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19 07:3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教科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 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建设房屋的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订标书时的竞标要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设计塔台模型时,我们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使我们的设计更形象。
4.在测试塔台承重能力时,所使用的测重物必须保持____________,所放的位置也尽量____________;测试抗风能力时电扇的风力等级保持____________,说明测试方法、工具、标准都应该统一,才能保证测试的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30 分)
1.住房结构中不包括( )。
A.住房内的家具 B.承重结构 C.房屋的户型 D.住房的框架
2.关于工程建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程设计之前要先实地考察,了解工程的限制条件
B.工程实施之前要进行设计,画出设计方案
C.工程实施前一般要先建立模型进行测试
D.模型测试后无论结果如何都可以开始施工了
3.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是( )。
A.选址 B.设计 C.模型测试 D.实施建设
4.下列框架结构中,最稳定的结构是( )。
A.三角形结构 B.正方形结构 C.菱形结构 D.六边形结构
5.某小组在设计塔台模型时,选择塔台的主体形状是梯形,为了用两根杆子加固塔台,下列方法最不合适的是( )。
B. C. D.
6.测试塔台模型时,可以不用测试的是( )。
A.抗风能力 B.承重能力 C.材料成本 D.占地面积
7.如图的埃菲尔铁塔,它非常稳固的原因有( )。
A.结构上采用了许多的三角形
B.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C.框架结构抗风性能非常好
D.以上三项都是
8.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第一小组以书本来测试,第二小组用文具盒来测试
B.测试时尽量将书本放在塔台顶上中间的位置上
C.每组测试一次就可以了
D.测试的结果不理想直接丢弃作品,重新制作
9.如图所示,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是在( )。
A.测试塔台的承重能力
B.测试塔台的抗震能力
C.测试塔台的抗风能力
D.测试塔台的高度
10.在实施一项工程的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对于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就先放着,以后再说
B.工程选址很重要,房屋可以选在垃圾填埋场上方,不浪费空地
C.设计环节中要听取多方意见,综合考虑
D.实施建设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改设计方案
11.如图所示的不倒翁人可以倾斜而不倒的主要原因是( )。
A.底部非常重,利用了上轻下重的原理,立得很稳
B.下部非常大,利用了上小下大的原理
C.地面有特殊材料吸附
D.站在上面的人技术非常好
12.某小组在建设塔台时,发现塔台有点倾斜,他们应该( )。
A.仔细寻找倾斜原因,再针对性地改进 B.直接把每个立柱都剪掉一部分
C.在底座下垫点纸片 D.重新搭建一座新的塔台
13.同学们在课堂上讨论我国的一些大型工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认为港珠澳大桥的工程实施给我国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B.小芳认为天眼工程选址在贵州的洼地里不太合适,应该在平地上更容易建设
C.小红认为太空站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在太空中的真空、高温等限制因素
D.小亮认为鸟巢工程的建设利用框架结构是非常重要的选择
14.为了使自己的塔台抗震能力更好,小霞在塔台的下方加入了一些滚珠,这样做可以使塔台( )。
A.耐震 B.制震 C.免震 D.没什么抗震效果
15.学完这个单元后,我知道了工程和技术的关系是( )。
A.工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越大的工程技术含量越高
B.技术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地进步
C.工程和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D.以上三种说法均正确
三、画图题。(6分)
请圈出下图高压线塔中应用的三角形(圈出3个,同类型的只圈1个即可)
四、综合应用题。(38分)
1.下表是三个小组对各自的塔台模型测试后的结果,请据此回答问题。(14分)
设计方案 塔
高 顶端
承重 抗风
能力 抗震
能力 成本
统计 分工
合作 美

甲组 5分 62cm 3本书 小风 5分 9.6元 5分 4分
乙组 5分 61cm 6本书 大风 4分 7.8元 5分 5分
丙组 4分 55cm 7本书 大风 5分 8.8元 4分 3分
(1)对于甲组来说主要不足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还可以再加强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的____________虽然是三组中最好的,但是____________没有达到要求,必须改进。
(4)综合分析三个组的情况,相对来说____________组是最理想的设计。
2.学校课外实践小组在学习完本单元后,各自在家中自己实践搭建了一座萝卜塔。(8分)
材料:萝卜一根、小刀、牙签若干。
要求:萝卜塔能稳定站立,高度越高越好,塔型美观。
如下图是某些小组的作品:

图1 图2 图3
(1)搭建萝卜塔是一项简单的____________,在实施之前必须要先进行____________,充分考虑搭建时会遇到的挑战和限制,再克服这些限制。(2分)
(2)图l小组的萝卜塔的底部4块萝卜特别大,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图2小组的每层都只用了3块萝卜,形成了____________,可以使结构更加____________。
(4)图3小组的萝卜塔,从整体上看,这座塔上____________下____________,上轻下重,中间还采用了许多的____________结构,能使塔既美观又更牢固。
(5)完成后,我们要对这些萝卜塔进行_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图____________的萝卜塔是最好的作品。
3.从古至今,我国有过许多了不起的工程,以桥梁为例,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桥梁,请对比赵州桥和港珠澳大桥,回答问题。(6分)
赵州桥和港珠澳大桥比较
建造时间 公元595- 605年 2009年12月一2017年7月
建造地点 河北省赵县 广东省伶仃洋区域
工程周期 11年 9年
主要使用器具 石铲、石镰、杆件、砂石、糯米汁等 压浆机、压花机 搅拌机、干预机、耙吸挖泥机器、巨型钢圆筒等
桥身长度 64.4米 55千米
工程难度 ★★★ ★★★★★
(1)赵州桥的桥长只有64.4米,却用时11年,而港珠澳大桥桥长55千米,相差1000倍,却只用了9年,这主要受到____________方面因素的影响,这点也可以从表格中主要使用器具看出。(2 分)
(2)从两座桥的工程对比可以得出,____________支持了____________的实施,而____________又推动了____________的发展。(4 分)
参考答案
一、
选址 设计 建造 评估验收
项目安全性 项目成本
画图 文字 数字
相同 相同 相同 公平性
二、
A
D
B
A
C
D
D
B
C
C
A
A
B
C
D
三、
示例:
四、
1. (1)承重能力小 抗风能力弱 成本高
(2)抗震能力 (3)承重能力 塔高 (4)乙
2. (1)工程 设计 (2)上轻下重,立得更稳 (3)三角形 稳定 (4)小 大 三角形 (5)评估 3
3. (1)技术 (2)技术 工程 工程 技术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