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清明》课件部编版(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清明》课件部编版(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9 22:2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古诗三首(二)
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 明
【唐】杜牧
课堂集中营
杜牧 (803-852)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以七言绝句最为出色。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作者简介
欲断魂 酒家 牧童
hún jiǔ mù
左右/左中右结构



字词乐园
我 会 认
jiǔ hé mù
yù hún jiè






字词乐园
我 会 写
多亏了银行(háng)门口的监控将嫌疑人的行(xíng)为拍了下来,警察才能顺利破案。

行为
银行
xíng
háng
路上行(xíng)人欲断魂。
字词乐园
多 音 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纷纷:
欲断魂:
形容多。
【释义】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赶路的行人各个失魂落魄的。
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课堂集中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写出清明的天气,为下文做铺垫。
写出行人心中强烈的哀伤。
课堂集中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借问:
杏花村:
请问。
【释义】他向牧童询问附近哪有酒馆,牧童伸手指了指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杏花深处的村庄。
课堂集中营
“牧童遥指”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凄惨迥然不同的境界。“杏花村”增加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课堂集中营
这首诗描写了清明节怎样的情景?从“欲断魂”中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描写了清明节在言语中问路的情景。
从“欲断魂”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孤身行路的愁苦、落寞和想要借酒消愁的期望。
课堂集中营
《清明》这首诗运用十分平白的语言,流畅自如地描绘出清新、生动的景象,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借“雨纷纷”,表现了作者及“行人”远离故土,孤身行路的那种“欲断魂”的心情。
课堂集中营
品读赏析
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
★记方法
1、“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写景是次,抒情是主;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为抒情
而写景。
3、运用借景抒情法,必须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
要把景物描写得逼真传神,为抒情打好基础。
借景抒情
课堂集中营
写作方法
排解愁闷
振作精神
清明
触景伤怀——雨纷纷 欲断魂
借酒消愁——问酒家 杏花村
课堂集中营
诗歌梳理
课堂小结
《清明》这首诗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的愁苦情绪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课堂集中营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