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 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2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 青岛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9 18:0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探究的方法。
2、掌握解比例比例的计算方法,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和两个乘法的等式写出不同的比例。
3、让学生感受到比例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应用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探究方法。
四、教学难点:掌握会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一辆货车两天运输酒花情况如下表。
(二)讲授新课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交流
第一天运了3次,共运18吨。第二天运了5次,共运30吨。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能写出哪些比例?找生回答。
18:3=30:5 18:30=3:5
3:18=5:30 30:18=5:3
(三)重难点精讲
探索新知
1、学习质疑。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合作交流。
分别算出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和、差、积、商,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可以以“18:3=30:5”为例来研究,也可以自己举例来研究。
两个外项的和与两个内项的和:
两个外项的和与两个内项的和之间没有发现规律。
两个外项的差与两个内项的差:
两个外项的差与两个内项的差之间没有发现规律。
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两个外项的商与两个内项的商:
两个外项的商与两个内项的商之间没有发现规律。
回顾刚才的研究,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是不是一个规律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举例验证
40 : 2 = 60 : 3
两个外项的积:40 × 3 = 120 两个内项的积:2 × 60 = 120
10 : 7 = 20 :14
两个外项的积:10 ×14 = 140 两个内项的积:7 × 20 = 140
两个外项的积:80 × 5 = 400 两个内项的积:4 ×100 = 400
师生小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讨论交流:两种形式的比例如来确定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你能求出下面比例中的未知项吗?
20 : 25 = 4 : χ
解: 20χ= 25 × 4
20χ= 100
χ= 5
生自主解决后讨论交流,
师介绍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作解比例。
试一试,解比例。
找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四)归纳小结: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作解比例。
(五)随堂检测:
1、自主练习第13题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积是10。一个外项是4,另一个外项是多少?
2、自主练习第6题
填一填
(1)用8的4个因数组成比例。
(2)写出比值是0.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3、自主练习第7题
下列4个数能组成比例吗?请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2、3、20和30
4、猜一猜:( )里可以填几
2.8 :( ) = ( ): 20
5、自主练习第16题
根据5×6=3×10写出比例。
6、自主练习第8题
超市运来橘子和苹果共152筐,橘子和苹果的筐数比是5:3。运来橘子和苹果各多少筐?
7、自主练习第10题
8、课件练习
六、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求出下面比例中的未知项吗?
20 : 25 = 4 : χ
解:20χ= 25 × 4
20χ= 100
χ= 5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作解比例。
七、作业布置:第40页9、11题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