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2021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 B(B项,“海外游学项目并非孩子目前所需”错误,材料一是说“海外游学项目,绝大部分消费并非孩子目前所 需”。可见,原文说的是“海外游学项目,绝大部分消费”,而选项说是“海外游学项目”。)
2. D(D项,“旨在规范游学机构行业资质,提升我国游学市场质量”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依据,从材料三中的“对 小学、初中、高中及本科阶段的学生分别进行调研,勾勒出学生和家长眼中的最受欢迎的国际游学的模样”可 知,应该是立足于为当前我国学生和家长选择国际游学以及为游学机构选择项目时提供参考意见。)
3. B(A项,“因此不适合海外游学”错误,材料一说的是“对于年龄尚小的孩童来说,是否适合海外游学,值得商 榷”。C项,“在国外”扩大范围,材料三说的是“在一些国家,游学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行业规范和体 系”“在日本,游学是公共教育的一部分”。D项,“我国海外游学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错误,材料四 只是说“营地教育类的国际游学深受北、上、广、深等城市的青睐”。)
4.①家庭收入的增加;②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化;③家长间的跟风攀比;④游学机构的热炒。(每点1分)
5.问题:①游学机构资质参差不齐。②游学产品价格畸高,内容注水,游学质量堪忧。③海外游学市场行业门 槛低、缺乏标准。(每点1分)
措施:①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机构资质、服务规范、师资监管等作明确规定。②明确教育、工商和旅游 部门的职能范围。③建立游学评价指标体系并定期考核。(每点1分)
6. B(B项,"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错误,工友们多给理发师傅钱,表现了工友们的友爱 互助精神;理发师傅不要这些钱体现了他的自尊自爱自强。作者对此感到尊敬和温暖,而不是同情。)
7. C(C项,"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错误,主要是表现这一家人互相关心、和睦幸福,以及家境比较困难。)
8.①捡钱之前,吹着口哨,悠闲无聊;②捡钱时,装模作样,兴奋紧张;③捡钱后,对话心不在焉,内心慌乱;④了 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决定放钱,内心悔悟。(每点1分)
9.①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②指理发师傅的言行让小伙子如沐春风,幡然醒 悟,改正错误。③理发师傅对小伙子的包容、爱护,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④故事蕴含 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10. D(原文标点为: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 邀之。渊明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11. A(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
12.B(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束带见之,他感叹“不为五斗米折腰”。)
13. (1)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如此糟践自己呢?(“文明”“奈何”“苦”各1分,句意1分)
(2)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两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把钱全部送给酒肆,以便一来就能喝酒。(“去”“与” “就”各1分,句意1分)
14.①主观原因:陶渊明天性率真,清高自负,不慕名利,对应酬檀道济没有兴趣。②现实原因:官场不像檀道济 说的那样开明。(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陶渊明,字元亮,也有人说他叫陶潜,字渊明。他是浔阳柴桑人。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 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率真自得。曾经写《五柳先生传》来自娱自乐,当时的人称这篇文章为实 录。父母年迈,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 簿,他没有接受。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已经卧床挨饿好几天 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 开。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弹琴唱歌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 调任他为彭泽县令。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对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 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吟咏了一篇《归去来兮辞》。江州 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中途栗 里(地名)邀请他。陶渊明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儿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抵触的情绪。 起初颜延之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浔阳,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 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他。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两万钱给陶渊明,陶渊 明把钱全部送给酒肆,以便一来就能喝酒。他曾经于九月九日在房子边上的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 把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 到酣畅的时候,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他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 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竟达到这种地步。郡将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 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 明志趣相同。元嘉四年去世,时年六十三岁。谥号叫作“靖节先生”。
15. D(D项,“知道弟弟已长大成人”错误,“汝为人”的意思是“经历战乱,你尚存活于人间”。)
16.尾联想象(2分)兄弟久别重逢,慢慢商量归家事宜的情景,(1分)表达了诗人想早日见到弟弟的急迫心情, (1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1分)以及思归不得的无奈。(1分)
17.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18. C(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步调一致:比喻行动和谐一致。这里修饰“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应选 “步调一致”。百孔千疮:原形容到处都是漏洞和创口,后也比喻局势败坏或破坏严重;也比喻弱点、毛病很 多。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这里形容马克思一 家日子过得很窘迫,应选“捉襟见肘”。毫不犹豫:形容人在处理事情上非常果断,没有片刻迟疑。不假思 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这里形容恩格斯非常果断地给马克思寄钱,应选“毫不犹豫”。倾囊相 助:把衣袋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帮助别人。倾囊相授:把所有的技能、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这里指“把家里 所有的钱全部寄给了恩格斯”,应选“倾囊相助”。)
19. D(前文有“恩格斯是真仗义”,因此应用“恩格斯这么仗义”与前文照应,排除B、C两项;将“遇到恩格斯落难 的时候”放在前面,起到强调的作用,“马克思”放到“同样拔刀相助”前面,强调了马克思的做法,效果更好,
排除A项。)
20. A(“面对恩格斯的慷慨解囊,使马克思也经常陷入一种深深的内疚和负罪感中”存在三处语病,一是“面 对……使……”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可删掉“使”;二是“面对恩格斯的慷慨解囊”不合逻辑,应为“面对慷慨解囊的恩格斯”;三是“负罪感和内疚”语序不当,应为“内疚和负罪感”。故选A项。)
21.①这个毒株有一些新的特点 ②在传播力方面 ③病毒的传播速度在加快(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2.“德尔塔”是新冠病毒变异毒株(2分),它最早发现于印度,(1分)现在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1分) 并且继续变异和进化。(1分)
23.【审题】本题是多材料组合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带有明显的任务驱动,且多角度多观点融合。故写 此类作文,一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三要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 观点;四要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
本题给了写作提示“对于读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看法,那么,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理解”,故考生 要先理解五个句子蕴含的观点,在写作时分析评论他人的观点,并结合前人的诗句谈自己对读书的看法和 理解。第①句重点在于人在不同时期读书的收获不同,年龄越大,经历越多,读书的收获越丰富。第②句讲 的是读书的方法,不能死读书,死钻牛角尖,不能局限在书中。第③句重点在于读书的广博特点,不能拘于 一书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要有眼光。第④句讲读书的作用,读书可以提升个人写作的水平和对事物的认知 能力。第⑤句说读书的方法,要专心,要做到心、眼、口三方面结合。
【参考立意】①读书,要有广度、厚度。②活学广用,方为上“读”。③字斟句酌,遍览群书。④用一生的时光, 与书为伴。⑤细读字里行间处,嗅得书香满庭芳。长寿区2021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语文 2022.1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由四个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
材料一:
暑期将至,一些家长开始为孩子安排暑假游学项目。所谓“游学”,是一种将学习和旅行相 结合的学习交流方式。不少家长会为孩子选择国内或国际游学项目,丰富孩子的暑假生活。近些年,游学日趋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纷纷加入游学队伍。
据估算,2017年中国海外游学人数约80万人次,市场规模达到130亿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而且,通过海外游学接触海外教育的人群已由原先以出国留学为 主的高中毕业生或本科毕业生,快速扩展至中小学低年龄段学生群体。如果家里经济条件比较 好,让孩子报名去游学无可厚非,但游学越来越低龄化,小学生甚至学龄前儿童也去游学。对于 年龄尚小的孩童来说,是否适合海外游学,值得商榷。
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967名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学生的家长进行调查显示, 53.4%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过早出国游学会因自理能力差,不能照顾好自己;52. 0%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小,去游学容易出现安全问题;29.1%的受访家长认为孩子过早出国游学,会导致孩 子之间相互攀比。
海外游学项目,绝大部分消费并非孩子目前所需,也非学校要求,而是有关机构的热炒。海外游学现在似乎变成了 “刚需”,甚至有家长认为不让孩子去游学,对不起孩子,也丢面子。其实,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并非“海外游学”一条路。家长应理性消费, 量力而行,仅抱有“别人去了,我们也得去”的想法,很容易变成“到此一游
(摘编自潘铎印《“海外游学”要量力而行》)
(摘编自《〈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图解》)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以及70后、80后家长针对子女教育观念的变化,游学市场 增速明显。但游学机构资质参差不齐,一些旅游平台与教育机构推出的游学产品有“游''无 “学”,价格畸高,内容注水,加之家长之间盲目攀比,游学市场一片热闹的背后,质量令人担忧。
目前,海外游学市场行业门槛低、缺乏标准,大量机构涌入使整个行业呈现出“野蛮生长”的态势。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普通海外旅游产品毛利率一般在5%至10%左右,而海外游学产 品则可以超过30%,高额利润空间对从业者产生了巨大吸引力。据了解,在一些国家,游学领 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行业规范和体系。在美国,正规夏令营任教的老师需要先参加相关培 训和考试再持证上岗。在日本,游学是公共教育的一部分,全国修学旅行研究协会等机构会提供大量专业游学方案和服务。相比之下,我国游学机构、从业师资的资质审查和游学内容等则 基本处于监管盲区。我国可借鉴一些国家关于游学的专门条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机构资 质、服务规范、师资监管等作明确规定,重要的是要明确教育、工商和旅游部门的职能范围,建立 游学评价指标体系并定期考核,让游学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
(摘编自《贴“游学”标签旅游产品就能涨价,游学市场质量堪忧》)
材料四:
近日,启德教育在北京发布《启德学游年度调研报告》,报告以客户服务数据为基础,结合行业及合作机构数据,对小学、初中、高中及本科阶段的学生分别进行调研,勾勒出学生和家长眼 中的最受欢迎的国际游学的模样。数据显示,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国际游学目的地排在前四位 的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在国际游学时间和价格区间的偏好上,学生和家长选择最多的是2周左右的游学,而4万--6万为家长最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占比达到40.85%,这 说明家长更看重国际游学的性价比。
随着游学市场的蓬勃发展,各种游学产品令人眼花缭乱。但目前市场上的国际游学产品不外乎游学类、营地教育类、插班类、背景提升类四大类型,调研结果显示,背景提升类的项目最受欢迎,而营地教育类的国际游学深受北、上、广、深等城市的青睐。在选择游学时,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与高中、 本科阶段的学生优先考虑的因素各不相同。游学对于留学申请的帮助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最先 考虑的因素,其次为学习和游玩的搭配比例;对于高中和本科学生而言,他们更关注学习部分的课程
2277C 安排。这体现出身处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对游学有着不同的需求与期待。此外,家长在为孩子选择 国际游学时看重的服务也不尽相同。高中和本科学生的家长,更看重与留学申请相关的服务,而小学 和初中学生的家长,则更关注游学过程中对孩子的陪护照顾。
(摘编自郝孟佳、兰美娜《最受欢迎的国际游学什么模样一大数据来“解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前不少家长会选择国内或国际游学项目来丰富孩子的暑假生活,我国游学市场将迎来飞速发展的机遇。
B.海外游学项目并非孩子目前所需,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家长可以选择其他途径来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C.材料二显示,在参加国际游学的收获中,有六成以上用户选择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这与国际游学用户选择最多的游学目的相吻合。
D.材料二显示,国际游学用户游学目的呈多元化状态,一半的人以进行国际学习文化交流为游学目的,目标较为明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外游学低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受访家长对海外游学低龄化的现象表现出了担心。
B.《启德学游年度调研报告》显示,美国是最受我国学生欢迎的国际游学目的地,背景提升类项目是当前最受欢迎的国际游学项目。
C.家长选择国际游学时更看重性价比,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家长选择国际游学时看重的服务也有所不同。
D.《启德学游年度调研报告》是针对国际游学市场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旨在规范游学机构行业资质,提升我国游学市场质量。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龄尚小的孩童自理能力差,出国游学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不适合海外游学。
B.海外游学产品的利润是普通海外旅游产品的数倍,所以吸引了大量的相关从业者。
C.在国外,游学属于公共教育的一部分,游学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行业规范和体系。
D.海外游学对家庭经济有一定要求,我国海外游学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
4.海外游学火爆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4分)
5.材料三揭示了我国游学市场存在的哪些问题?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使之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9题。
清风拂面
孙春平
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理发棚,简易得没法再简易。四根竹竿做桩,四片灰白布充墙。
小棚里有四个人,理发员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罩着白褂。他很健谈,手忙嘴不停,此时正跟理发的那位老者聊得欢。坐在靠边的凳上排队的便是我和另一位小伙子。棚子虽简陋, 可理发员却想得周到,竹竿上挂了几本新杂志。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婚姻与家庭》。我旁边 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
突然,口哨独奏戛然而止。我奇怪地从杂志上抬起眼睛,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可那鞋卡并没有松,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
那是一张50元的票子。棚子里好一阵没进别人,而我自己坐在这里没见地上有票子,况且站在棚子里不断活动的只有那理发员,显然,钱一定是他刚才掏东西时带出来的,而现在却进了别人的裤袋。
小伙子坐回座位,理发员回过头,淡淡地笑了笑,说:“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
“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
我该怎么办?要不要马上把他“揪”出来,还是躲得远一点?
“喂,你们二位,谁先来呀 ”老者已在对着挂在简易“墙”上的镜子“相面”了。理发员抖着围巾,转身问我们。
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他对我说。
走?便宜你!我一把拉住他:“喂,你有事就先理嘛,我不忙。”先稳住他,至于下一步,我还得好好想一想。
理发师傅笑着向我点点头,那有节奏的“嚓嚓”声很快伴着两个人的谈话又响起来:“要个啥发型啊 ”
“你看着来吧。”
理发师傅转身抓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小伙子,工作啦,还是念书呢 ”
“俺是临时工,正给热电厂挖地沟呢。”
“甭愁,临时工也照样能有出息。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当年诸葛亮未出 隆中时,其实也是个待业青年,一直待到二十七岁,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汉朝还有个韩信, 当待业青年时,受辱胯下都不在乎,后来为汉高祖打天下立下了大功。人就怕没个志气,对不?”
我惊羡理发师傅的博识和引经据典的能力,无心再看书,便也加入了谈话「师傅,您没少读书呢。”
“倒是爱翻翻,下乡那几年,几本闲书都让我翻零碎了。唉,没赶上好时候,等熬回了城,都快三十了。”
“回城没分配工作呀?”
“分了,在纺织厂,干保全。在厂里的时候,一车间男工女工的头发,差不多都归我保全这几年,厂里放长假,咱总得找个挣饭吃的营生吧,就把业余变成专业啦。可厂里那些工友们还常大老远地跑来找我,剪完头10元、20元的一扔就走人。我知道工友们的心意,可那钱咱能接吗?凡是到这儿来剪头的,不是蹬三轮的就是守摊儿的。大家还想着我,还记得我的这点手艺,咱就知足啦。”
说话间,棚门口跑进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怀里抱着饭盒,进门就喊:“爸,快吃饭吧。我妈说,面条一放就打团了。”
我翻腕看表,哟,快两点了,忙说:“师傅,您还是先吃饭吧。”
“不忙,不忙,这小伙子有急事呢。”
“我等等,中。”小伙子“表态”了。
“你们年轻人的时间金贵。”师傅手中的剪刀仍在''嚓嚓”地响,又对站在旁边的姑娘吩咐: “把饭盒先放凳子上,拿着扇子给这位大哥扇扇,你看他出了多少汗。”真的,小伙子怎么出了那么多的汗,顺着脸颊和脖颈儿往下流。天是热,可也没热到这个程度啊。
姑娘撅撅嘴,执拗地端着饭盒:“我妈今天腿又痛得厉害,强撑着做了饭就又躺回床上去了。 她说今儿午后要下雨,叫你早点收摊儿呢。”
“等你这位大哥剪完我就回去。”师傅又自言自语地说,“她妈在冷冻厂,那个厂也是活不起的样子了。本来开工资都难,偏又得了个风湿性关节炎,刮风下雨的,比天气预报都灵。”
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
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
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我急了,跳起来要追出去,可胳膊却被师傅紧紧地拖住了。
“师傅,不能让他跑了!”
“他忙哩。”
“您不知道……”
“我知道,知道。”师傅笑呵呵地拍拍我肩头,硬拉我坐下。
“他——”我要喊出来了。
师傅对我笑着摇摇手,然后抬起一只脚,指给我看。原来在他脚下,正踩着小伙子刚才捡去的那张50元的票子。
“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小理发棚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但理发师傅却在竹竿上挂了新杂志让顾客打发时间,可见他是个周到细致、为顾客着想的人。
B.理发师傅不愿意接受工友们理发时多给自己的钱,这不仅表现了理发师傅的自尊自爱,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
C. “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天气的变化没有给小理发棚带来凉爽,这暗示了理发棚里气氛沉闷。
D.小说围绕“捡钱”事件,以小理发棚为场景,通过对理发师傅、小伙子人物形象的塑造,含蓄地表现了理发师傅的善意和小伙子的转变。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动作描写细致传神,表现了小伙子的机警灵活。
B. “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暗示理发师傅已察觉到小伙子捡钱的动作,设置巧妙。
C.小说叙写理发师傅女儿送饭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也表现了理发师傅夫妻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丰富了作品内容。
D.小说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参与者、见证者,“我”的情绪波动让读者身临其境,使故事更富真实性。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伙子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9.小说题目“清风拂面”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 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对曰:“潜也何 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日:“聊欲弦歌以为 三径之资,可乎 ”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 明叹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江州刺史王弘欲 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邀之渊明既至欣然便共饮 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在潺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 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 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 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着之。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 里邀之/渊明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B.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邀之/渊明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C.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邀之/渊明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D.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邀之/渊明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十八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刺史后来演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C.辞,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故又称楚辞。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后人据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渊明才学非凡。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才,擅写文章,曾作《五柳先生传》自况,颇受时人肯定。
B.陶渊明清高不群。在卧病在床、挨饿的情况下,感叹自己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拒绝了檀道济让他出来做官的建议。
C.陶渊明率真自得。他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当喝酒喝到酣畅的时候,都弹拨一番寄托自己的心意。
D.陶渊明安贫乐道。尽管生活艰苦,陶渊明仍安守田园,诗酒自娱,他的妻子也能安于勤劳辛苦,夫妻志同道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4分)
(2)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4分)
14.结合文本,分析陶渊明不与檀道济交往的原因可能有哪些?(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 16题。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其一)①
杜甫
巫峡千山暗,终南②万里春。
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意答儿童③问,来经战伐新。
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
【注】①大历二年,杜甫居住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县)。是年,诗人之弟杜观由长安来到江陵,并将 到夔州。杜甫收到弟弟的书信,作诗多首,此是其一。②终南:终南山,这里代指长安。③儿童: 指诗人的儿子宗文、宗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标题中一“喜”字表现了诗人对弟弟将要到来的无比喜悦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B.首联前一句写巫峡重峦叠嶂的地理面貌,后一句写都城长安春光明媚,这两句色彩上一暗一明。
C.颔联前一句写诗人有病在身,知道弟弟要来,迫切希望见到弟弟,这一句不言喜而喜溢于言外。
D.颔联后一句写诗人收到弟弟的书信,知道弟弟已长大成人,表达了对弟弟的关切和得知弟弟讯息的喜悦。
16.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明线与暗线结合,直接将琵琶女与诗人身世命运联系起来的句子是
“ , ”。
⑵李商隐《锦瑟》中的“ , '两句,化用典故,借杜鹃表达悲切之意。
(3)《劝学》中用借助舆马而致千里,借助舟楫可渡江河的例子,引“ , ”的观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 20题。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事业上相互成就,在生活上也是相互关心, 。马克思在思想上是富有者,在生活中是贫困户。因为不被当局接受,马克思携带他的共产主义理想到处流亡。 燕妮虽说非常支持马克思,但到底是贵族小姐出身,持家能力弱,一家人日子过得 。
恩格斯是真仗义,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都给了马克思。有一年,马克思实在是揭不开锅了,他琢磨着让两个闺女找个地方打工去。恩格斯知道后, 地把钱给他寄过来。患难见真情。( )有一次,恩格斯逃亡到瑞士,出门急,连吃饭钱都没带。马克思知道这事儿的 时候正生着病,但他 ,把家里所有的钱全部寄给了恩格斯。
面对恩格斯的慷慨解囊,使马克思也经常陷入一种深深的内疚和负罪感中。因为他知道, 恩格斯同样具有从事研究的天才能力,只是为了马克思一家的生活,不得已去做那些他自己不 愿意做的经商工作。
18.依次填在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同心同德 百孔千疮 毫不犹豫 倾囊相助
B.步调一致 百孔千疮 不假思索 倾囊相授
C.步调一致 捉襟见肘 毫不犹豫 倾囊相助
D.同心同德 捉襟见肘 不假思索 倾囊相授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恩格斯这么仗义,马克思也不含糊。马克思在恩格斯落难的时候,也同样拔刀相助。
B.恩格斯这么不含糊,马克思也仗义。马克思在恩格斯落难的时候,也同样拔刀相助。
C.恩格斯这么不含糊,马克思也仗义。遇到恩格斯落难的时候,马克思同样拔刀相助。
D.恩格斯这么仗义,马克思也不含糊。遇到恩格斯落难的时候,马克思同样拔刀相助。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面对慷慨解囊的恩格斯,马克思也经常陷入一种深深的内疚和负罪感中。
B.面对慷慨解囊的恩格斯,使马克思也经常陷入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和内疚中。
C.面对恩格斯的慷慨解囊,马克思也经常陷入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和内疚中。
D.面对恩格斯的慷慨解囊,使马克思也经常陷入一种深深的内疚和负罪感中。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 22题。
“德尔塔”是最早发现于印度并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且继续变异和进化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6月-7月,“德尔塔”变异毒株如同猛虎下山一样肆掠而来,引发了广东以及江苏等地的疫情。 从此次相关的疫情来看,① 它对身体的适应力增强,传播速度比较快,病毒的载量比较高, 治疗时间比较长,也比较容易发展成重症。与以往的常规新冠病毒相比,② ,“德尔塔”变异毒株更强。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曾表示,“德尔塔”变异株病毒的传染性和传播能力显著增强, 特别是潜伏期或者传代间隔缩短,在短短的10天内就传了五六代, ③ 。
“德尔塔”毒株可能存在免疫逃逸,但疫苗仍有保护作用。在“德尔塔”引发的上一轮广东疫情中,钟南山院士曾表示,国产常用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有效,中国需要继续保持疫苗接种 “加速度”。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四个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张潮) ②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③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 才能酿出蜜来。(鲁迅)
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⑤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朱熹)
对于读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看法,那么,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理解?请在以上句子中任选三个,以“我看读书”为中心,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