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绿色植物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对生物圈的作用
考点1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2012·安徽巢湖)夏季,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的是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A、B、C三种作用
1、D 绿色植物每时每刻都进行呼吸作用,在光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夏季炎热,植物还进行蒸腾作用向外散失水分,降低体温。
2.(2012?德阳)在植物体内水能往高处流,其原因是( )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
C.蒸腾作用的结果 D.光合和呼吸共同作用的结果
2. C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外散失大量的水分,形成一种向上的拉力,使水分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渗透,水分就能由低处往高处流了。
3.(2012?山东聊城)某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干湿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你认为他研究的是( )
A.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 B.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C.空气湿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D.水分对植物种类的影响
3. B 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不同是由植物的蒸腾作用造成的,不同地点的植物茂盛程度不同,蒸腾作用不同,所以,不同地点的湿度不同。
4.(2012?泸州)泸州市叙永县水尾镇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画稿溪,桫椤成片生长,古木遮天蔽日。这里不仅空气清新,氧含量高,而且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多。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4. C 自然风景保护区内植被茂盛,植物光合作用旺盛,使空气清新,氧含量高,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旺盛,造成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多。
5.(2012?山东东营)图示可以简洁、直观的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右图是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
B.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
C.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
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5.D 绿色植物在晚上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进行呼吸作用,也能进行蒸腾作用。
11.(2012?山东滨州)图4是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是叶肉细胞的_________中进行的。若此图表示植物在适宜光照下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则②代表_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植物在暗处时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②代表_________,可以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__。
(3)在蒸腾作用过程中,②代表的物质通过叶表皮的_________ 扩散到外界空气中,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的_________ 从根向上运输。
(4)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可以判定叶所属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
11.答案:(1)叶绿体、氧气(2)二氧化碳、变浑浊(3)气孔、水分和无机盐 (4)器官
解析:(1)光合作用在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②代表氧气。(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②代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植物通过叶片中的气孔进行蒸腾作用向外界散失大量的水分,蒸腾作用可以形成向上的拉力,促进植物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4)叶片由起保护作用的表皮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和运输物质的叶脉组成,属于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
12.(2012·山东潍坊)以下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对学校植物因内各种植物的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帮助他们作出合理的解释。
(l)由于茎内_ 的活动,使得园内杨树的茎会逐年增粗,该结构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 。
(2)植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源于植物的 。
(3)请说出植物园内“银杳果”与“杏果实”的区别: 。
(4)请用反应式表示出收获的萝卜、黄瓜放置久了出现“空心”现象的原因: 。
(5)通过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
12.答案: (1)形成层 组织 (2)光合作用 (3)银杏果(银杏种子)的外面无果皮包被,而杏子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表述合理即可得分) (4)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5)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的表面积有关,表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表面积越小,蒸腾作用越弱。(表述合理即可得分)
解析:(1)杨树的茎会逐年增粗,是因为木本植物茎中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的细胞形成韧皮部,向内分裂的细胞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形成层属于分生组织。(2)植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3)银杏是裸子植物,种子没有果皮包被,杏树是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4)收获的萝卜、黄瓜放置久了出现“空心”现象,是因为呼吸作用分解了大量的有机物造成的,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是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5)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表面积越大,蒸腾作用就越强,散失的水分就越多。
考点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2012·山东济宁)高姐的烤地瓜软香甜、口感好、易消化,且营养丰富,很受市民的欢迎,可你知道地瓜中的淀粉来自( )
A.根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
C.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根部的
D.根细胞合成后并进一步转化而成
1.C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而叶绿体主要包含在叶肉细胞中。故选C项。
2、(2012·广东东莞)萝卜的根地上部分绿色,地下部分白色。由此可推测,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的是
A.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2、A 地上和地下的主要区别为光照的有无,所以,推测光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
3.(2012·江苏盐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紧密相关,若下图中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
A.Ⅰ是光合作用,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
B.Ⅰ是光合作用,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
C.Ⅰ是呼吸作用,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
D.Ⅰ是呼吸作用,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
3、D 植物光合作用吸水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答案为D。
4.(2012?山东滨州)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
B.叶片的遮光部分与暴露部分可以形成对照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
D.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4. D 叶片的遮光部分由于没有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不能使碘液变蓝色。
5.(2012?山东东营)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右图),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5. B 叶片没有遮光的地方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遇到碘后变成蓝色;叶片的遮光部分由于没有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不能使碘液变蓝色,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了光合作用需要光,制造的产物是淀粉。
11. (2012?山东菏泽)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玻璃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只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清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要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应该怎样没置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要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应将实验装置置于_______环境中,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3)在实验过程中,钟罩内壁会出现水珠,这是叶片进行______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自下而上运输来的。
11、答案:(1)设计如图一样的装置,只将小烧杯中液体换成清水 (2)黑暗 光合 (3)蒸腾 导管
解析:(1)对照实验的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中的单一变量是二氧化碳的有无,除此之外,其它量要都相同,所以应按照答案设计。(2)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所以,要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需要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3)植物会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行蒸腾作用向外散失水分,这些水分是植物的根吸收后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运到叶片的。
12.(2012·湖北黄冈)右图是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1、3 属于植物的______组织。
(2)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主要由图中______ (填图中序号)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该生理过程所需的原料C02主要通过图中的______(填图中序号)进入叶片。
(3)北方地区早春播种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________。
(4)在农业生产上,既要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又要避免叶片互相遮挡,影响光合作用,因此栽培作物时应该______。
12.答案:(1)保护(2)2 5 (3)适宜的温度(4)合理密植
解析:(1)图中1~5分别是上表皮、叶肉、下表皮、叶脉和气孔,其中上下表皮其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2)图中组成叶肉细胞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都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中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细胞,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从气孔进入植物体内。(3)地膜覆盖可以保温,提高土壤的温度,为植物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4)合理密植可以使植物充分接受到光照,同时又充分利用了土地面积。
13.(2012·重庆涪陵)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A、B、C、D表示物质,1、2、3、4、5表示结构;乙是甲的部分结构的放大。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标号所代表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
[A] ,[1] 。
(2)甲图若表示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C]氧气外,还有[ ] 。
.答案:(1)[A]二氧化碳 [1] 叶脉 (2)[D]有机物(淀粉)
解析:(1)图甲中,在光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所以A为二氧化碳;图乙中1-5分别是叶脉、上表皮、叶肉、下表皮和气孔。(2)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和有机物——淀粉。
考点3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2012·广东东莞)下图所示的瓶子内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24小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瓶中,蜡烛熄灭,其原因是
A.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B.种子进行蒸腾作用,放出了大量的水蒸气
C.种子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D.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
1、A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导致蜡烛缺氧而熄灭。
2.(2012·重庆涪陵)潮湿的谷堆会发热,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在进行: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运输作用
2、B 潮湿的谷堆中种子容易吸水,呼吸作用旺盛,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谷堆发热。
3.(2012·广州)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D 植物呼吸作用是细胞中的线粒体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2012?德阳)右图实验装置瓶中是萌发的种子,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燃烧的蜡烛放在瓶中会熄灭,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B.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C.种子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能量太少
D.种子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出大量水分
4. A 略
5.(2012?山东泰安)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以下哪一项条件是必需的( )
A.把植物完全浸没在水中 B.在黑暗无光条件下实验
C.用具有根茎叶的植物 D.将植物先暗处理2小时
5. B 在黑暗无光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会向外释放二氧化碳,而在光下,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会被光合作用吸收,没有二氧化碳释放出来,无法检测。
11.(2012·浙江杭州)我们可以利用如图一所示装置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适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当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黑暗时,甲处测到的 、 等。
(3)装置内,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CO2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CO2量的关系如图二,说明在ab段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
(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如图三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可有人于黑暗环境中重复他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植物和动物同样会使空气变污浊。根据他们的实验和学过的知识,你得出的结论是 。
11、答案:(1)大于 (2)植物呼吸作用 土壤中微生物呼吸作用(3)增强(4)植物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
解析: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生物实验分析。乙处气体成分与空气相同,甲处气体中CO2浓度降低,是因为被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黑暗处,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向外释放CO2,土壤中的微生物也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CO2。。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强,吸收的CO2增多,从甲处散失到外界的气体就减少。如果植物在黑暗处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则植物就能净化空气,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使空气变污浊。
12.(2012·湖南湘潭)右图为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示意
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气体a、b是通过叶表皮的 进出的。
(2)若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则此图
可表示植物体的 过程。
(3)若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则此图
可表示植物体的 过程,此过程是在细胞
内的 中进行的。
(4)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
力主要来自 作用。
12.答案:(1)气孔 (2)光合作用 (3)呼吸作用 线粒体 (4)蒸腾
解析:叶表皮上的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是在细胞的线粒体内完成的。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考点4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2012·广东东莞)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氮气
1、A 在夜间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所以,根据曲线变化可以推测,该气体为氧气。
2.(2012?山东济宁)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说:它(绿色植物)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天神),它所获取的光和热,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生辉,你认为对这段话最准确的诠释是( )
A.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绿色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能进行吸收作用 D.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D 绿色植物位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012·广东东莞)下列措施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无关的是
A.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接受光照
B.增加光照强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C.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大棚作物施农家肥,增加原料二氧化碳
3、C 降低夜间温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主要与呼吸作用有关。
7.(2012·福州)下图是“生物圈碳——氧平衡”示意图,分析回答:
(1)推测图中A、B所代表的生理活动:A是__________作用,B是__________作用。
(2)A、B两个过程中,能够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3)以下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碳一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B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
C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4)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方面人类可以做什么?
答案:(1)光合 呼吸 (2)A (3)B (4)植树造林等
解析: A所表示的生理活动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B所示的生理活动中,动植物吸收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应为呼吸作用。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状态,而不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因为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会吸收大量的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人类应该大量植树造林来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8.(2012·湖南株洲)叶片之所以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因为它有一系列的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相适应。下列图1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光照充足时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内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来源或去路。据图回答:
(1)图1中的①所示结构的名称是 ,内有运输 的导管。
(2)进入叶绿体内的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请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3)图2中箭头⑧所示的气体是 。黑暗条件下,图2中哪些箭头表示的生理活动不存在或大大减弱? (填序号)。
(4)当今,人类活动致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气温不断上升,这就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哪些活动所致? 。据图2分析可知,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答案:(1)叶脉 水分和无机盐(2)(2分,“储存着能量”没写不扣分)
(3)二氧化碳 ⑤⑦⑧⑨ (4)大量使用燃料、乱砍滥伐(合理即可,答对一项即可得分) 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等不给分)
解析:叶片的叶脉中有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输送有机物的筛管。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可以供给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植物不会吸收二氧化碳(⑤⑧),叶绿体也不会释放出氧气(⑦⑨)。人们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乱砍滥伐又造成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也使得二氧化碳大量存在,综合以上因素,只有大量植树造林,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才能缓解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