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班级: 姓名: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巴望:指望 义愤填膺:膺,胸
B.仰之弥高:弥,更加 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
C.沥尽心血:沥,滴 兽铤亡群:铤,疾走
D.家喻户晓:喻,比方 鞠躬尽瘁:瘁,劳累
【答案】D
【解析】D项中的“喻”应为“知道”的意思。A、B、C正确。
2.下面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着越锲而不舍。
B.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C.“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D.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A“仰之弥高”“越高”不是并列关系,它们之间应该用逗号;后面“钻之弥坚”与“越坚”之间也应用逗号。B、C、D正确。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天下午,第一海水浴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D.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C“妇孺皆知”的意思是“妇幼都知道”,与语境不符,应改为“鲜为人知”。A、B、D正确。
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A.①排比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对比
B.①反复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引用
C.①排比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对比
D.①反复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引用
【答案】B
【解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是反复。“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是暗喻。“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是对比。“一月不梳头”是引用。基于此分析,本题的答案为B。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填上一句话,使语意连贯,逻辑顺序合理( )
正在开发浪潮中的中国西部的上空,将出现一批卫星,它们像“眼睛”一样俯瞰大地,通过遥感技术,为西部地区________等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A.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资源调查、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灾害分布清查
B.生态环境治理、国土资源调查、灾害分布清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C.国土资源调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灾害分布清查
D.灾害分布清查、生态环境治理、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土资源调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解答时,我们认真读给出的句子,确定各分句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填入的句子。使语意连贯、逻辑顺序合理的是“生态环境治理、国土资源调查、灾害分布清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C.十年艰辛,一部《校补》郝然而出。
D.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
【答案】A
【解析】选A。其余四是同音字、形近字弄错,B“霄”改为“宵”;C项“郝”应为“赫”D项“即”应为“既”。
7.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函寄(hán) 硕果(shuò) 锲而不舍(qì)
B.弥高(ní) 校补(xiào) 迥乎不同(jiǒng)
C.潜心(qián) 迭起(dié) 沥尽心血(lì)
D.赫然(hè) 凝结(níng) 气冲斗牛(dòu)
【答案】C
【解析】考查学生对本课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A.锲qiè。B.弥mí,校是多音字 jiào。C. 正确 D.斗dǒu。
二、填空题
8.探究。
文中写道:“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望闻问切”本是中医的四诊,那么,是不是闻一多当时当起医生来了 你是怎样理解的
我的探究:
【答案】“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L}l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解析】依据课文内容不难理解,“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L}l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9.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shū头 抱qiàn zhì序 小kǎi zhuó越
伴侣 硕果 深宵 迭起 澎湃
【答案】梳;歉;秩;楷;卓;lǚ;shuò;xiāo;dié;pài
【解析】根据语境用普通话读准拼音。书写词语注意形声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字,比如“梳、歉、秩”是半包围结构。伴侣 lǚ、硕果shuò、深宵xiāo、迭起dié、澎湃pài。
三、语言表达
10.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请说说“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答案】这是比喻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解析】“重要句子”主要包括文章中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的句子、蕴含深层意义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具有哲理启示的句子等。这类语句除了基本含义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如比喻意义、象征意义等。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含义,即字面意义;其次局势理解句子的预警表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最后才是理解句子的句外之意,即“言外之意(比喻、象征意义)”。答题思路与方法:(1)联系具体的语境,上下文中找含义;(2)找出句中关键词,分析词义知句意;(3)抓住句中修辞,分析效果知含义;(4)通览全文明中心,句子含义整体悟。答题格式:句子本义+深层含义(比喻、象征意义等)
四、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句话中的“这”指代什么?
(2)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3)体会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4)体会“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的含义以及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5)选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1)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2)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3)这里是细节描写,描写了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与景仰之情。
(4)含义:闻一多先生既是卓越的学者、优秀的诗人,又是英勇无畏的革命烈士;同时也突出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伟大品格。作用:总结全文,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5)总领下文,说明下文介绍的内容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句段作用的分析能力。本题要求从结构方面考虑其作用。文章开头语句的作用一般为引起下文、铺垫情节、烘托气氛等。结合上下文判断,第一段总领下文,说明下文介绍的内容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求学生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正确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熟悉重点词句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在特定情境中正确理解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作出选择。“这”指的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因为作为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是宣传革命(说),然后用行动争取民主(做),与做学问时先埋头苦干,然后再“说”不一样。
(3)回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抓住“‘言’‘行’完全一致”这一关键语来概括,语言简洁即可。文段中作者选取了“起稿传单、大会演说、参加游行”这三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4)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结合句子内容,本句可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赏析,这个句子是对闻一多先生的外貌细节描写,表现出作为革命者的闻先生英勇无畏的精神,表达作者对他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5)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本文中心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回答本题要结合文章中心。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班级: 姓名: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巴望:指望 义愤填膺:膺,胸
B.仰之弥高:弥,更加 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
C.沥尽心血:沥,滴 兽铤亡群:铤,疾走
D.家喻户晓:喻,比方 鞠躬尽瘁:瘁,劳累
2.下面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着越锲而不舍。
B.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C.“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D.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天下午,第一海水浴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D.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A.①排比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对比
B.①反复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引用
C.①排比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对比
D.①反复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引用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填上一句话,使语意连贯,逻辑顺序合理( )
正在开发浪潮中的中国西部的上空,将出现一批卫星,它们像“眼睛”一样俯瞰大地,通过遥感技术,为西部地区________等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A.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资源调查、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灾害分布清查
B.生态环境治理、国土资源调查、灾害分布清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C.国土资源调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灾害分布清查
D.灾害分布清查、生态环境治理、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土资源调查
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C.十年艰辛,一部《校补》郝然而出。
D.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
7.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函寄(hán) 硕果(shuò) 锲而不舍(qì)
B.弥高(ní) 校补(xiào) 迥乎不同(jiǒng)
C.潜心(qián) 迭起(dié) 沥尽心血(lì)
D.赫然(hè) 凝结(níng) 气冲斗牛(dòu)
二、填空题
8.探究。
文中写道:“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望闻问切”本是中医的四诊,那么,是不是闻一多当时当起医生来了 你是怎样理解的
我的探究:
9.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shū头 抱qiàn zhì序 小kǎi zhuó越
伴侣 硕果 深宵 迭起 澎湃
三、语言表达
10.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请说说“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四、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句话中的“这”指代什么?
(2)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3)体会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4)体会“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的含义以及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5)选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