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班级: 姓名:
一、单选题
1.对“谁曾接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一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合乎文意的一项是( )
A.这句话高度赞颂了鲁迅先生,说他是一位无所不通的“旷代的全智者”,表现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
B.鲁迅先生的这种眼光中包含着一位长者对青年人的批评,它使年轻人感到自己的不足,应该不断进取。
C.鲁迅先生的这种眼光在青年人看来是一种鞭策,它激励青年人永不满足,永不停步。
D.鲁迅先生的这种眼光是十分严厉的,它使青年人感到一种重压,感到局促不安。
2.结合语境,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这里是大自然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 “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喜爱的姿态。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直立的头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牛和掮着犁的人形出现,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
A.“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有了人类的活动,自然变得生动起来,突出了人类的伟大。
B.文段中运用“装扮”一词,将层层梯田拟人化,生动地表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
C.文段中“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高杆植物的高而多的特征,突出了自然的神奇。
D.文段中“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运用夸张,将月光下天蓝的程度、山顶的轮廓描绘出来,也为下文的“归耕剪影”做铺垫。
3.下面划线的词语或语素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 鉴赏:这里是鉴定和欣赏的意思
②深恶痛绝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③搭讪 搭讪:勉强地说话
④不以为然 然:这样、样子
⑤读了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了:完结、结束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②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朗 训斥 规距 抽屉
B.喉咙 厉害 催逼 抹杀
C.混浊 校样 藤椅 祥细
D.精致 镇静 糟殃 唠叨
5.下面词语或短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赴一个筵会(yán) 很规矩又顽皮(jǔ)
B.有点窘(jiǒng) 深恶痛绝(è)
C.稍微阖一阖眼(hé) 搭讪(shān)
D.校《海上述林》的校样(xiào) 在枕头上面睡着了(zháo)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 。 。 ,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家级文人学者。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7.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
B.指望对于学费有点补足,冬天来了,北平又冷,那家离学校又远,每月除了车子钱之外,若伤风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薪金十元要从西城跑到东城……
C.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D.“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二、填空题
8.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句子横线上。
①鲁迅先生的笑声是 (开朗 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②青年人写信,写得太 (草率 轻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9.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①校对 学校
②抹杀 抹布 转弯抹角
③深恶痛绝 罪大恶极 令人恶心
④揩桌子 楷书
10.整体感知: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琐事 鲁迅先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请用简洁文字补充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
日常琐事 神情姿态 与家人相处
总体印象
三、综合题
11.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他每逢星期天就带着新习作去聆听老师的点评。有一次,莫泊桑看到福楼拜桌上放着一叠文稿,翻开一看,只见每页上都只写了一行,其余九行是空白,莫泊桑不解地问:“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亲爱的,我早已养成这种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第一行,其他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莫泊桑听了,恍然大悟,于是立即告辞,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去了。
(1)莫泊桑听了福楼拜的一席话,“恍然大悟”到了什么?
(2)请你给这个小故事拟一个标题。
(3)请你根据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写出至少一句你所积累的古今名言或诗句。
四、现代文阅读
12.课外精选美文阅读。
活在人类的心里
在千万个悲伤的面孔和哀痛的心灵的围绕中,鲁迅先生安静地躺下了,一一正当黄昏朦脆地掩上大地,新月投着凄凄的光的时候。
我们听见了人类的有声或无声的欷歔(xī xū,有惊讶感叹之意),看见了有形和无形的眼泪。没有谁的死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哀伤;而同时,也没有谁活的时候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欢笑。
只有鲁迅先生。
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主牢着极大的喧闹。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他站往在讲桌边,用着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是严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表情的姿势,帮助着他的语言。
他叙述着极平常的中国小说史实,用极平常的语句,既不赞誉,也不贬毁。
然而,教室里却突然爆发笑声了。他的每句极平常的话几乎都须被迫地停顿下来,中断下来。每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套都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于是大家的眼前浮露任来了一盏光耀的明灯,灯光下映出了一条宽阔无边的大道……大家抬起头来,见到鲁迅先生苍白冷静的脸上始终不曾流露出过一丝的微笑。
他沉着地继续着他的工作,直至他不得不安静地休息的时候。
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
只有鲁迅先生。
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
(1)文章第一段破折号后面的语句传达出哪些方面的信息?
(2)第二段画横线句应如何理解?
(3)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填空回答问题。
①第四段对鲁迅先生的 和北大教室听课学子的反应进行了描写,这些描写既突出了鲁迅先生的 ,为中国的文学事业所做的贡献以及高质量的讲课水平,也写出了北大萃苹学子和作者对鲁迅先生的 之情。
②第五、六段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讲课声音及语调、语言进行了描写,突出了“ ”这一特点。作者这样写。意在用 的写法,表现鲁迅性格 ,思想敏锐深邃,话语平常却富于透彻的剖析力、幽默感及强大的感染力的特点,突出鲁迅所做的工作是对青年具有巨大的激励、引导作用的伟大工作。
13.课内阅读。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闰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 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
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背影是友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
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
人家一明亮亮的,照看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从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你能体会出鲁迅怎样的精神品质
(2)结尾一段的描写有什么含义
(3)作者强调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班级: 姓名:
一、单选题
1.对“谁曾接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一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合乎文意的一项是( )
A.这句话高度赞颂了鲁迅先生,说他是一位无所不通的“旷代的全智者”,表现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
B.鲁迅先生的这种眼光中包含着一位长者对青年人的批评,它使年轻人感到自己的不足,应该不断进取。
C.鲁迅先生的这种眼光在青年人看来是一种鞭策,它激励青年人永不满足,永不停步。
D.鲁迅先生的这种眼光是十分严厉的,它使青年人感到一种重压,感到局促不安。
【答案】D
【解析】理解句子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谁曾接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这句话高度赞颂了鲁迅先生,说他是一位无所不通的“旷代的全智者”,表现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鲁迅先生的这种眼光中包含着一位长者对青年人的批评,它使年轻人感到自己的不足,应该不断进取。A、B、C正确 D错误。
2.结合语境,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这里是大自然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 “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喜爱的姿态。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直立的头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牛和掮着犁的人形出现,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
A.“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有了人类的活动,自然变得生动起来,突出了人类的伟大。
B.文段中运用“装扮”一词,将层层梯田拟人化,生动地表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
C.文段中“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高杆植物的高而多的特征,突出了自然的神奇。
D.文段中“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运用夸张,将月光下天蓝的程度、山顶的轮廓描绘出来,也为下文的“归耕剪影”做铺垫。
【答案】C
【解析】比喻是静态形象上某一特征的相似,拟人是以人的行为情态来拟写自然物。C句是拟人,“等待”,不是人的形象,而是人的行为情态。
3.下面划线的词语或语素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 鉴赏:这里是鉴定和欣赏的意思
②深恶痛绝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③搭讪 搭讪:勉强地说话
④不以为然 然:这样、样子
⑤读了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了:完结、结束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②
【答案】D
【解析】①正确 ② 正确 ③ 搭讪:主动和陌生人交流。④然:是,对。⑤了:明白。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朗 训斥 规距 抽屉
B.喉咙 厉害 催逼 抹杀
C.混浊 校样 藤椅 祥细
D.精致 镇静 糟殃 唠叨
【答案】B
【解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A.距→矩。B正确 C.祥→详。D.糟→遭。
5.下面词语或短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赴一个筵会(yán) 很规矩又顽皮(jǔ)
B.有点窘(jiǒng) 深恶痛绝(è)
C.稍微阖一阖眼(hé) 搭讪(shān)
D.校《海上述林》的校样(xiào) 在枕头上面睡着了(zháo)
【答案】A
【解析】A 正确 B “恶”是多音字,深恶痛绝(wù)C 搭讪( shàn ) D“校是多音字,校《海上述林》的校样(jiào)。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 。 。 ,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家级文人学者。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答案】C
【解析】排序题要先通读全文,明确大意,再逐句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②句是总写,提出论点。④句承接上句,指明他的对手是谁。①句是对论点的论证。③句是指明了①句的结果,明确了文段的逻辑关系。本题应该②④①③。
7.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
B.指望对于学费有点补足,冬天来了,北平又冷,那家离学校又远,每月除了车子钱之外,若伤风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薪金十元要从西城跑到东城……
C.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D.“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答案】C
【解析】C项中应删掉句中的顿号。
二、填空题
8.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句子横线上。
①鲁迅先生的笑声是 (开朗 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②青年人写信,写得太 (草率 轻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答案】明朗;草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区分。首先理解词意。开朗:爽朗、乐观,不阴郁低沉。明朗:光明磊落;乐观。 草率:轻率,不慎重。轻率:言行随便;不慎重,不严肃。总之,近义词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判定用哪一个词语更恰当。根据句子的意思。
9.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①校对 学校
②抹杀 抹布 转弯抹角
③深恶痛绝 罪大恶极 令人恶心
④揩桌子 楷书
【答案】jiào;xiào;mǒ;mā;mò;wù;è;ě;kāi;kǎi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词语的积累。①校jiào对、学校xiào;②抹mǒ杀、抹mā布、转弯抹mò角;③深恶wù痛绝、罪大恶è极、令人恶ě心;④揩kāi桌子、楷kǎi书。
10.整体感知: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琐事 鲁迅先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请用简洁文字补充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
日常琐事 神情姿态 与家人相处
总体印象
【答案】日常起居;会见朋友;可亲可敬
【解析】依据课文内容不难填出。日常琐事:①日常起居。②会见朋友。总体印象:③可亲可敬
三、综合题
11.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他每逢星期天就带着新习作去聆听老师的点评。有一次,莫泊桑看到福楼拜桌上放着一叠文稿,翻开一看,只见每页上都只写了一行,其余九行是空白,莫泊桑不解地问:“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亲爱的,我早已养成这种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第一行,其他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莫泊桑听了,恍然大悟,于是立即告辞,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去了。
(1)莫泊桑听了福楼拜的一席话,“恍然大悟”到了什么?
(2)请你给这个小故事拟一个标题。
(3)请你根据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写出至少一句你所积累的古今名言或诗句。
【答案】(1)悟到了文章要千锤百炼,反复修改,写作中要养成认真修改的好习惯。
(2)示例一:写与改
示例二:一行与九行
(3)①文章不厌百回改;②善作不如善改;③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④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解析】(1)根据福楼拜的话“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第一行,其他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理解回答即可。
(2)围绕“修改文章”或福楼拜的话拟写标题。
(3)根据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修改文章)写出积累的古今名言或诗句。如:①文章不厌百回改;②善作不如善改;③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④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四、现代文阅读
12.课外精选美文阅读。
活在人类的心里
在千万个悲伤的面孔和哀痛的心灵的围绕中,鲁迅先生安静地躺下了,一一正当黄昏朦脆地掩上大地,新月投着凄凄的光的时候。
我们听见了人类的有声或无声的欷歔(xī xū,有惊讶感叹之意),看见了有形和无形的眼泪。没有谁的死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哀伤;而同时,也没有谁活的时候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欢笑。
只有鲁迅先生。
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主牢着极大的喧闹。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他站往在讲桌边,用着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是严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表情的姿势,帮助着他的语言。
他叙述着极平常的中国小说史实,用极平常的语句,既不赞誉,也不贬毁。
然而,教室里却突然爆发笑声了。他的每句极平常的话几乎都须被迫地停顿下来,中断下来。每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套都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于是大家的眼前浮露任来了一盏光耀的明灯,灯光下映出了一条宽阔无边的大道……大家抬起头来,见到鲁迅先生苍白冷静的脸上始终不曾流露出过一丝的微笑。
他沉着地继续着他的工作,直至他不得不安静地休息的时候。
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
只有鲁迅先生。
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
(1)文章第一段破折号后面的语句传达出哪些方面的信息?
(2)第二段画横线句应如何理解?
(3)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填空回答问题。
①第四段对鲁迅先生的 和北大教室听课学子的反应进行了描写,这些描写既突出了鲁迅先生的 ,为中国的文学事业所做的贡献以及高质量的讲课水平,也写出了北大萃苹学子和作者对鲁迅先生的 之情。
②第五、六段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讲课声音及语调、语言进行了描写,突出了“ ”这一特点。作者这样写。意在用 的写法,表现鲁迅性格 ,思想敏锐深邃,话语平常却富于透彻的剖析力、幽默感及强大的感染力的特点,突出鲁迅所做的工作是对青年具有巨大的激励、引导作用的伟大工作。
【答案】(1)①交代了鲁迅逝世的时间;②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③写出鲁迅的逝世不仅使干万人从心灵深处感到哀痛,也使天地为之动容。
(2)鲁迅的逝世引起了无比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哀伤,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鲁迅的沉痛悼念。鲁迅的逝世是全人类的损失。
(3)神态外貌;沉静敏锐;敬仰与热爱;极平常;反衬;沉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的理解和运用,在熟悉和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回答此题不难。(1)文章第一段破折号后面的语句传达出,①交代了鲁迅逝世的时间;②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③写出鲁迅的逝世不仅使干万人从心灵深处感到哀痛,也使天地为之动容。(2)第二段画横线句是写鲁迅的逝世引起了无比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哀伤,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鲁迅的沉痛悼念。鲁迅的逝世是全人类的损失。(3)①神态外貌②沉静敏锐③敬仰与热爱④极平常⑤反衬⑥沉稳。
13.课内阅读。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闰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 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
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背影是友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
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
人家一明亮亮的,照看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从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你能体会出鲁迅怎样的精神品质
(2)结尾一段的描写有什么含义
(3)作者强调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1)热情、和蔼、有耐心
(2)以描写的手法,烘托出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以及作者对先生由衷的敬爱之情。
(3)“背影灰黑色”写出了鲁迅的工作习惯,因为夜晚写作,经过灯光的照射,背影是灰黑色的;作者强调工作环境的特点,更好地突出鲁迅的形象高大。
【解析】(1)主要考查学生对鲁迅精神品质的分析能力,从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体会出鲁迅热情、和蔼、有耐心。(2)主要考查学生对结尾一段的描写含义的理解。以描写的手法,烘托出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以及作者对先生由衷的敬爱之情。(3)主要考查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背影灰黑色”写出了鲁迅的工作习惯,因为夜晚写作,经过灯光的照射,背影是灰黑色的;作者强调工作环境的特点,更好地突出鲁迅的形象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