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8.蒲柳人家(节选) 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8.蒲柳人家(节选) 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9 23:53:23

文档简介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小组合作把握一丈青大娘的性格特点。
2.反复诵读,品味小说的乡土特色。
3.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启发孩子们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的深层内涵,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小说的乡土气息。
【教学难点】
感受小说的乡土气息。
【教学过程】
人物竞猜,激趣导入:(评书式)
第一个人物: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第二个人物:连环铠甲衬红纱,秀带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
一、整体感知。
这个故事中提到三个人物,谁才是前两个章节的主人公?
品读人物,感受个性
自由朗读一丈青大娘的出场,把握人物性格。(评书式介绍)
朗读赏析:
小组合作,选读描写“一丈青大娘”的精彩片段,评说人物特点。依据对人物的理解,进行演示朗读。
3.师生交流反馈。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拨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来感受人物独特而鲜明的个性。
预设如下:
一丈青大娘
(1)她“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可见,她泼辣胆大,善于骂人。其中“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说明她是个勤劳的人。“一双大脚”还可以看出她不愿裹脚,有反叛精神。
语言方面,“雨打芭蕉”是很有诗意的,“鼓点”是有节奏的。可见,一丈青大娘骂人比唱歌还好听。“四六体”指骂人时词汇丰富,语气连贯。“不倒嗓门”说明她有一副骂人的好嗓子。
(2)她“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可见她心灵手巧,十分能干。
(3)她说“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可见一丈青大娘凶狠地对待纤夫不只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大姑娘小媳妇,她会为别人着想。
(4)她“抄起顶门杠子,要敲碎何满子的光葫芦头;何满子一动不动,眼皮眨也不眨,奶奶只得把顶门杠子一扔,叫了声:“小祖宗儿!”回到屋里给孙子做好吃的去了。不是煮鸡蛋,就是烙白面饼。”可见一丈青大娘视孙如命,充满着对孙儿的宠爱和无奈。
三、讨论探究小说特色
1、改写片段1:一丈青大娘一听见孙子呱呱坠地的啼声,喜泪如雨,又烧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许愿。宴请乡亲,还为孙子做了许多事。(第9段)
改写片段2:那就是儿媳妇不能把何满子带走。孩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何满子的母亲哭得死去活来。后来,还是请来邻居,进行了一番说和,婆媳才算讲定。(第11段)
小组合作探究将改写片段和原文进行比较,看看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原文描写了大量的乡土风俗、习俗,比如“洗三”、“小宴”、“满月大宴”、“百家衣”等等,“说和”也是农村独有的,还体现了人情味。第11段人物的名字、职业是乡下独有的,乡土气息更浓了。
2、补充介绍《蒲柳人家》的内涵及刘绍棠乡土文学特色。
3、本文在篇章结构上也有独特的一面,文中还有一个人,他在谋篇布局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谁呢?
何满子,是线索人物,他串起了小说的章节,是引出每个章节的主要人物,每个章节重点刻画一个人物。
4、《蒲柳人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5、猜猜谁是何满子的“救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四、延展
引导学生课后继续阅读《蒲柳人家》的后续,同时启发学生明白: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优秀的作品都根植于作家对生活的热爱,教师出示校园图片及自创诗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蒲柳人家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本课的重点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学习小说运用精彩的肖像、动作、语言描写塑造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能概括欣赏人物形象。
4.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体会本文独特的语言,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学习重点】
1.诵读课文,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学习难点】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1.通过预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把它们写在下面。
2.对于本课的预习,你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只有用心读书,勤于思考,才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请看下面的内容,你读懂了吗?
1.文章主要写了几个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认为主人公是谁?断定的理由?
2.文章围绕着这些人,写了哪些故事情节?你最喜欢的是哪个情节?喜欢的理由呢?
三、精读课文,合作研讨
1.自主交流有关作者与作品的知识。
2.每组一人到黑板书写本课生字词(每组同号学生),每组一人背诵本课词语意思(形式抢答)。
3.每组二人分别交流对课文内容初探结果(人选待定)。
小组合作探究:
1.探究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
1)请同学们回顾小说《孔乙己》一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写作特色,并思考本文是如何塑造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你觉得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A.一丈青大娘:
描写方法: 人物形象:
B.何大学问:
描写方法: 人物形象:
2.精彩语段赏析:
1)第一部分最能表现一丈青大娘性格的是什么事情?分析一下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一丈青大娘的性格的?
2)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本段内容,然后推荐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参加小组朗读竞赛。
四、回读课文,合作交流
1.学生小组为单位交流摘抄赏析的语句或语段,互相评价并补充,择优班上交流,或是集体组织更完善的赏析班上交流。学生展示语言品析成果。
2.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
例句展示:1)天热的句子:
2)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的句子:
3.妙用纯乡土味的比喻凸显人物。
例句展示:1)一丈青大娘的泼辣:
2)何满子的顽劣:
3)老秀才的严肃:
4)何大学问的胡茬:
4.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例句展示:1)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
2)何大学问的外号及外貌:
五、内引外联,拓宽视野
你如何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请结合本文与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民俗单元)相衔接,以及一些社会现象来理解阐述。
【资料窗】
1.作者简介: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作品反映农村的浓郁历史和风土人情,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作品有短篇:《青枝绿叶》《中秋节》;中篇:《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二等奖);长篇:《春草》《京门脸子》等。
2.作品简介: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人物众多,但主线情节并不复杂。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
全篇小说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
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这篇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小说。它就像一幅幅风俗画,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俗、世态人情展现在读者面前。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