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叫咯咯》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综合课
【教学内容】
湘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一年级第二册第四课《母鸡叫咯咯》
【教材分析】
《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全曲旋律轻快、节奏明朗,表现了母鸡下蛋后激动、兴奋、向人报喜的可爱形象。歌曲为一段体,四二拍子,大调式。歌曲只有六度,只用了六个音,易学易记,朗朗上口。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但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律动参与的形式,让学生在模仿母鸡动作中体验,在玩中创造,在律动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能与他人合作参与音乐律动,并随歌曲做出相应的表情或动作来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美。
2、知识与技能:用轻巧跳跃的声音演唱《母鸡叫咯咯》;能唱准3、5两个音;能用简单的念白“咯咯哒”参与演唱,并大胆进行歌表演。
3、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模唱、聆听、表演、伴唱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歌曲。
【教学重点】
能用轻巧、跳跃的声音演唱《母鸡叫咯咯》并随着歌声加入简单的二声部伴唱。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第三乐句。
为歌曲《母鸡叫咯咯》加入伴唱。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歌曲律动体验
师:陈老师今天想带领大家到郊外的农场郊游,农场里养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瞧,那就和我一起去逛逛吧。(师生律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歌曲。
新歌教学部分
找母鸡
歌曲伴唱节奏型
师:农场里来了小客人,小羊、小鸭、小鸡都来啦!唯独不见母鸡的身影!
小羊:2/4 x — | x — |x x| x — |
咩 咩 咩 咩 咩
小鸭:2/4 x x| x o|x x x| x o|
呷 呷呷 呷 呷呷 呷
小鸡:2/4 x x x| x x x| x x x x | x x x|
叽 叽 叽叽 叽 叽叽 叽 叽 叽 叽 叽 叽
师:咦?母鸡怎么没来呢?
生:母鸡下蛋去了
听辨、模唱“咒语旋律”——3 3 3 3 | 3 5 5|
师:那天陈老师去拜访农场主的时候,他传授给陈老师一句能让母鸡开心下蛋的咒语,只要一唱起这句“咒语”,母鸡就能减少下蛋的痛苦,很快地把蛋生出来!你们看!
3、整体感受歌曲,出示课题《母鸡叫咯咯》
师:听了我们的咒语,母鸡生了一个大鸡蛋!
师:为了确保鸡蛋的质量,农场主不仅给母鸡唱咒语,还经常给它听歌!
唱母鸡
找出歌曲中的咒语旋律,师生接龙合作演唱
师:你们看,这就是歌曲的曲谱,只要学会了这首歌曲,以后你们家的母鸡要下蛋了你也可以为它唱这首歌!咒语旋律啊在这首歌曲当中出现多次,请你仔细聆听!一会儿告诉陈老师,它们藏在歌曲当中的哪里?
2、聆听音乐,找出表现母鸡报喜动作的句子。
3、解决歌曲难点——引导学生利用动作和情绪学唱歌曲第三乐句
4、引导学生感受并理解2/4拍的强弱规律,朗读歌词
6、用两种速度体验歌曲,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
7、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中的“咒语”,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等音乐活动熟悉歌曲旋律,为接下来准确演唱歌曲奠定基础。
演母鸡——二声部伴唱
初步感受二声部伴唱
师:母鸡看到你们的表演乐开了花,也想加入我们,你瞧它走来啦——
师:咱们也来试试(师生共读母鸡二声部念白)
播放微课(师唱一声部主旋律,图片母鸡做咯咯哒二声部念白)
师:那天陈老师和母鸡合作了一小段,你们看!
师生合作二声部伴唱
师:咱们也来试试吧!我来唱歌,你们当母鸡。
师:哇塞,你们太厉害了,不行,陈老师一个人势单力薄,我得找些帮手。谁愿意加入我的站队?
师:好,我请第二组的同学跟我一起唱,其他的同学念“咯咯哒”为我们伴唱。
分角色伴唱
师:你们看,小羊小鸭小鸡也加入我们啦!
5、生生合作二声部完整演唱歌曲
三、教师总结,生谈收获
师:今天我们来到美丽农场的收获可真大呀!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学会了什么歌曲呢?
师:同学们还学会了给歌曲伴唱,陈老师看到了你们精彩的表演,听到你们跳跃骄傲的歌声,仿佛闻到了甜甜圈的味道。谢谢你们给我带来甜甜的感觉。天渐渐黑了,小动物们要回家休息了,我们下次见吧!
快乐地唱着歌,走出音乐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