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单元练习
一、填空题
1.读句子,完成练习。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____”“____”两个词语说明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作者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为的是突出___________。
2.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爷爷擦了一下手。把从tān fàn( )那儿买的风车递给了孙子,然后把奶奶áo zhì( )的là bā zhōu( )盛了满满一gāng( )子,用tāng chí( )jiǎo( )拌了几下,慢慢地喝起来。
3.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给下列词语排序。
小年 腊八 正月初一 元宵 除夕 正月初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连线题
5.理解词语,找到词语的意思并连线
【迢迢牵牛星】 明亮的样子。
【皎皎】 织机发出的响声。
【河汉女】 伸出,抽出。
【擢】 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迢迢,遥远。
【札札】 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机杼】 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章】 织机的梭子
【涕】 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盈盈】 眼泪。
【脉脉】 形容清澈。
三、语言表达
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用加横线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提示进行补充或修改。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这个时候,不知牵动了多少游子的思乡情愫。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时候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此时,人们仰望天空,欣赏那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与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明月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悠悠思念之情。因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A.在横线上补充一句话,点明是哪个节日的什么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画“﹏﹏﹏”的句子中的“_______”改为“________”更恰当。】
四、排序题
8.请按时间顺序为下列节日排序
中秋 元宵 重阳 端午 清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信息匹配
9.风俗寓意我知道。
(1)根据情境,给习俗选择对应的寓意。
A.步步高 B.财源滚滚
C.茁壮成长,吉祥如意
D.福寿绵长 E.积极向上,团结奋进
①立春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民间有立春给小孩佩戴“春鸡”的习俗,寓意是( )。
②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期就已有的习俗,比赛时,大家努力进取,因为它代表了( )。
③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和登高相联系的习俗是吃重阳糕,取( )的吉祥之意。
④爷爷过七十大寿,一家人做好了长寿面为爷爷祝寿,祝福爷爷( )。
⑤过年奶奶包饺子时包进了一枚硬币,小孙女疑惑不解,奶奶告诉孙女:“饺子下锅,象征着( )。”
(2)你还知道哪些风俗的寓意?请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句型转换
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鸟窝,风一吹,就在枝头跳起了舞。(照样子,仿写拟人句)
这些花儿,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例句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请你根据提示写句子。
例: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我的哥哥胆子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雨了,我们撑着五颜六色的红伞回家。(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1.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
12.分两层的依据是( )
A.先总写中心,再具体叙述除夕热闹的活动。
B.先交代时间,再具体写活动。
C.先说节日名称,再说节日活动。
D.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的人回家过年。
13.片段的画线句子中作者从____、____、____几个方面具体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的场景,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红火热闹。
14.这段话是围绕着第____句话来写的。
现代文阅读与理解分析。
北京的春节(片段)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开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15.片段的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摘录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17.除夕真热闹,主要的活动有:做_______、穿_________、贴___________。放_________、吃________,还要________。
18.文中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下来:_____________
19.“光景”这个词在文中指_________;“截然不同”的意思是__________。
20.第3自然段写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3自然段选择这些人物来进行描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二段写了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热闹光景,在整篇文章中是属于详写还是略写,这种写作手法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片段对除夕、正月初一习俗的描写,突出了北京春节________的特点。
八、书面表达
24.小试身手
你的家乡有哪些节日风俗?请选择一种风俗,简单写一段话介绍一下吧!
参考答案:
1. 几百盏 各式各样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2. 摊贩 熬制 腊八粥 缸 汤匙 搅
3.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4.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
5.
6. 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示例:红柳是青藏高原的生命树,它们不要温暖宜人的气候,不要土壤肥沃的山坡,不要替它们整枝施肥的种树人,只要有一抔黄土,就能深深扎根,顽强地生长。
7. 中秋佳节,赏月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 因此
8.元宵 清明 端午 中秋 重阳
9. C E A D B 示例:中秋节吃月饼,象征着团圆美满。
10. 溪水被垂柳当作梳妆的镜子。 太阳一照 低下了头。 他敢下河摸鱼,他敢在草丛中捉蛐蛐。
下雨了,我们撑着五颜六色的伞回家。#下雨了,我们撑着红伞回家。
11.第一层:除夕真热闹。第二层:从“家家”到“守岁”。
12.A
13. 香味 色彩 声音
14.1##一
15.除夕真热闹。
16.比赛不为争名次,只为在观众面前表演。
17. 年菜 新衣 对联、年画 鞭炮 团圆饭 祭祖,守岁
18.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19. 情景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20.男人们、女人们、小贩们、男人们去拜年、女人们接待客人、小贩们摆摊。
21.说明了在春节的时候,每个人都没闲着,轻松自在各做各的事。
22.略写;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3.热闹
24.示例:大年三十晚上每家每户还要包饺子,一般晚上十二点吃,但我家是贴完对联,先去给祖先扫墓,然后回来再吃。它代表着旧的一年和新的一年的交差点,也被称“交子”。包饺子的时候,我们还得少包几个辣椒的、糖块的、硬币的,如果谁吃到辣椒,表示他这一年过得红红火火;如果有人吃到糖块,表示他今年过得甜甜蜜蜜;要是谁吃到硬币的,就表示财源滚滚。不只这些,在我家这边的农村总会在除夕的晚上十二去山上庙里请财神,门前挂灯笼等各种各样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