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模块检测
高二化学试题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 第Ⅰ卷 )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 )
A.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 B.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C.碳酸钙受热分解 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2.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
①C(s)+O2(g)=CO2(g) △H1 C(s)+O2(g)=CO(g) △H2
②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
③H2(g)+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
④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 - Q1 ;
2H2(g)+O2(g) →2H2O(g) ΔH== - Q2;
H2O(g) →H2O(l) ΔH== - Q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4Q1+0.5Q2 B、4Q1+Q2+10Q3 C、4Q1+2Q2 D、4Q1+0.5Q2+9Q3
4.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H2 (g) + 1/2 O2(g) == H2O (l) (H=(285.8 kJ·mol(1
C3H8(g)+5O2(g) == 3 CO2(g) +4H2O (l) (H=(2220.0 kJ·mol(1
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合气体中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是( )
A、1:3 B、3:1 C、1:4 D、5:13
5. 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3A(气)+B(气) ==2C(气)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10秒钟后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为( )
A. 2.8mol B. 1.6mol C. 3.2mol D. 3.6mol
6. 对反应4A+5B = 4C+6D,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所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 )
A. v (A)=0.40mol?L-1?s-1 B. v (B)=0.48mol?L-1?s-1
C. v (C)=0.36mol?L-1?s-1 D. v (D)=0.55mol?L-1?s-1
7.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1kJ,又知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 CuSO4(s)+5H2O(l) △H=+Q2 kJ·mol(1则Q1、Q2的关系为 ( )
A. Q1Q2 C. Q1=Q2 D. 无法确定
8、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kJ·mol—1、P—O bkJ·mol—1、P=O ckJ·mol—1、O=O dkJ·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
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
C.(4c+12b-4a-5d)kJ·mol—1 D.(4a+5d-4c-12b)kJ·mol—1
9.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10.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如右图所示,
则图像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
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C.X、Y、Z、W皆非气体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11.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氢气的总体积(V)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12.可逆反应2A+B2C(g) △H<0,随温度变化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和B可能都是固体
B.A和B一定都是气体
C.A和B可能都是液体
D.若B为固体,则A一定是气体
13.某可逆反应L(s) + G(g) 3R(g) ΔH>0,右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上述反应的影响。试判断图中Y轴可以表示( )
A.平衡混合气中R的质量分数
B.达到平衡时G的转化率
C.平衡混合气中G的质量分数
D.达到平衡时L的转化率
14.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图中曲线表示反应2NO(g)+ O2(g) 2NO2(g) △H>0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图上标有A、B、C、D、E点,其中表示未达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
A.A或E B.B点
C.C点 D.D点
15.碳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碳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碳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焓判据不能自发分解
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16.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17.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 2NO(g) + O2(g);△H>0,达到平衡。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
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的转化率
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
18.在一定温度下将CO和水蒸气各1mol放在密闭容器中反应:CO+H2OCO2+H2,达平衡后测得CO2为0.6 mol。再通入4mol水蒸气,达到新的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 )
A.0.6mol B.1mol C.>1mol D.0.6mol<n(CO2)<1mol
19.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的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状态。在该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中SO2的转化率应( )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20.对于mA(s)+nB(g)pC(g);Δ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B的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m+n<p
B.n>p
C.x点的状态是v正>v逆
D.y点比x点的反应速率慢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 题,总分40 分 )
2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AB+C达到平衡。
(1)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逆反应是_________热反应。
(2)若增加或减少B时,平衡不移动,则B是_________态。
(3)若A、B、C均为气态,在温度和容积一定的条件下增大B的浓度,则A与C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增大A的浓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
22.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CO(g) Fe(s)+CO2(g)ΔH>0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CO2)/c(CO),已知1100℃时K=0.263,且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不随浓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________________,平衡常数K值______________(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 mol·L-1,c(CO)=0.1 mol·L-1,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______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3.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 △H<0, 填写改变的条件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t1时, ,
平衡向 移动。
t2时, ,
平衡向 移动。
t3时, ,
平衡向 移动。
t4时, ,
平衡 移动。
24、某温度下反应N2O4(g) 2NO2(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1)如果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则平衡向 方向移动。NO2的百分含量将 (增大或减小)。
(2)如果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则平衡向 方向移动。NO2的百分含量将 (增大或减小)。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模块检测
高二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D
C
D
B
C
A
A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A
D
C
C
A
A
A
D
B
C
二、非选择题
21、(1)放 (2)固或液 (3)增大 不变
22、(1) 增大 增大
(2) 否 大于
23、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正向
降低温度 正向
增大压强 正向
使用催化剂 不
24、正反应 减小 逆反应 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