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9 11:37:09

文档简介

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D C B C B C A D D B C A
第Ⅱ卷
本卷共3题,共55分。
16.(20分)
(1)特点: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细化配套管理制度;严管干部;重点突出财经制度管理。(4分)
意义:建立从严治党的制度机制;有利于巩固边区政权,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我党积累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6分)
(2)历程: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4分)
特点: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2分)
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7.(20分)
(1)思想: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经济。(2分)
原因:基本建立社会义经济体系;在探索中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出现较大失误;中国经济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已经启动,急需资金和技术。(4分)
(2)意义: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维护全球自由贸易或推动贸易自由化;用实际行动支持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6分)
(3)变化:居委会职能扩大;社区管理模式出现。(4分)
意义:保障政令畅通,推进城市基层民主的发展;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稳定社会秩序。(4分)
18.(15分)
时间轴:(5分)
分值 评分标准
4-5分 时间轴制作规范,至少五个准确史事,并且对应时间准确
1-3分 能写出两至三个准确史事,并在时间轴上呈现
0分 空白;答错位置;只有史事没画时间轴
史事叙述:(10分)
分值 评分标准
9-10分 史事叙述完整(三个方面),表达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5-8分 史事叙述基本完整(三个方面),表达基本条理清晰
1-4分 能够准确摘抄材料并补充部分内容
0分 空白;答错位置;字迹潦草看不清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举行,会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两个政治纲领
A.有着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标 B.后者继承并发展前者
C.代表中国历史不同发展阶段 D.都主张消灭私有财产
2.1926年江西水灾发生后,江西党组织这样向农民解释水灾原因:“军阀年年向人民诈重税专以饱自己私囊,延长战争,丝毫不顾及农民的利益——不疏通河道,以利水源;不培植森林,以节雨量;不赔补堤防,以防溃决”;军阀根本不顾民众死活,却只知道“为帝国主义利益与自己地盘而战”。这种解释逻辑主要是为了
A.声讨帝国主义侵略及军阀腐败统治 B.唤醒民众参加反帝反封建革命
C.打破农民“天灾祸人”的传统观念 D.反思社会治理失效的深层原因
3.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次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下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4.根据下表可知,当时
1931~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 单位:吨
年份 铁砂产量 铁砂及生铁输出量 钢铁消费量 钢铁输入量
1931 1 840 279 831 652 804 000 557 625
1932 1 839 212 758 441 404 000 430 655
1933 1 903 466 992 521 694 000 525 673
1934 2 135 031 864 107 770 000 617 726
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
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 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
5.1937年10月,美国《时代》周刊在海外视角栏目中,首次介绍了延安八路军抗战情况,将中国共产党介绍为“真正牵动人心的X因素”。此后,关于共产党的零散报道陆续出现在《时代》周刊上。这反映了
A.美国转向援助陕甘宁边区 B.正面战场已经完全失去价值
C.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增强 D.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6.1940年,据《日本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记载“这次奇袭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相当的时日和巨额经费才能恢复。”此后日本华北方面军决定,“以治安为第一基调,一切施策均集中于剿灭中共势力。”此战之后
A.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敌后战场逐渐成全国抗战主战场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迅速建立 D.中国成为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7.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提出,“由农村转变到城市,由游击战转变到正规战,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这些都是民主革命阶段中因形势变化而产生的。不能设想我们党永远没有大城市,没有工业,不掌握经济,没有正规军队,还能存在下去。所以,我们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这一论述
A.推动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B.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理论基础
C.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D.顺应了中国人民和平建国的愿望
8.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土地政策。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927年《井冈山土地法》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三种方法分配之:分配给农民个别耕种;分配给农民共同耕种;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
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A.以实现土地公有制为主要目的 B.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
C.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目标 D.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9.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
10.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
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这就是著名的“四面八方”政策。这一政策
A.为稳定社会秩序提供了政策和物质保障 B.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C.保证了祖国统一和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 D.为发扬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奠基
11.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
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搞好国内市场商品流通
C.应该放弃“一边倒”政策 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12.下表所示为1956~1976年天津市收音机产量、零售量,综合分析可知,造成下表所
示现象的原因是
年份 1956 1957 1965 1973 1974 1975 1976
产量(万台) 3.22 6.57 6.64 43.00 61.50 74.70 76.45
零售量(万台) 1.0 2.0 4.0 9.0 9.6 16.4 13.6
A.产量的逐年上升 B.市场需求的萎缩
C.生产技术的进步 D.计划经济的影响
13.1963~1965年, 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
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
C.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D.建设“四个现代化”目标提出
14.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
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 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 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15.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
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 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 D.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核心作用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 3 题,共 55 分。
16.(20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主法治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当时的延安,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宪法性文件,以及颁布刑事、民事、廉政、司法等具体法律条例。建立干部管理制度,实行了干部的培养制度、教育制度、考核制度、报告制度、交代制度、任用制度、学习制度、奖惩制度等,做到了严管干部。实行统一财经制度,由于金融领域存在诸多制度漏洞,导致贪污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建立和完善了自收自支制度、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金库制度、公产制度、税收制度、地方财政管理制度、财务人员训练等财经制度,从而统一了财经,堵塞了漏洞,使得财政经济收支基本达到平衡。
——摘编自刘国成《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的实践及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在延安时期制度建设的主要特点及其重大意义。(10分)
材料二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2)根据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10分)
17.(20分)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分析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的原因。(6分)
材料二 海南在30多年里书写全国最大改革“试验田”的春天故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历史性战略决策。
——摘编自 2020年6月2日《人民日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支持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6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发生很大变化。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扩大了居委会职能,居委会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立各种工作委员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以及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式管理”成为城市管理新的模式。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颁布,标志着社区建设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方向。除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外,社区还出现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为代表的新兴组织。通过居民会议议事协商和民主听证等形式,社区各类主体都可以平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史》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及其意义。(8分)
18.(1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遇惨败,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由此爆发。五四运动后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随后,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推动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的紧要关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政府加强了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将材料中的重大史事按时间顺序填写在时间轴上,并从中任选一史事进行简要叙述。(要求:史事准确,叙述完整,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高三历史 第 2 页 共 3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