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2019/2/6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第 2 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 1 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019/2/62盛世佳和购物广场2019/2/64元素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探究 一2019/2/65问题1:已知氢、氧、钠、氯四种元素可以组成哪些物质?请写出其化学式。交流·研讨单质:H2、O2、Na、Cl2化合物:H2O、 H2O2、 HCl、Na2O、Na2O2、
NaCl、NaOH、HClO、NaClO2019/2/66化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状态。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游离态: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状态。2019/2/67问题2: 含碳物质的研究。CO2
CaCO3
Na2CO3
H2CO3 CCO0 +2 +4化合价:
化学式:2019/2/68思维升级: 以上讨论对你认识元素与物质的关系有什么启发?⑴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⑵每一种元素可以自身组成物质—单质;
⑶一种元素不仅可以与其它种类元素组成化合物,而且相同的元素之间也可组成不同的化合物;
⑷由于元素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 因而110多种元素能够构成庞大繁杂的物质世界。92019/2/6:(对P31图的理解)⑴元素按存在形态分为_______和________;有的元素只有一种单质,有的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质,单质、化合物还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⑵同一种化合物按组成的元素、存在形态、离解情况等可从不同角度分类。游离态化合态迁移·应用 2019/2/610物
质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金属非金属氧化物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非金属氢化物盐按金属离子按酸根离子酸碱钠盐钾盐钙盐…盐酸盐硫酸盐碳酸盐…2019/2/611硫
元
素硫单质
(游离态)化合物
(化合态)S2、S4、S6、S8 …盐硫家族继续2019/2/612物质的分类问题探究 二2019/2/613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问题1〗物质分类的方法物质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被分散物质颗粒的大小?????2019/2/614氧
化
物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其它氧化物)CuO、Fe2O3、Na2OCO2、CO、H2OCO2、SO3CaO、Na2O、K2OCO、H2O、Na2O2非金属氧化物物质的分类(氧化物)活动·探究 单质: Fe、 木炭、氧气氧化物: CaO、 CuO酸(稀): HCl、 H2SO4 碱溶液:NaOH、Ca(OH)2 盐溶液:NaCl、 Na2SO4 、AgNO3、
CuSO4 、 CaCO3指示剂: 石蕊试液根据提供的试剂,
探究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发生的反应:〖问题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2019/2/616【预测1】金属2019/2/617碱性
氧化物【预测2】2019/2/618酸性
氧化物【预测3】2019/2/619【预测4】2019/2/620碱【预测5】2019/2/621盐【预测6】2019/2/624金属碱性氧化物碱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
盐
用简图表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讨论1:2019/2/627给物质分类有何意义?讨论2:2019/2/628 1、每组物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中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A.NaCl KCl NaClO MgCl2
B.HClO3 KClO3 Cl2 NaClO3
C.H3PO4 H4SiO4 HCl H2SO4
D.铜 金 铂 钙练 习:2019/2/6292.今有下列三种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跟其他三种属于不同的种类。将此种物质(写化学式)和分类依据(选出的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写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
三组物质分别为: (1)O2、F2、S、N2;
(2)Fe、Na、Al、Si;
(3)CO、CO2、SO2、P2O5。2019/2/6303、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
(1)Zn+HCl (2)Ag+HCl
(3)Fe+H2SO4 (4)Zn+H2SO4
(5)Cu+ZnSO4 (6)Mg+H2SO4
(7)BaCl2+H2SO4 (8)Na2CO3+HCl
(9)FeCl3+NaOH (10)NaCl+Cu(OH)2
(11)K2SO4+Ba(NO3)2 (12)CaCO3+NaCl2019/2/631问题探究 三胶 体2019/2/632?联想·质疑2019/2/6331.分散质
2.分散剂
3.分散系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中,
这种物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由分散质和分散剂构成的混合物
统称为分散系。交流·讨论2019/2/6344、几种常见的分散系分类
依据: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
粒度大小进行分类。2019/2/6355、胶体的性质 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⑴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能在胶体中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原因: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定义:2019/2/636CuSO4溶液Fe(OH)3胶体丁达尔现象 利用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2019/2/637树林中的丁达尔现象2019/2/638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
下形成沉淀析出。能使胶体聚沉的方法:(2)聚沉:a、加入酸、碱、盐b、加热c、 搅拌2019/2/639(3)电泳: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
电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带有同种电荷。 应用:利用高压电对气体尘埃作用,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2019/2/640(1)盐卤点豆腐;
(2)肥皂的制取和分离;
(3)明矾净水;
(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5)水泥硬化;
(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7)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6、胶体的用途:2019/2/6417、胶体的分类根据分散质微粒的构成分 粒子胶体:Fe(OH)3胶体、AgI胶体分子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根据分散剂状态分
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液溶胶:AgI胶体、Fe(OH)3胶体气溶胶:烟、云、雾2019/2/642常见的胶体:
Fe(OH)3胶体、Al(OH)3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血液、豆浆、墨水、涂料。 有色玻璃胶体电池2019/2/643烟水晶有色玻璃2019/2/644晨雾气溶胶烟白云2019/2/6451nm~100nm>100nm>100nm<1nm均一、透明较稳定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均一、透明、稳定不能不能不能能能不能不能能分子集合体大量分子集合体大量分子集合体分子、离子不同分散系的比较 小结:1.胶体与渗析半透膜及渗析原理
课本P37 知识点击2.胶体的制备Fe(OH)3胶体的制备:课本P392019/2/6471、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 A. 淀粉溶液 B. 食盐水 C. 牛奶 D. 碘酒 A迁移应用:2019/2/648BC2019/2/6494、向Fe(OH)3胶体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先出现浑浊,后又澄清( )
A、Na3PO4 B、MgSO4
C、盐酸 D、NaClC2019/2/650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物质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被分散物质颗粒的大小概括·整合2019/2/651再 见!课件19张PPT。第二节 电解质第1课时 电解质及其电离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依据分散物质颗粒的大小复习·回顾溶液:NaOH、HCl、蔗糖
醋酸、酒精导
电
实
验溶液:NaCl 固体:食盐实验3熔化状态下的NaCl实验1实验2活动·质疑1、为什么有些物质可以导电而有些物质不能导电呢 ?
2、同浓度的溶液为什么有些物质导电性强,而有些物质导电性弱呢?一、电解质及其电离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
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化合物非电解质电解质NaOH、HCl、NaCl、 醋酸酒精、蔗糖
下列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 )
A、Na2SO4 B、酒精
C、Cl2 D、HCl
概念辨析C1、上述物质为什么有的能导电而有的不能呢?
2、电解质的导电原理与金属有什么不同吗?[分组讨论]自
由
移
动导电离子电子金属内部存在存在NaCl溶液、熔融NaCl导电的原因:液体中有离子,且离子能自由移动晶体食盐不导电的原因: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决定溶液导电性强弱的因素: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2、电解质的电离(1)电离: 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2、电解质的电离酸、碱、盐形成自由离子过程就是电离过程HNO3=H++NO3-H2SO4 = 2H+ + SO42- Ba(OH)2 = Ba2++ 2OH- KOH=K++OH-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D、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E、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概念辨析D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3)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①强电解质
强酸:
强碱:
大多数盐:
②弱电解质:
弱酸:
弱碱:(4)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H2SO4、HNO3、HCl等BaSO4、AgCl 、CaCO3 NaCl、K2SO4等NaOH、KOH、Ba(OH)2等电离程度不同完全部分H2CO3、CH3COOH、HClO等NH3·H2O等总结:强弱电解质比较水溶液全部电离水溶液部分电离完全电离只有部分电离阴、阳离子阴阳离子、未电离的分子强酸、强碱、大部分盐
活泼金属氧化物弱酸、弱碱、水可逆过程 不可逆CH3COOH H+ +CH3COO-NaOH Na++OH-NaCl HCl NaOH醋酸 氨水 水 化合物弱电解质概括·整合练习:
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
A.熔融的氯化钠 B、KNO3溶液
C、硫酸铜晶体 D、无水乙醇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Al2(SO4)3=2Al3++3SO4-2
B、HCl=H++Cl-
C、 CH3COOH =H+ +CH3COO-
D、Na2CO3=Na++CO32-
ACDAB下列物质中:
1、硫酸 2、蔗糖 3、氨气 4、醋酸
5、铜 6、氨水 7、乙醇 8、二氧化碳
9、石墨 10、碳酸 11、醋酸铵 12、烧碱
13、氯化钠溶液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
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2 3 7 81 4 10 11 121 11 124 105、6、9、13作业:
P47 -- T3再见课件14张PPT。第二节 电解质第2课时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并指出它们的溶液中主要存在哪些自由移动的离子。
①H2SO4
②Ba(OH)2
复习·回顾H2SO4 = 2H+ + SO42- Ba(OH)2 = Ba2++ 2OH- 2、决定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的因素有哪些?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观察·思考 实验:向0.01mol·L-1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向溶液中滴加0.2mol·L-1 H2SO4溶液,观察溶液中的现象.溶液中不断产生白色沉淀,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消失.1.滴有酚酞溶液的Ba(OH)2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H+与OH-发生了反应.
2.生成白色沉淀,说明Ba2+与SO42-发生了反应。分析与结论Ba(OH)2=Ba2++2OH-2H++SO42-=H2SO4H2OBaSO4↓结论: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实质上是H+与OH-发生反应、Ba2+与SO42-发生反应,即离子间发生了反应。【交流·研讨】 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钡为例,请大家思考,其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引起离子浓度的降低 。◎请从电解质电离的角度分析下列反应的实质,并尝试总结这些反应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迁移·应用】1.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2.Na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3.盐酸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OH-与Cu2+结合生成Cu(OH)2沉淀Cl-与Ag+结合生成AgCl沉淀H+与CO32-反应生成CO2和H2O 共同特点:
离子间的反应这类反应的特点就是向着降低某些(参加反应的)离子的浓度方向进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属于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的化学反应。2、离子反应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①“写”,写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如单质、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氧化物等。
③“删”,删去两边没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基础——关键——途径——保证练习: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反应
2.K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3.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的反应
4.Ba(NO3)2溶液与Na2SO4溶液的反应
5. 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
6. Na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
7.盐酸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反应,而且可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反应 小 结1、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概念
2、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②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硫酸
③向氨水中通入氯化氢
④铁屑放入硫酸铜溶液
参考答案:体验成功作业:
P47 --T2、 T4、 T5再见课件11张PPT。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第二章 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二课时复习巩固 Cu + Cl2 == CuCl2
Zn + H2SO4 == ZnSO4 + H2↑
CaCO3+ 2HCl == CaCl2+H2O+CO2↑
Cl2 + H2O== HCl + HClO 下列化学反应中,哪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
√
×
√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哪些元素的化合价
降低了?指出含有这些元素的具体物质。〖交流·探究〗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所含元素的
化合价降低
的反应物 所含元素的
化合价升高
的反应物 Cu + Cl2 == CuCl2
Zn + H2SO4 == ZnSO4 + H2↑
CaCO3+ 2HCl == CaCl2+H2O+CO2↑
Cl2 + H2O== HCl + HClO 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剂?哪些是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非氧化还原反应小试牛刀〖交流·探究〗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
剂、还原剂的性质失e-的反应物 →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得e-的反应物 → 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使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的性质 使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的性质
升失氧还,降得还氧〖交流·探究〗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
氧化性、还原性关系[演示实验] KMnO4与KI的反应 最高价
只具有氧化性 可作氧化剂最低价
只具有还原性 可作还原剂〖小结〗含有最高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只具有氧化性;
含有最低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只具有还原性;
含有中间价态的元素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巩固提高〗O2、Cl2、 HNO3、浓H2SO4、Fe3+
Na、Cu、C、 H2、 S2-
HCl 、SO2、H2O2在一般情况下,下列物质在化学反应中
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氧气,氯气等
高价态的含氧酸:硝酸,浓硫酸等
含高价态元素的盐:高锰酸钾,氯化铁等
KMnO4 FeCl3活泼的金属单质:铁,钠,铝
非金属单质:氢气,炭
低价态的氧化物和盐:CO, 亚硫酸钠(Na2SO3),
SO2 硫酸亚铁(FeSO4)1.下列微粒只有还原性的是 ( )
A. Fe2+ B. Cl - C. ClO- D. NaBD2.下列微粒只具有氧化性的是( )
只具有还原性的是( )
A.Cl2 B.Fe3+ C.Fe2+ D.ZnBD课堂练习谢谢大家课件13张PPT。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第二章 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三课时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于第几位?
铁元素有几种化合态?根据元素化合价与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关系,判断这几种价态所具有的性质。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
又有还原性只有氧化性试着写出有关铁的化学方程式氧化剂氧化剂氧化剂还原剂还原剂还原剂三、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以金属Fe、FeCl2、 FeCl3为例
在铁单质和铁的化合物中,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还原性?
[探究问题]预测与假设: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Fe FeCl2 FeCl31、Fe——还原性
Fe+H2SO4、+ HNO3、+Cl2
2、 FeCl3——氧化性
FeCl3 +Cu、+Fe
3、 FeCl2——氧化性
FeCl2 +Zn
4、FeCl2——还原性
FeCl2 + HNO3 、+氯水[方案设计]提供的药品:铁粉、稀硫酸、 FeCl3溶液、 FeCl2溶液、稀硝酸、氯水
锌、铜、KSCN(硫氰酸钾)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铁 + 稀硫酸铁粉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淡绿色铁单质有还原性铜 +
FeCl3溶液溶液由黄色变成蓝绿色FeCl3
有氧化性锌+
FeCl2溶液溶液有淡绿色变成无色FeCl2
有氧化性FeCl2溶液+硝酸+KSCN溶液变红FeCl2
有还原性[小结] “铁三角”氧化剂氧化剂氧化剂还原剂还原剂还原剂Fe3+、 Fe2+的颜色
Fe3+的检验:KSCN(硫氰化钾)
Fe2+的检验:NaOH
KSCN(硫氰化钾)、氯水
1、为什么工业上利用氯化铁溶液
腐蚀铜箔制印刷线路板?
2、为什么在FeSO4溶液中常常加入
铁钉或铁粉? [迁移应用]Fe2O3 → Fe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是否需要用氧化还原原理才能实现?Fe2O3 + 3CO = 2Fe + 3CO2作业:完成所有习题再见第三节 氧化剂与还原剂第一课时学案
【课前预习】
元素的化合价的判定方法:
①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②通常在化合物中H:+1,O:-2,金属元素只显正价,非金属元素可显负价也可显正价。
③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离子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练习:标出下列化合物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CuO FeSO4 CuSO4 CaCO3 CO2 CO NaCl AgNO3 BaCl2 HClO KClO3 KMnO4 Na2S Fe2O3 SO42- CO32- NO3- SO32- NH4+
二、在以下化学方程式中
⑴CaO + H2O Ca(OH)2 ⑵2Na+Cl22NaCl
⑶CaCO3CaO+CO2↑ ⑷2KClO3 2KCl+3O2↑
⑸Fe+CuSO4Cu+FeSO4 ⑹H2+CuOCu+H2O
⑺NaOH+HCl NaCl + H2O ⑻Na2SO4+BaCl2BaSO4↓+2NaCl
⑼3CO + Fe2O3 2Fe + 3CO2 ⑽Cl2+H2OHCl+HClO
⑾2CO +O2 2CO2 ⑿2H2O2==== 2H2O+O2↑
1.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2.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3.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4.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5.反应过程中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
6.反应过程中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是
7.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有什么关系?
三、从反应物变为产物时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两类。一类是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即_____________ _反应,另一类是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它的外观表现是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常根据 。
四、通过预习你已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当堂达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B.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电子转移
2.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 B.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 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
3.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
A.Zn+2HCl=ZnCl2+H2↑ B.2H2S+SO2=3S+2H2O
C. H2+CuOCu+H2O D.2H2O 2H2↑+O2↑
4.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3Cl2 + 6KOH 5KCl + KClO3 + 3H2O B.2NO2 + 2NaOH = NaNO3 + NaNO2 + H2O
C.SnCl4 + 2H2O = SnO2 + 4HCl D.Cl2+SO2+2H2O=H2SO4+2HCl
5.下列有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6.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金属冶炼 B.燃放鞭炮 C. 食物腐败 D.点制豆腐
【课后巩固】
7.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存在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只能是复分解反应
C.可能是置换反应 D.可能是化合反应
8.下列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的是( )
A.5Cl2+I2+6H2O=10HCl+2HIO3 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MnO2+4HClMnCl2+2H2O+Cl2↑ D.2NaCl+2H2O2NaOH+Cl2↑+H2↑
9.已知反应①SO3+H2O=H2SO4;②Cl2+H2O=HCl+HClO;③2F2+2H2O=4HF+O2; ④2Na+2H2O=2NaOH+H2↑,根据上述反应,试回答:
⑴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 。
⑵H2O被氧化的是 ,被还原的是 。
⑶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 。
课件25张PPT。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第二章 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一课时通过“思考”“交流”“讨论”等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化学史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学习目标 [能力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化学反应的分析,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3.举例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广泛存在及其对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影响。一、
CuO(+2)FeSO4(+2) CuSO4 (+2) CaCO3 (+2) CO2 ( +4 )CO (+2) NaCl (-1) AgNO3(+1) BaCl2 (+2) HClO (+1)KClO3 (+5)KMnO4 (+7) Na2S (-2 ) H2O2 ( -1 ) Fe2O3 (+3) SO42- (+6) CO32- (+4) NO3- (+5) SO32- ( +4 ) NH4+ ( -3 )【课前预习】答案二、
1.(1)(2)(11) 2.(3)(4)(12)
3. (5) (6) 4. (7) (8) 5.(2) (4) (5) (6)
(9) (10)(11) (12)
6. (1) (3) (7) (8) 7.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以及所有的置换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三、
氧化还原 非氧化还原 氧化 还原
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通过预习已基本掌握的知识:1.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共同特征,据此可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
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之间的关系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强化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辨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为什么说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通过预习仍感到疑惑的是: 1.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氯化钠,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如何变化? 2. 一个氯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金属钠是由钠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Na+和Cl-构成的。钠原子和氯原子是经过怎样的变化形成Na+和Cl-,进而形成氯化钠的呢?? 0 0 +1 -1讨论:电子转移与离子所带电荷、化合价有何关系? 钠在氯气中燃烧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0 0 +1 -1钠在氯气中燃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失去电子得到电子?失电子Na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电子Cl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1、实验一(如图) 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有下列材料:烧杯、检流计、导线、铁钉、石墨电极、硫酸铜溶液。铁钉上有红色物质析出如何用实验证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 活动探究:Fe + CuSO4 = Cu + FeSO40 +2 0 +2CuSO4Fe活动探究:?Fe + CuSO4 = Cu + FeSO40 +2 0 +2实验二(如图)
1.把铁钉和碳棒分别与检流计相连。
2.把铁钉和碳棒共同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3.观察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分析现象。有电流通过电子的定向移动*电流是怎么产生的?*谁提供电子? *电流表指针为什么会偏转?Fe失去电子生成Fe2+,
活动探究:*谁得到电子?Cu 2+得到电子生成Cu单质。问题讨论电子转移
电子电子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本质) ( 特征)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升 失 氧;降 得 还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存在各种电池燃烧金属生锈冶炼金属有氧运动抗氧化剂外观表现:元素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转移〖概括·整合〗失e- → 化合价升高 → 发生氧化反应
得e- → 化合价降低 → 发生还原反应(判断依据) *完成课后学案研究性学习:*请调查了解人们对各种电池使用情况,你有何感想?课后作业: *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本质谢谢大家【课题名称】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内容与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初步认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
3、使学生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理清5对概念的关系(氧化剂和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的对应关系。
4、初步学会用“双线桥”正确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的培养: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2、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思考、讨论等形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
2、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用化学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难点:初步掌握用箭头符号表示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方法 】
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思考与交流”、“问题探究”等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引
入
复习引入: 【思考1】: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一个反应实例。
【思考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思考3】: Fe2O3 + 3CO == 2Fe+3CO2↑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独立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动手写方程式
复习初中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通过举例,说明初中的分类方法存在局限,引出新的分类方法的必要性。
【思考与交流】:请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指出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思考、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为什么?
回忆所学知识;动手写方程式
【思考、回顾】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
复习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
使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作为矛盾的共同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引出氧化还原反应。
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探究】: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思考、回顾】
标化合价,思考化合价口诀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复习化合价知识,为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打下基础。
【思考与交流】
请分析下列3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2CuO +C == 2Cu + CO2↑
H2O + C == H2 + CO
CuO + H2 == Cu + H2O
标化合价,思考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的关系
从化合价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与思考】
Fe + CuSO4 = FeSO4 + Cu
2Na+Cl2 = 2NaCl
H2+Cl2 = 2HCl
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
练习、思考、交流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及判断依据,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形成规律性知识的认知能力。
从电子转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探究】: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教师板书:氧化还原反应
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2、本质: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
以NaCl、HCl为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学生思考、做笔记
从微观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问题探究3】: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练习〗判断下列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
Cu+Cl2 === CuCl2
CaO + H2O === Ca(OH)2
CaCO3===CaO+CO2↑
2KClO3===2KCl+3O2↑
Fe+CuSO4 == Cu+FeSO4
NaOH+HCl==NaCl+H2O
思考、归纳、整理
以练习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化学反应的不同分类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课
堂
演
练
1.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并A.CuO+2HCl=CuCl2+H2O
B.2Na2O2+2H2O=4NaOH+O2
C.Zn+CuSO4=ZnSO4+Cu
D.Ca(OH)2+CO2=CaCO3 + H2O
2、下列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B、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所有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以上都不是
6、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Fe2O3 Fe B.Zn ZnCl2
C.Na2CO3 CO2 D.Al Al2O3
回忆所学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寻求答案;
回答问题,进行组间交流;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
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通过课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小
结
与
作
业
安
排
本章小结: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
作业:1、教材P38,1、5、6
整理记录知识点
规律:高、失、氧;降、得、还
思考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与前面的学习目标相呼应;巩固本堂内容;为下节课学习打基础
【板书设计】
(回顾)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物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分四大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引入)H2与CuO的反应方程式:CuO + H2 == Cu + H2O(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有关系。
1、(引出一般定义)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设问)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会发生变化?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的逻辑性思维)以钠与氯气、氢气与氯气的反应为例来分析。
2、(引出本质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即为氧化还原反应。
特征: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移)
三、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讨论:有人说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学们认为这些结论合理吗?请大家思考、讨论,简述理由并举例说明。
四、课堂练习、总结及作业安排
总结: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特征及其本质;
2、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作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