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9 17:5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9页—60页的主题图和例4。主题图是从生活中发现放大和缩小的现象,而例4则是以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放大与缩小的特性为例,让学生体会图形的相似性。
(二)核心能力
在探究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获得图形相似的直接经验。
(三)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生初步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
(四)学习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五)学习难点
按照比将图形正确的放大或缩小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名师课件、方格纸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课前复习
(1)1:2和2:1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100米长的线段在比例尺为1:2000地图上,长多少厘米?
(二)课堂设计
1.情境导入
(1)观察体验
师:试试同学们的眼力。(课件出示小五号的“放大”两字)请读出屏幕上的字。看不清楚,该怎么办?(放大)
(课件出示只显示一部分的“缩小”两字)这次能看清楚了吧?看不完整,该怎么办?(缩小)
(2)揭示课题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发现字太小看不清时,需要放大,字太大看不全时,需要缩小。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引入,从实际情境出发,初步感受放大与缩小现象。】
2.问题探究
(1)初步感知放大与缩小现象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56页主题图)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缩小?
(2)认识图形的放大
①建立放大概念
师:王阿姨的女儿1岁了,她给女儿照了一些照片,准备把其中一张放大了挂在屋里。(出示课件)照相馆叔叔给她提供了三个放大后的效果图,如果你是王阿姨,你会选择哪个?说说理由。
(学生选择按比例放大的那张。并说明这张照片放大后没有变形,看起来比较舒服。)
(课件隐去不合适的放大照片)
师:为什么这张照片看起来与原照片相比最相似呢?它与原来的照片一定有着一定的联系。你来猜测一下,放大后的照片与原来的照片相比,哪里有联系?
(猜测归结为:与它们的长和宽有关系。)
师:为了研究方便,我们给这两张照片打上方格。(出示课件)仔细观察放大后的照片与原来的照片的长和宽有什么样的关系,并同桌交流一下。
汇报:放大后的照片的长是原来的照片的长的2倍。放大后的照片的宽是原来的照片宽的2倍。放大后的照片的每条边都是原来照片对应边的2倍。
引导: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简洁地表示这个关系呢?(学生回答后板书:2∶1)
师:你是怎么得到这个比的?
小结:放大后的照片的长和宽都是原来的照片的长和宽的2倍,我们就说是把原来的照片按2∶1放大了。
②理解放大概念
师:2∶1是谁与谁的比?比的前项表示什么?后项表示什么?(板书:放大后 原来)
师:比值是多少?比值2表示什么?
小结:按2∶1放大,也就是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师:如果把一个图形按5∶1放大,怎么理解?
③应用放大概念
(课件出示57页例4)请同学们说一说各个图形怎样放大?
提问:放大三角形时,同学们只放大了两条直角边,斜边是直接连线的。斜边是不是也放大到了原来的2倍呢?
小结:可以用尺子分别量一量两个图形中的斜边,看看是不是有2倍关系;也可以用原来三角形的斜边去和放大后的三角形的斜边比一比,看看是不是有2倍的关系。(课件验证)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从生活中的放大现象,到图形放大的建立、理解和应用,层层递进来感受和理解图形的放大的意义。考查目标1】
(3)认识图形的缩小
师:如果我们把这三个图形按照1∶3来变化,你认为图形与原来相比怎么样了?(课件出示1∶3和格子图)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是缩小了呢?
师:1∶3的前项表示什么?后项表示什么?比值表示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生独立将放大后的三个图形按1∶3缩小,画在方格纸上。
【设计意图:有了图形放大的学习经验,借助迁移,让学生自己理解按1∶3缩小的含义,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能在方格纸上把正方形、长方形、直角三角形按1:3进行缩小,从而感受成功的喜悦。考查目标1、2】
(4)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点
师:仔细观察,第二组放大后的图形与第一组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
师:仔细观察,第三组缩小后的图形与第二组原来的图形相比,又有什么变化?
小结: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大小变了,形状没变。(板书:大小变了 形状没变)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组图形:原图、放大后的图形、缩小后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变化前后的图形大小变了,形状没变,加深学生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理解,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体会图形的相似性。考查目标1、2】
3.巩固练习
(1)
(2)先按4:1把下面的三角形放大,再把放大后的图形按1:2缩小。
(3)
4.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大小变了,形状没变。要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必须把这个图形的每条边都按照给定的比去缩放。这个比的前项表示缩放后的各边,后项表示原来的各边。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会用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知识,希望你学以致用,用你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三)课时作业
(1)
估一估:右边的国旗是左边的国旗按几比几缩小的?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答案:1:4,可以估算两个长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估算两个宽之间的关系。
解析:生活中很多时候要运用估算、目测等方法来对客观世界进行评价和判断。先让学生目测判断,两面国旗按什么比缩小了,然后再根据图形缩小的意义来去估算。【考查目标1】
(2)下面的每个方格表示1cm 。先按要求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再回答问题。
①将下面的正方形缩小,使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为1:3。
想一想,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比也是1:3吗?
②将上面的长方形放大,使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为2:1。
想一想,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比也是2:1吗?
答案:图略,面积之比分别是1:9和4:1。
解析: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指的是每条边扩大或缩小了相同的倍数,形状没有变,但是大小却发生了变化,通过动手操作,对比变化前后的面积,体会图形的相似性。【考查目标1、2】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