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阿长与》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奔丧(sàng) 迂(yū)腐 取缔(dì) 诘(jié)问
B.蹒(pán)跚 颓(tuí)唐 凹凼(dàng) 尴(gān)尬
C.交卸(xiè) 惧惮(dān) 惶(huáng)急 愧怍(zuò)
D.滞(zhì)笨 晶莹(yíng) 焦灼(suó) 伎(jì)俩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细碎的说话声)
B.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絮絮叨叨地说)
C.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D.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震惊害怕)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繁的事情。
B.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由可原的了,倒应该让我退让。
C.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D.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复她。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B.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C.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D.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5.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过程为主线,把全文有机地贯串起来,成为完整的统一体。随着“我”的感情变化,层层推进,丝丝入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B.在作者眼里,长妈妈多事,不拘小节,麻烦多礼,但同时又心地善良、仁慈、乐于帮助别人。
C.文章围绕阿长写了以下几件事:“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长毛”的故事,买《山海经》。其中重点写的是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
D.本文以记叙为主,作者通过对长妈妈的回忆,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热情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同时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毒害。
6.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他还另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热风》《野草》,杂文集《华盖集》等主要作品。
C.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D.鲁迅赴日本仙台学医后,受到屈辱,又看到国人的麻木,遂决定弃医从文,拯救国人的思想。
二、语言表达
7.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依照示例,根据语境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写出恰当的敬辞谦语。
示例:贺人新婚,可以说“祝你们喜结连理”,也可以说“祝你们荣偕伉俪”。
(1)祝贺人高考得胜,可以说“祝你___________”,也可以说“祝你______________
(2)拒绝别人请求帮助,可以说“我实在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说“我真的__
(3)请专家给自己的作品提意见,可以说“请您_____”
8.根据下面例句的表达特点,在横线上仿写一个结构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_______,______;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考验,怎能体会到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三、综合性学习
9.姓名,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身份,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三组姓名取自不同年代,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第三组姓名命名的用意,并概括这三组姓名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第一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富贵 冯有时 谢满金 用意:对物质财富的向往
第二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马约翰 赵安娜 杜丽莎 用意:对外来文化的仰慕
第三组(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孙多思 王笃志 刘致远
用意:______________
共同反应的社会文化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名字,内涵丰富,或寄托期望,或蕴含志趣。请仿照示例,按照要求,为下面两个小孩取名,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解说所取之名。(所取之名,含姓为三字:解说语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
示例:蒋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踏实努力。
姓名:蒋力行 解说:与其聒噪不休,不如身体力行。
①张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心胸宽广。
姓名:_____________解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姓女孩,父母期望孩子快乐幸福。
姓名:_____________解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围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坨,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A ;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0.选段围绕《山海经》展开叙述,请梳理事情脉络,完成填空。)
①____________,我知道了《山海经》。
②从阿长那儿,我____________。
③从《山海经》后,我更搜集绘图的书。
11.文中说“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联系选文,说说你对“伟大的神力”的理解。
1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赏析加点词)
(2)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从表达方式角度赏析)
13.根据语境,在A处补上一段关于“我”的心理描写,不少于30字。
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结尾为什么要补充交代阿长的身世?
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5.下面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创作的一篇温馨的回忆性叙事散文,是对滋养过他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怀念。文章记人记事,都力求真实,自平淡中得到感动,从平凡里寻求伟大。
B.作者是通过对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的描写,寥寥几笔,一个没有多少心思,心宽体胖的乡下女人形象就跃然纸上。当然也表现了长妈妈“地位的低下”。
C.从厌她、烦她到敬她,体现了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作者写两件令他敬重的事自然也就浓墨重彩,因为正是在作者的态度转变中突出了长妈妈的形象及其品格。
D.文末“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一句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对阿长的真挚感激和敬爱之情。
16.文中的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17.文中说“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为什么要用“憎恶”“谋死”这样的词语呢?请简答。
18.长妈妈的爱,热情、真挚、朴素、自然,虽然不完美,但足以让人感动。你认为,作为保姆的长妈妈有哪些让人感动的地方?请简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28个“馅饼”
乔 叶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在碰到哈提雅之前,我是一直信奉这句话的。
在等导游买票的工夫,有人拽我的衣襟。是一个维吾尔族小姑娘,高高的鼻子,深陷的欧式眼窝,戴着镶着珠片的黑色小帽,手里拎着一串铃铛做的饰物。她是向我兜售东西来了。我摇摇手。
“阿姨,你是老师吗?”
“我当过老师。”我有点儿惊诧,我有过四年的乡村教书的历史,可她怎么能看出来?
“你一看就像老师,像好人。”她甜甜的小嘴很会说。
“你的东西怎么卖?”我心想干脆买一个。
她解了一个,递给我:“给你,不要钱。”
我不理她,径自去掏钱包。
她拦住我,态度很认真地说:“真的不要钱。”
“那我不要了。”我也很干脆地说。
导游在招呼大家了。我随着队伍进去,朝她挥挥手。玩了两个多小时后走出来,我一眼就看见那个小姑娘还在出口处站着。
“给你。”她又来了。
我仍然没要。沿着周围的小摊走了一圈,我了解了一下这种铃铛的价格,要价最高的是五元。于是,当她再次递给我的时候,我把五元钱递给她。
“不要钱。”她着急地说,“送你的。”
“送我?为什么?”
“因为你是老师,好人。”我笑。
我接过那个铃铛,吊坠上刻着一只老鼠。我正好就是属鼠的。她看出了我的疑惑,指指我的胸前。我戴着一个鼠头木制项链。
“好,我收下了。”我说。我打定主意,上车后把钱从车窗递给她。
车开动了,我和她在车窗处依依惜别。我握住她有些脏的小手,把钱也握了过去。她一怔,明白了,泪水一瞬间从她的眼眶里涌出来。
“不要!老师!”她举着钱喊,然后她奔跑起来,跟着我们的车。车轮喷吐出的灰尘涤荡着她的小脸。司机把车停下来,我走下车,接过她手里的钱。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
“你必须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回家之后我也要寄礼物给你。”我说。她推却了半天,直到我以不要铃铛威胁她,她才羞涩地告诉我她喜欢文具和书。在我的要求下,她写下地址。
从新疆回来,我洗好了照片,买了一套童话集和文具,想邮寄却发现地址找不到了。
最后我还是寄了出去,地址是“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哈提雅(收)”。
一个月之后,我收到了一大包葡萄干,还有一封信。
“阿姨,谢谢你。听很多人告诉我说有我的包裹,跑了好多家才找到。我送了28个铃铛,你是第一个寄礼物给我的人。你长得很像我的汉族老师,她很爱我们。后来她走了,我就不再上学了,我很想她。我想只要我好好读书,就有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呆住了……
她给我的,确实是一块香醇的“馅饼”。这块“馅饼”是她和她的汉族志愿者老师共同做的,我只是一个享用者。但是我把这块“馅饼”糟蹋了。
平生第一次,我开始为自己一向得意的所谓智慧和经验而自卑起来。我方才发现:虽然我四处游历,但我心舌的嗅觉已经逐渐荒芜成为一座巨大的废墟,如高昌故城。而她虽然守着高昌故城,但她小小的心,却是一片纯美碧青的无垠草场。
哈提雅,你以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让我品尝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馅饼”——这第28个“馅饼”。
19.选文与《阿长与<山海经>》都使用了________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可以使______多变,使文章波澜起伏;前后鲜明的对比,使__________更加丰满真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0.结合全文,说说标题中“馅饼”的含义。
21.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2.赏析下列句子。
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3.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哈提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C
6.B
7. 金榜题名 蟾宫折桂 爱莫能助 无能为力 不吝赐教
8. 示例:未经历风雪交加的黑夜, 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可爱。
9. (1)对孩子美好未来的祝福。 姓名的选择与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 (2)参考示例:张欣广 与其自寻烦恼,不如放宽心胸。 李乐然 与其愁眉苦脸,不如快快乐乐。
10. 远房叔祖说给我听 我得到了《山海经》
11.平时“切切察察”、满肚子麻烦礼节、没有文化的阿长,竟然给我买来了心心念念的《山海经》,完成了别人不肯做或者不能做的事。从孩童的角度直接抒情,夸张地表现了我当时对阿长的崇敬和赞美。
12.(1)“连”和“也”连用,表现出了我对《山海经》十分念念不忘,连没文化的阿长都听说并跑过来问了,也侧面体现出了我对阿长的不屑和轻视。(2)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我”对阿长的赞美和祝福。
13.我的天!是真的吗?别人都不愿意为我去买,阿长竟然买来了?实在是太感谢了,我要赶紧打开看看是不是《山海经》!
14.属于补叙,补充交代长妈妈身世卑微、一生清苦,使前文阿长的各种缺点更加合情合理,也间接表达了作者如今对阿长的愧疚和思念之情。
15.B
16.(1)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迷信、唠叨(答对两点,即可得1分),可以从她常常切切察察,说我顽皮,爱告状等可以看出;(2)但又心地善良,从她爱我,给我讲故事,买《山海经》可以看出;(3)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从她帮我买回《山海经》可以看出;(4)经历不幸而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保姆),从她的身世和遭遇以及元旦的愿望可以看出。(意对即可)
17.“憎恶”“谋死”这样的词语在这里是大词小用,夸张地体现儿童的心理,表达了“我”对阿长的不满和愤怒。
18.第一,作为保姆,与孩子的关系亲密。夏天睡觉时摆“大”字,挤得少爷鲁迅只能缩在角落。挤在一起,说明她和迅哥儿,关系非常亲密,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份卑微,而与孩子保持距离。这都源自于她本性的善良和对孩子最纯粹的爱。第二,长妈妈会讲故事。居然会让小孩子确信她有抵抗枪炮的荒诞的“伟大的神力”。第三,认同、理解、接纳孩子的感受,回应孩子的感受。是她在“我”近乎绝望的时候,给我带来了朝思暮想的《山海经》。
19. 欲扬先抑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20.指哈提雅送出的第28个铃铛,即第28个礼物;象征着哈提雅纯洁美好的心灵。
21.①开篇点题;②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引出下文;④与结尾“品尝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馅饼”相呼应。
22.比喻,将哈提雅的笑容比作一朵“淡黄色的雏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哈提雅获得“我”的信任时喜悦的样子,传神地描摹出一个纯真淳朴的维吾尔族小女孩形象。
23.①懂得感恩。她以送陌生人礼物的方式默默表达对汉族老师的感激之情。②执着、细心、聪明。即使“我”几次拒绝接受她的礼物,她依然执着地送出刻有老鼠吊坠的铃铛。③自尊自强,热爱学习。她坚决退还“我”五元钱,百般推却才告诉“我”她喜欢文具和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