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圆周运动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1圆周运动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9 10:2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圆周运动第六章圆周运动同步(1)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对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角速度一定与转速成正比
B.角速度一定与半径成反比
C.线速度一定与半径成正比
D.周期一定与半径成正比
2.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4m/s,转动周期为4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角速度为0.5rad/s B.运动轨迹的半径为1m
C.转速为0.25r/s D.频率为Hz
3.“单车共享”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近距离交通代步方案,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快捷、低碳环保、经济实用的共享服务。下图所示是一辆共享单车,A、B、C三点分别为单车轮胎和大小齿轮外沿上的点,其中RA=2RB=5R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vA=2vB
B.A点与C点的线速度,vC=vA
C.B点与C点的角速度,2ωB=5ωC
D.A点与B点的角速度,2ωA=5ωB
4.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所以线速度恒定
B.如果物体在0.1 s内转过30°角,则角速度为300 rad/s
C.若半径r一定,则线速度与角速度成反比
D.若半径为r,周期为T,则线速度为v=
5.如图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I是半径为r1的大齿轮,Ⅱ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Ⅲ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r/s),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圆锥形转轮与圆盘形转轮均可绕其中轴(图中虚线表示)转动,两转轮在点接触且无相对滑动,若将接触位置由点移到点,保持轮转动的角速度不变,则轮的(  )
A.角速度不变,边缘线速度变大 B.角速度变大,边缘线速度变大
C.角速度变大,边缘线速度不变 D.角速度变小,边缘线速度不变
7.如图为某种水轮机的示意图,水平管出水口的水流速度恒定为,当水流冲击到水轮机上某挡板时,水流的速度方向刚好与该挡板垂直,该挡板的延长线过水轮机的转轴O,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当水轮机圆盘稳定转动后,挡板的线速度恰为冲击该挡板的水流速度的一半。忽略挡板的大小,不计空气阻力,若水轮机圆盘的半径为R,则水轮机圆盘稳定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8.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
B.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C.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D.角速度大的半径一定小
9.如图所示,A、B是两个摩擦传动的靠背轮,A是主动轮,B是从动轮,它们的半径RA=2RB,a和b两点在轮的边缘,c和d在各轮半径的中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va=2vb B.ωb=2ωa
C.vc=va D.ωb=ωc
10.如图所示,有一皮带传动装置,A,B,C三点到各自转轴的距离分别为RA、RB、RC,已知RB=RC= ,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A.A点与C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B.B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B点与C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1:2
D.B点与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4:1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1.如图所示,A为主动轮,为从动轮(皮带不打滑),两轮通过绷紧的皮带连接,两轮半径之比为,A轮匀速转动,、分别为A、轮边缘上的点,则(  )
A.、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C.、两点的周期之比为
D.、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2.摩擦传动是传动装置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如图所示的两个水平放置的转盘靠摩擦力传动,其中O,O′分别为两转盘的轴心,已知两个转盘的半径比r甲︰r乙=3︰1,且在正常工作时两转盘不打滑。今在两转盘上分别放置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滑块A,B,两滑块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两滑块距离轴心O,O′的间距关系为RA=2RB。若转盘乙由静止开始缓慢地转动起来,且转速逐渐增加,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滑块A和B在与转盘相对静止时,角速度之比为ω甲︰ω乙=1︰3
B.滑块A和B在与转盘相对静止时,向心加速度的比值为aA︰aB=2︰9
C.转速增加后滑块B先发生滑动
D.转速增加后两滑块一起发生滑动
13.如图所示,静止在地球上的物体都要随地球一起转动,a是位于赤道上的一点,b是位于北纬30°的一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运动周期都相同
B.它们的角速度是不同的
C.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D.a、b两点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
14.如图所示皮带传送装置,皮带轮O和O′上的三点A、B和C,OA=O′C=r,O′B=2r。则皮带轮转动时A、B、C三点的情况是(  )
A.vA=vB,vB>vC B.A=B,vB>vC
C.vA=vB,B=C D.A>B,vB=vC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5.如图所示,若把老师上课时黑板擦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在1 s时间内,黑板擦由A擦至B时转过的圆心角为60°,擦过的轨迹的弧长为62.8 cm,则黑板擦运动时转动的周期是________s,线速度为_______m/s。
16.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点A、B和C是皮带轮上的三点,,。则皮带轮转动时,A、B、C三点的线速度、角速度之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17.某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半径为r,如果它运动周历时t秒。在此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为______,路程大小为______,线速度大小为______。
18.图甲所示是利用激光测转速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乙所示)。
(1)若图乙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时间为,则圆盘的转速为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测得圆盘直径为10.20cm,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__________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9.手表的秒针长,分针长,秒针针尖和分针针尖运动的线速度是多大?秒针和分针转动的角速度是多大?
20.观察自行车的主要传动部件,了解自行车是怎样用链条传动来驱动后轮前进的。如图所示,其中b图是链条传动的示意图,两个齿轮俗称“牙盘”,试分析并讨论:
(1)同一齿轮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角速度是否相同?
(2)两个齿轮相比较,其边缘的线速度是否相同?角速度是否相同?转速是否相同?
(3)两个齿轮的转速与齿轮的直径有什么关系?你能推导出两齿轮的转速、与两齿轮的直径、的关系吗?
21.图是皮带传动机构的示意图(A、B轮共轴)。
(1)请分析:三个轮子边缘上哪些点可能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哪些点可能具有相等的角速度?三个轮子转速的关系又如何?
(2)假设轮A与轮B的半径分别为和,轮C的半径为。已知轮B每分钟转600转,计算每个轮子边缘上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
22.根据如图所示的时钟,回答下列问题。
(1)秒针、分针和时针的转动周期分别是多少?角速度又是多少?
(2)在图中标出秒针的尖端经过“3”“6”“9”“12”时刻时的线速度方向;
(3)如果要求秒针、分针和时针尖端的线速度大小,还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算一算家里的指针式时钟或指针式手表各指针尖端的线速度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6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由圆周运动公式可知,角速度一定与转速成正比,A正确;
BC.可知,必须在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角速度才与半径成反比,同理可知,线速度不一定与半径成正比,BC错误;
D.由周期公式可知,只有线速度一定时,周期才与半径成正比,D错误。
故选A。
2.C
【解析】
A.角速度为
故A错误;
B.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有
整理得:
故B错误;
C.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转速
故C正确;
D.频率:
故D错误。
故选C。
3.D
【解析】
大齿轮与小齿轮是同缘传动,边缘点线速度相等,即vB=vC ,根据v=ωR及RA=2RB=5RC可得:
车轮和小齿轮同轴转动,角速度相同,即ωA=ωC ,可得:
可得:
A 点和 B 点的线速度,vA=5vB,且
即A 点与 B 点的角速度,2ωA=5ωB,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D
【解析】
A.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线速度大小恒定,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在不断地改变,故选项A错误;
B.角速度为
选项B错误;
C.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为
v=ωr
由该式可知,r一定时,v∝ω,选项C错误;
D.由线速度的定义可得,在转动一周时有
选项D正确;
故选D。
5.D
【解析】
转速为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因为转动一圈,对圆心转的角度为2π,所以
因为要测量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即车轮III边缘上的线速度的大小,根据题意知:轮I和轮II边缘上的线速度的大小相等,根据
v=Rω
可知
则轮II的角速度
因为轮II和轮III共轴,所以转动的ω相等即
ω3=ω2
根据
v=Rω
可知
故选D。
6.B
【解析】
由于a轮转动的角速度不变,所以接触位置由M点移到N点,接触位置的线速度变大。而a轮和b轮接触位置无相对滑动,所以属于共线传动,因此b轮边缘的线速度变大,由于b轮的半径不变,所以b轮的角速度变大。
故选B。
7.B
【解析】
由几何关系可知,水流冲击挡板时,水流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则有
所以,水流速度为
根据题意,被冲击后的挡板的线速度为
所以水轮机圆盘的角速度为
故选B。
8.C
【解析】
AD.由
可得,当半径一定时,才有线速度大的角速度大,当线速度一定时,角速度大的半径小,故AD错误;
B.由
可得,当半径一定时,线速度大的周期小,故B错误;
C.由
可得,角速度大的周期小,故C正确。
故选C。
9.B
【解析】
A. 由于A、B两轮之间通过摩擦传动,故A、B两轮的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同,故va=vb,故A错误.
B. 根据v=ωR可得,ωaRA=ωbRB,有
ωa:ωb=RB:RA=1:2
即ωb=2ωa,故B正确;
C. 由于a与c在同一个圆上,故ωa=ωc,
va:vc=2:1
即va=2vc,故C错误;
D. 有上分析可知,ωb=2ωa,又因为a、c两点角速度相等,所以ωb=2ωc,故D错误;
故选B。
10.C
【解析】
A点和C点属于共线传动,则
A点和B点属于共轴传动,则

所以
故选C。
11.BD
【解析】
A.、两点同缘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故A错误;
B.根据
因为
而线速度大小相等,则、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故B正确;
C.、两点的周期之比为
故C错误;
D.、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故D正确。
故选BD。
12.ABC
【解析】
AB.假设转盘乙的半径为r,由题意可知两转盘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则有
ω甲·3r=ω乙·r

ω甲︰ω乙=1︰3
所以滑块A,B在与转盘相对静止时,角速度之比为1︰3,根据
a=ω2r
得,此时A、B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9,故AB正确;
CD.由题意知,滑块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
fA=μmAg,fB=μmBg
最大静摩擦力之比为
fA︰fB=mA︰mB
转动过程中所受的静摩擦力之比为
fA′︰fB′=maaA︰(mBaB)=mA︰(4.5mB)
故滑块B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先开始滑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13.AD
【解析】
AB.如题图所示,地球绕自转轴转动时,地球上各点的周期及角速度都是相同的,B错误,A正确;
CD.地球表面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平面是物体所在纬度线平面,其圆心分布在整条自转轴上,不同纬度处物体圆周运动的半径是不同的,b点半径为
由公式
可得
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4.AC
【解析】
A、B是靠传送带传动的轮子边缘上的点,所以
vA=vB
B、C两点共轴转动,所以
ωB=ωC
根据
v=rω

vB>vC
根据

ωA>ωB
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15. 6 0.628
【解析】
[1]黑板擦运动时转动的周期是
[2]线速度为
16. 2∶2∶1 2∶1∶1
【解析】
[1] A、B两点的线速度相等,即
B、C两点的角速度相等,即
所以线速度
所以A、B、C三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2] A、B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所以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17.
【解析】
[1]在此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2]路程大小为
[3]线速度大小为
18. 4.55 1.46
【解析】
(1)[1]由题图乙可知,圆盘转一圈的时间在横轴上显示22小格,又横轴上每小格表示,所以圆盘转动的周期为
故圆盘的转速为
(2)[2]由题图乙可知电脉冲持续的时间为
所以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
19.,,,
【解析】
秒针转动的角速度为
分针转动的角速度为
秒针针尖的线速度大小为
分针针尖的线速度大小为
20.(1)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2)边缘的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和转速不相同;(3)转速与齿轮的直径成反比,推导见解析
【解析】
(1)同一齿轮上各点绕同一轴转动,因而各点的角速度相同;但同一齿轮上各点,因到转轴的距离不相同,由
知,其线速度不同。
(2)自行车前进时,链条不会脱离齿轮打滑,因而两个齿轮边缘的线速度相同,由
知,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角速度和转速存在关系
两齿轮角速度不同,转速当然也不同。
(3)两齿轮边缘线速度相同,根据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以及角速度与转速之间的关系式
故有
所以,转速与直径成反比。
21.(1)见解析;(2),,,,,
【解析】
(1)皮带不打滑的情况下,轮A和轮C边缘上的点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轮A和轮B上各点共轴转动,具有相等的角速度;轮A和轮B转速相等,轮C转速最快,三个轮子转速满足
(2)轮A和轮B角速度为
轮A和轮C边缘上点的线速度大小为
轮B边缘上点的线速度大小为
轮C角速度为
22.(1),,;,,;(2) ;(3)还需要测量出秒针、分针、时针的长度
【解析】
(1)秒针转动一周的时间为
分针的周期为
时针的周期为
对应的角速度为
(2)秒针、分针、和时针的转动为顺时针转动,任意位置的速度方向都是该点的切线方向,故“3”“6”“9”“12”时刻时的线速度方向如图所示
(3)如果要求秒针、分针和时针尖端的线速度大小,还需要测量出秒针、分针、时针的长度,通过测量其长度为:、、,利用公式
即可求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2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