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课件(8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3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课件(85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18 21:2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5张PPT)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新课标人教版
2 019


3
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人地
协调观
结合区域资料,了解不同地域文化下城乡景观有不同的差异。
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
通过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
实践力
通过调查本地区的情况,了解城乡景观与当地地域文化的联系,对区域特色文化传承和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首都以西,是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重要海港城市。该城市的房屋依山而建,每一户人家都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赤橙黄绿,异彩纷呈。
材 料
这种五颜六色的建筑景观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何关联
思 考
图2.30 瓦尔拍莱索城市景观图
目录



目录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时间
景观
文化如同空气,我们置身其中,须臾不能脱离
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与认知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时间
景观
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1. 概念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时间
景观
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1. 概念
我们每天从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看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现象,它们可能与我们身边熟悉的文化有许多不同
文化具有地域性,俗语所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地域性
2. 特点
地域性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时间
景观
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1. 概念
我们每天从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看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现象,它们可能与我们身边熟悉的文化有许多不同
文化具有地域性,俗语所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 分类
2. 特点
地域性
物质方面
非物质方面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时间
景观
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1. 概念
3. 分类
2. 特点
地域性
物质方面
非物质方面
物质方面
中国传统建筑
建筑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时间
景观
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1. 概念
3. 分类
2. 特点
地域性
物质方面
非物质方面
苗族服饰
物质方面
服饰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时间
景观
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1. 概念
3. 分类
2. 特点
地域性
物质方面
非物质方面
布依族花糯米饭
物质方面
饮食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时间
景观
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1. 概念
3. 分类
2. 特点
地域性
物质方面
非物质方面
非物质方面
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时间
景观
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1. 概念
3. 分类
2. 特点
地域性
物质方面
非物质方面
非物质方面
那达慕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时间
景观
中国传统文化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时间
景观
感受地域文化
我们可以从景观入手
1、自然景观
2、人文景观
行云飞瀑
高山流水……
行云
瀑布
流水
高山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时间
景观
感受地域文化
我们可以从景观入手
1、自然景观
2、人文景观
行云飞瀑
高山流水……
道路
雕塑
农田、村落、矿山、
道路、建筑、雕塑……
村落
农田
建筑
矿山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景观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
不同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得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
我们可以从城乡景观的角度来探寻地域文化及其影响。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景观
图2.31地域文化造就了特色各异的城乡景观
上海外滩,一段长约1500米的江边大道,汇集了50多座风格各异的中西建筑,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这里是上海这座城市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
上海
外滩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景观
图2.31地域文化造就了特色各异的城乡景观


“小桥、流水、人家”,江苏昆山周庄独特的水乡氛围,浓郁的江南文化气息,为人们展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图景。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景观
图2.31地域文化造就了特色各异的城乡景观
深圳街头的《拓荒牛》雕塑
正是有了“拓荒牛”精神和进取、创新的文化,才有了深圳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沧桑巨变。
拓荒牛

云南红河元阳梯田
图2.32 红河哈尼梯田位置示意
理解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横断山区;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秋收以后到次年春播以前的休耕时节,是这里的旅游旺季;层层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宛如一幅幅油画,吸引了无数游客。
理解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等民族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稻田的灌溉依赖山泉溪流。经长时间摸索,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
图2.33 红河哈尼梯田景观示意
理解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这里处于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不稳定,季节分配也不均匀。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每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用水量。各村之间也有分水的约定。尤其在干旱的季节,分水制度更为重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图2.33 红河哈尼梯田剖面示意
理解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图2.33 红河哈尼梯田剖面示意
1. 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体现红河哈尼梯田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
生产活动
用水、用地制度
价值观、审美情趣
2. 讨论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不同地方传播。
思 考
目录



目录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人地和谐理念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
追求
时间
江西婺源春季乡村景观
较之城镇,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人地和谐理念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
追求
时间
图2.34 “宅高田低”——江西婺源月亮湾
体现人地和谐理念
高宅
避洪水
利灌溉
低田
分布:
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台地或高地,农田分布在相对较低平的平坦区域。
意义:
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人地和谐乡村景观。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人地和谐理念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
追求
时间
江西 婺源
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人地和谐理念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
追求
时间
图2.35 福建永定土楼
体现当地人们的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
土楼景观特点、原因?
土楼选址及原因?
土楼选材及原因?
土楼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

思 考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人地和谐理念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
追求
时间
图 福建永定土楼内部建筑景观
永定土楼中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八十米,高四五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

体现当地人们的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
土楼景观特点、原因?
土楼选址及原因?
土楼选材及原因?
土楼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
思 考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人地和谐理念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
追求
时间
图 福建永定土楼建筑结构与防御体系

体现当地人们的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
土楼景观特点、原因?
土楼选址及原因?
土楼选材及原因?
土楼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
思 考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人地和谐理念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
追求
时间
图 福建永定土楼建筑结构与防御体系
1、土楼景观特点:
圆形、方形的夯土群居建筑。
高四、五层,一、二层无窗,仅有一个大门等。
原因:
防御盗匪、猛兽袭击;
防震、隔热保暖。

体现当地人们的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人地和谐理念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
追求
时间
图 福建永定土楼建筑结构与防御体系
2、土楼选址及原因:
客家人为躲避战乱,选择在闽西山区定居。
原因:
受地形和当地居民的影响,只能选择在山区小平地建屋。

体现当地人们的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人地和谐理念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
追求
时间
图 福建永定土楼建筑结构与防御体系
3、土楼选材及原因:
山区取土、石,伐林、竹
原因:
就地取材,方便且造价低。

体现当地人们的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人地和谐理念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
追求
时间
图 福建永定土楼建筑结构与防御体系
4、土楼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
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风俗民情;
追求居住安全、家族兴旺团结,御外凝内的客家文化特色。

体现当地人们的
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
宏村位于皖南山区,历史上属于古徽州,因其独特的村落布局和古建筑遗存体现了徽州的地域文化,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图2.36)。
整个村子的布局与水密不可分,顺地势、水势,引溪流、汇泉水,构建了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村落水系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良好的人居环境。
村中有承志堂、乐叙堂等祠堂,以及南湖书院等,这些建筑组合体现着当地的耕读文化。
宏村景观与地域文化
宏村景观与地域文化
读宏村景观及格局示意图,思考:
以宏村代表的徽州文化村落,其整个村落布局的核心是?
这一核心在村落中起到什么作用?
思 考
图2.36 安徽宏村格局示意
宏村景观与地域文化
读宏村景观及格局示意图,思考:
以宏村代表的徽州文化村落,其整个村落布局的核心是?
这一核心在村落中起到什么作用?
思 考
图2.36 安徽宏村格局示意
村落布局的核心是水。
宏村景观与地域文化
读宏村景观及格局示意图,思考:
以宏村代表的徽州文化村落,其整个村落布局的核心是?
这一核心在村落中起到什么作用?
思 考
图2.36 安徽宏村格局示意
水系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日常的生产、生活用水,而且还能调节气温,关键时刻还可用做消防用水。
安徽 宏村
目录



目录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时间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地域文化同样体现在城镇景观中
相比很多现代城镇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之类的灰色调,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时间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浙江
乌镇

图2.37 浙江乌镇景观
城 市 建 筑:
建筑色彩色调:
原 因:
文 化 内 涵
中国浙江乌镇(江南)
粉墙黛瓦
当地多水,与白灰抹墙,黑瓦遮房顶建筑构成一幅迷人的水墨画
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
1、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时间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意大利
佛罗伦萨

2.38 意大利佛罗伦萨景观
城 市 建 筑:
建筑色彩色调:
原 因:
文 化 内 涵
意大利佛罗伦萨
黄橙交织
佛罗伦萨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最典型的天气是阳光下的蓝天白云,与色彩鲜艳的墙壁、深绿色的百叶窗、深红色的屋顶形成一种和谐之美
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
1、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时间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1、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智力
瓦尔帕莱索
智力瓦尔帕莱索景观

城 市 建 筑:
建筑色彩色调:
原 因:
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
五彩缤纷
与该港口城市同欧洲的贸易往来有很大关系。港口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这种习俗就一直延续到城市的建筑风貌上.
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
文 化 内 涵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北京老城四合院
2、城镇建筑
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北京老城四合院
2、城镇建筑
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合院、四合院、两进四合院和三进四合院示意
2、城镇建筑
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合院大门位置
2、城镇建筑
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合院倒座房及门房
2、城镇建筑
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合院“第一进院”
2、城镇建筑
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合院二门位置
2、城镇建筑
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合院“第二进院”
2、城镇建筑
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合院“正”房位置
2、城镇建筑
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合院廊道示意
2、城镇建筑
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合院“第三进院”
2、城镇建筑
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合院后罩房位置
2、城镇建筑
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五进四合院
2、城镇建筑
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2、城镇建筑
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五进四合院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北京老城的四合院
以北房为尊,
两厢次之,
倒座为宾,
杂屋为附,
体现了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2、城镇建筑
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顶级四合院——“紫禁城”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3、城镇空间格局
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我国古代都城如故宫,建设突出以君王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郭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突出皇权地位至高无上。
顶级四合院——“紫禁城”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3、城镇空间格局
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
如何融合地域文化
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
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
苏州桃花源中式别墅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3、城镇空间格局
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
如何融合地域文化
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
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
新疆特克斯县城的“八卦城”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3、城镇空间格局
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
如何融合地域文化
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
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
迪拜的棕榈岛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3、城镇空间格局
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
如何融合地域文化
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
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
带领巴西经济起飞的新首都巴西利亚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是大运河沿岸的商贸重镇,素有“水城”之称,曾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两千余年来,苏州基本保持着“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城内有“三横四直”的骨干水系通向千家万户。传统民居临水而建,多为二三层的砖木结构楼房,有些会修建阁楼;沿河房屋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外墙多为白色,屋顶用青灰小瓦,木质柱廊漆以黑、褐色,淡雅朴素;纵横交错的水道既是交通通道,也是商贸通道
图2.40 苏州历史街区——山塘景观
人家尽枕河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 水港小福,这是唐朝诗人杜荀鹤对苏州水乡景观的生动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工业化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展,城市面貌发生明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苏州的历史街区见不到高楼大厦和现代风格的建筑,仍然维 持着水、陆双棋盘格局,临河建筑仍保持粉墙黛瓦的传统风格。
图2.40 苏州历史街区——山塘景观
人家尽枕河
人家尽枕河
图2.40 苏州历史街区——山塘景观
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塘街被游客认为是苏州最值得去的五条街之一,原因是什么?
苏州传统民居大都临水而建,故诗人说“人家尽枕河”。请分析形成这种景观的原因。
思考
人家尽枕河
图2.40 苏州历史街区——山塘景观
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塘街被游客认为是苏州最值得去的五条街之一,原因是什么?
苏州传统民居大都临水而建,故诗人说“人家尽枕河”。请分析形成这种景观的原因。
思考
山塘街是江南文化景观,体现了江南地区的审美情趣,能吸引来自不同地域文化区的游客。
人家尽枕河
图2.40 苏州历史街区——山塘景观
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塘街被游客认为是苏州最值得去的五条街之一,原因是什么?
苏州传统民居大都临水而建,故诗人说“人家尽枕河”。请分析形成这种景观的原因。
思考
苏州地处亚热带季风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侯温暖湿润,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这里物产丰富,商贸往来频繁,文化发达。沿河民居一边临河、一边依街,既方便生活,又方便水运和贸易。
长 江 行
沙溪古镇枕河人家
表2.1 XX文化景观调查 考察地点
小组成员
考察景观
小组名称
景观特色
历史沿革
调查当地特色文化景观及其保护
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独特的地域文化 有哪些代表性的城镇或乡村景观 这些文化景观是否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请参考下面的步骤,以“当地特色文化景观及其保护”为题展开调查。
选择一处能反映家乡地域文化特点的景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查,填写表2.1
调查当地特色文化景观及其保护
2.查找资料,分析该景观如何反映当地的地域文化。
要点提示:
景观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有哪些
景观体现的地域文化是什么
景观形成后如何影响当地人的生活
3.该景观是否受到了保护,受到保护的程度是否足够
要点提示:
目前该景观是否存在破损情况
该景观是否经历过翻修 由谁负责保护
是否进行了旅游开发,开发的程度是否恰当
调查当地特色文化景观及其保护
4. 每组根据调查结果制作一张墙报 ,在班级或校园里展示
墙报不仅要突出主题,图文并茂,还要进行艺术性的设计。
墙报在形式上可以采用手绘画、地图、照片等,还应配有图片的解说词。
墙报在内容上应当完整地呈现调查结果。
课堂小结
地域文化概述
体现人地和谐理念
体现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
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反应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地域文化
和城乡景观
地域文化与
乡 村 景 观
地域文化与
城 镇 景 观
地域文化
景观
城乡景观
反应某种价值追求
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右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 ~ 3题。
答案 :D
1
2.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右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 ~ 3题。
答案 :B
2
3. 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右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 ~ 3题。
答案 :D
3
课后
作业
《学案》、《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