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填空题
1.在下面括号里填入一个成语,要求与前面的成语形成对偶关系。
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1)心中有鬼——( )
(2)守株待兔——( )
(3)雪中送炭——( )
(4)瓜熟蒂落——(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司( )见( ) 追( )求( ) 无( )有( )
见( )知( ) ( )而不( ) 不( )思( )
(1)这件事情发展得这么快,简直( )。
(2)渤海的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 ),黄河的生态环境也遭
到了破坏。
(3)我们见非洲人吃蚂蚁,大感惊奇,但导游却说,那在当地是( )的事。
(4)面对困难我们只有( )地找寻战胜它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浪淘沙(其一)》一诗中,描写黄河万里奔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美丽的田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宿建德江》)
4.比一比,再组词。
萦____ 哲_____ 俊_____ 瓷_____ 措_____
莹____ 誓_____ 骏_____ 姿_____ 惜_____
二、连线题
5.连线。
清澈的 舞姿 灌溉 风景
柔软的 小溪 清洗 生活
婀娜的 泉流 点缀 衣服
细细的 柳枝 享受 田地
三、语言表达
6.看图完成练习。(选做题)
(1)我知道:下图中的人物是______国著名物理学家__________,据说他由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我设计:《科学画报》准备用上图当封面,为了增加图片效果,决定在中加入内容。我觉得加入( )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苹果为什么不往上掉 B.! C.? D.为什么
7.课文内容回顾。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论述这一观点,用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________________”,却都发现了真理。因此,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排序题
8.排列句子顺序,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____他长大了,一直想着这个问题。
____以后,瓦特观察到:水烧开了,蒸汽就往上冒,壶盖就是它推动的。
____奶奶说:“水烧开了,壶盖就跳了。”
____瓦特小时候,对什么事情都爱问个为什么。
____一天,他帮奶奶做饭,看见水烧开了,壶盖“嘭嘭”直跳。他看着,却不知道什么道理,就去问奶奶。
____后来,他总结前人的经验,反复研究,终于发明了蒸汽机。
____瓦特不满足:“为什么水开了,它就跳呢?”奶奶说:“那谁知道?”
____他想:要是用更大的锅烧水,产生更多的蒸汽,不是能搬运更重的东西吗?
五、信息匹配
9.选词填空,并在句子后面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呢 吗 啊 呀 哪
(1)你从哪儿来( )____
(2)多么可爱的小葫芦( )____
(3)我的小葫芦,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 )____
(4)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 )____
(5)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____
10.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读音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
(1)A.霎(chà)时 B.嗅(xiù)觉 C.笨拙(zhuō) D.内脏(zàng) ( )
(2)A.扎(zhā)针 B.暴露(lù) C.起哄(hōng) D.宁(nìng)可 ( )
(3)A.纪(jī)昌 B.河堤(dī) C.既(jì)然 D.惩(chéng)罚 ( )
(4)A.溺(nì)水 B.骨髓(suí) C.开凿(záo) D.彻(chè)底 ( )
六、句型转换
11.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2.与“见微知著”意思有较大不同的成语是( )
A.一叶障目 B.一叶知秋 C.以小见大
13.“这样的事例”在文中指什么,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波义耳制成了石蕊试纸。 B.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C.睡觉时,眼珠转动。
14.选文中“偶然的机遇”指的是( )
A.科学真理来自偶然的灵感。
B.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
C.科学真理很难寻求,并非人人都能得到。
15.从这两段话中,你领会到了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味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6.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空。
(1)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 )
(2)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 )
17.第二自然段中加引号的“?”指的是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
18.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石蕊试纸的发明这个事例,在这个事例中,“?”具体指的是什么?“!”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加点的“敏感”一词说明________
20.第三自然段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真理?
________________
八、书面表达
21.小练笔。(选做题)
有人认为“玩”这件事不能容忍,但是,世界上有很多新事物是“玩”出来的!如显微镜、飞机、蒸汽机等。请你用具体事例来证明“玩也能玩出名堂”这个观点。
_____
参考答案:
1. 目中无人 刻舟求剑 锦上添花 水到渠成
2. 空 惯 根 源 独 偶 微 著 锲 舍 可 议 不可思议 无独有偶 司空见惯 锲而不舍
3.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江清月近人
4. 萦绕 哲理 英俊 陶瓷 措施 晶莹 誓言 骏马 姿态 珍惜
5.
6. 英 牛顿 苹果落在地上 A 正是这个疑问,才让牛顿开始研究苹果为什么往下落,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7.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洗澡水的漩涡 紫罗兰的变色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8. 7 5 3 1 2 8 4 6
9. 呀 ? 啊 ! 呢 ! 吗 ? 哪 !
10. A C A B
11. 小姑娘纯洁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山中的一切个个都是我的朋友。 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大家都说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12.A
13.C
14.B
15.领会到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16. 司空见惯 追根求源
17. 发现现象,提出疑问 通过探索,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18.“?”具体指的是:这种遇到盐酸会变红的物质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具体指的是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19.波义耳善于敏锐的发现问题
20.只要善于观察, 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21.示例:
莱特兄弟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科学家,但你知道吗?他们发明飞机的想法,也是在玩乐间产生的。
圣诞节这天,爸爸从外地赶回来,给小莱特兄弟带回来一个会飞的蝴蝶玩具。当看着这只玩具蝴蝶飞上天的一刹那,莱特兄弟震惊并开心着,同时这也激起了他们对飞行的强烈兴趣:如果人也能飞上天就太好了!后来,经过无数次的观察和实验、不断的摸索、数千次的失败,终于,他们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为世界的航空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