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12-04 09:2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一、自主学习
(一)目标导读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课外了解眼睛的度数是怎样规定的
3.认识照相机。
4.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二)自主预习:请阅读课本P72-P74,重点预习眼睛的构造和照相机的原理
(三)预习检测
1.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 ,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 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
2.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的调节作用使晶状体变______,对光线的偏折变_____,近处物体的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这个像是______、______、____像。
3.近视眼只能看清楚 的物体,看不清 的物体,原因是近视眼的晶状体太 ,对光折射能力太 ,将像成在视网膜的 面;利用 透镜对光有 作用,会将来自远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4.远视眼只能看清楚 的物体,看不清 的物体,原因是远视眼的晶状体太 ,对光折射能力太 ,将像成在视网膜的 面;利用 透镜对光有 作用,会将来自远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5.照相机的原理是: 。它主要由 、 、 和 等部件组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暗盒中的感光胶片相当于 。
二、互动学案
(一)钻研教材,勇于探索
1.探究1——观察图1回答以下问题
图1中的小女孩、晶状体、视网膜相当于你做凸透镜成像的哪些器材?
2.探究2——观察课本图3-65、图3-66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做近视眼?近视眼应配戴什么透镜来矫正?
?
?
(2)什么叫做远视眼?远视眼应配戴什么透镜来矫正?
?
?
(3)视力的矫正是利用了光学的哪些知识?
?
?
3.探究3——观察图2回答以下问题
?
?
(1)图2中的小女孩、相机镜头、胶卷相当于你做凸透镜成像的哪些器材?
?
?
(2)小组交流:通过图2你们能说出照相机的原理吗?
? 3.探究3——观察课本图3-69和阅读P76活动4了解我们眼睛的好帮手:显微镜和望远镜。
(二)思维点拨,突破重难点
例1:小明同学是近视眼,请你帮他正确选取应配戴的眼镜 ( )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平面镜 D.平板玻璃镜
分析:关键在于掌握近视眼的远近眼的定义和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近视眼像成在视网膜前,要让像成在视网膜上就必须让光线发散些,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要用凹透镜来矫正。
解答:B
说明:解决理科问题不能靠死记硬背,要用知识分推理,否则容易遗忘或造成混乱。
(三)针对训练
1.当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后,像不能清晰地成在视网膜。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是 ,需用 来矫正,其目的是使像往 移;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是 ,需用 来矫正,其目的是使像往 移。
2.人用眼睛观察一个物体,例如观察一棵树,其光学原理就像图3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一样。_____就相当于图中的蜡烛,人眼睛的________就相当于凸透镜,________就相当于光屏.
图 3
3.图4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的各两种光路,在A、B、C、D四种光路中,________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______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______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A B
C D
图 4
4.近视眼镜镜片是一个____透镜,某同学所戴的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是0.5 m,该同学的眼镜度数是_______;远视眼镜镜片是一个____透镜,某人所戴的远视眼镜镜片的焦距是2 m,该人的眼镜度数是________。
5.用照相机拍摄集体照片,人的位置站好后发现还有一些人没有进入镜头,那么应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
A.相机离人近一些,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B.相机离人近一些,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大一些
C.相机离人远一些,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D.相机离人远一些,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大一些
三、拓展提高
(一)基础过关
1.下面图5是关于眼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 5
(1)分别填上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
(2)上面图5中甲眼、丙眼比较,不同点是:a_____;b_____.
2.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用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6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_________中的那一副.
图6
3.照相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__________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的像.
(二)中考链接
1.(2007年广东)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80mm,则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应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80mm,所成的像为缩小、__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
2.(2009重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机、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拍摄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选填“虚”、“实”)像。
3.(2009湖州)近视患者需佩戴由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是由于凹透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三)生活中的物理史
早在2400年前我国的战国时期,墨子在其《墨经》一书中就提到了小孔成像原理(如图),他还在《墨经》中论述了有关光影的生成、光与影的关系,到了宋代,在沈括(1031-1095)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还详细叙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尽管我国对感光物质发现和研究得比较早,但由于我国的科学研究偏重于宏观探索,而忽视对自然科学本质及原理的研究,所以摄影术没能诞生在中国的土地上。
  1838年,法国物理学家达盖尔开始研究令影像保留在物体上的方法,但研究多时,仍不得要领,突然有一天,他发现有一个影像留在了物体上,他于是将附近的化学物品逐一挪开,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造成了这个现象,最后,他发现,“大功臣”原来是一支温度计打破后遗下的水银,摄影技术从此诞生了,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学院与美术学院的联合集会上,公布了法国画家和物理学家达盖尔的水银版摄影术,人们通常以这一天作为摄影术的开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摘自:唐晓挺《照相机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