答:数学小组中,男生比女生多4人。
(答案不唯一)
【点睛】
学会利用条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1)见详解
(2)2018;2020
(3)130;一
(4)我还知道二分店2020年销售利润最少。(答案不唯一)
【分析】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即可完成统计图,注意横轴的单位长度,完成后标上数据。
(2)比较一分店的利润填空;求每年两个分店利润差,完成填空。
(3)分别计算一分店、二分店的销售利润的平均数,比较即可完成填空。
(4)根据统计图表写出自己的发现即可。
【详解】
(1)统计图如下:
(2)170>160>90>80
160-140=20(万元)
170-150=20(万元)
130-80=50(万元)
100-90=10(万元)
2018年一分店的销售利润最多,2020年一、二分店销售利润相差最少。
(3)(140+150+130+100)÷4
=520÷4
=130(万元)
(160+170+80+90)÷4
=500÷4
=125(万元)
130>125
二分店平均每年销售利润是130万元,一分店平均每年销售利润高。
(4)我还知道二分店2020年销售利润最少。(答案不唯一)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利用所给数据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21.89分
【分析】
去掉98和62,把其余5位老师的评分相加,再除以5即可解答。
【详解】
(90+89+88+92+86)÷5
=445÷5
=89(分)
答:小倩的最后平均得分是89分。
【点睛】
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