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第七章运动和力】
CONTENTS
引入
01
什么叫运动和静止
02
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0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04
自然界运动的多样性
05
课堂总结
06
课堂训练
06
引
入
01
“苏炳添赢了!”说明苏炳添跑得“_____”!那么,你知道吗?我们是怎样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的呢?
快
02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活动1:比较谁游得快?
观众认定,在相同时间内,游在最前面的人快。
裁判认定:在运动员们到达终点时,计时少的人游得快。
观众与裁判比较快慢的方法一样吗?为什么?
观众与裁判判断运动员游泳快慢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
观众的方法: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长短;
裁判员的方法:看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
1.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长,运动快;
2.路程相同比时间,时间少,运动快。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两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
汽车在120s内行驶了3600m
飞机在2s内飞行了1000m
一秒内运动:30m
一秒内运动:500m
这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所用的方法类似于观众所用的方法,即“单位时间比路程”。根据这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可以引进一个重要的物理量----速度
03 速度及其计算公式
1.定义:
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
2.物理意义:
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4.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m/s)
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常用千米/时(km/h)
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m/s= km/h
5.换算关系:
1m/s=
1m
1s
=
1
3600
h
1
1000
km
=3.6km/h
1m/s=3.6km/h 1km/h
=
1
3.6
m/s
1km/h=
=
1
3.6
m/s
1000m
3600s
1km
1h
=
【例题】
18km/h= m/s
15m/s = km/h
72km/h= m/s
1.8m/s= km/h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5m/s 5km/h
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15km/h
飞机的速度约为300m/s
子弹的速度约为900m/s
光速约为3×108m/s
6.常见速度:
7.汽车相关速度
(1)汽车速度表
(2)限速标志
【例题】
有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家中出发骑车去上学,甲的家离学校4 km,乙的家离学校6 km,甲骑车的速度是4 m/s,乙骑车的速度是18 km/h。计算并回答:
(1)哪位同学骑得更快?
(2)哪位同学先到学校?
注意
1.解答时要注意解题的格式,要有解、答,且上下对齐。
2.在应用 时,速度、路程、时间必须对应同一物体的同一运动过程。
2.用公式解题,在解中写出所依据的公式,公式如需变形,还应写出变形公式,代入数据和单位。
3.速度、路程、时间这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要么均用基本单位 m/s 、m、s,或者均用常用单位km/h、km、h。
04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根据运动轨迹的曲直分类)
(1)直线运动
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
(2)曲线运动
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根据速度是否改变分类)
a小车:
速度保持不变
b小车:
速度发生改变
(1)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③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2)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速度大小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
物体在运动中,运动快慢在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平均速度来大致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
特点:
理解:
日常生活中我们说某物体的速度是多少指的是平均速度。
(1)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
3.运动图像
t/s
s/m
t/s
v/ms-1
t/s
v/ms-1
t/s
s/m
(1)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
4.运动图像分析
t/s
s/m
甲
乙
丙
v甲
v丙
s-t图像中,图线越陡,速度越大
v乙= 0 m/s
乙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静止,速度为零
t1
t2
t1 时刻甲、丙在同一位置,甲丙相遇;t2时刻甲、乙在同一位置,甲乙相遇
s-t图像中的交点表示物体相遇
(2)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
t/s
v/ms-1
甲
乙
丙
t1
t2
甲物体速度变化快,丙物体速度变化慢
乙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t1 时刻甲、丙的速度相等;t2时刻甲、乙速度相等
v-t图像中的交点表示物体速度相等
图线越陡,速度变化越快
05 课堂总结
06 课堂训练
1.关于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的路程越长,其速度越快
B.所用的时间越少,其速度越快
C.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D.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其速度越快
D
2、李华想要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200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计时,到终点时,表针指到8时09分10秒,则李华的平均速度是 ( )
A、1.25m/s B、0.73m/s C、0.67m/s D、0.8m/s
D
3、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48m,前一半路程用4s钟,后一半路程用6s钟,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_______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_______m/s,,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m/s。
6
4
4.8
4、一著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时的速度是 9 m/s,中途的速度是8 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 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____km/h.
10
36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C
THANKS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