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 2B 3A 4B 5C 6A 7C 8A 9D 10A 11AC 12B 13BC 14AD 15CD
16.答案 (1)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取代反应
(2) +3NaOH+CH3COONa+CH3OH+H2O
17.
答案 (1)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及时蒸出产物(或增大乙酸或乙醇的用量)
(2)取代反应 羰基、酰胺基
(3)CH3COCH2COOH
18.答案 (1)羧基、氨基 (2)乙酸 (3)取代反应
(4)HOOCCH2COOH+2C2H5OHC2H5OOCCH2COOC2H5+2H2O
(5)G (6)CH3CH(CH3)CH2CHO 6 、c(CH3)3CHO
(7)
1 / 2
O
O
NH
CH CH2 CCH, CH3
CH COOH
CHCOOH
C
CHCOONa
CN
CHCOOH
CH.NH.
A(C2HO)
O2、催化孙CHC
PCI
OOH
CH3CO
反应
反应2
催化剂
反应4
OH
BO
CHOH
C
COOH
反应3
①Na2CO3、液体石蜡
OCCH3
COOCH
E
ONa
COONa
浓硫酸单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
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 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D.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醇既可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 B.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酸和乙醇
C.烷烃的沸点高低仅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 D.戊二烯与环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3.关于油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硬脂酸甘油酯可表示为
B.花生油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植物油通过催化加氢可转变为氢化油
D.油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肥皂和人造奶油等
4.某同学进行蔗糖水解实验,并检验产物中的醛基,操作如下:向试管Ⅰ中加入1 mL 20%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分钟。打开盛有10% NaOH溶液的试剂瓶,将玻璃瓶塞倒放,取1 mL溶液加入试管Ⅱ,盖紧瓶塞;向试管Ⅱ中加入5滴2% CuSO4溶液。将试管Ⅱ中反应液加入试管Ⅰ,用酒精灯加热试管Ⅰ并观察现象。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 )
A.1 B.2 C.3 D.4
5.一种活性物质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酸的同系物
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1 mol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得44 g CO2
6.昆虫信息素是昆虫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人工合成信息素可用于诱捕害虫、测报虫情等。一种信息素的分子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烷烃 B.可发生水解反应
C.可发生加聚反应 D.具有一定的挥发性
7.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在现有工业路线基础上,提出了一条“绿色”合成路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与溴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
B.环己醇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C.己二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有CO2生成
D.环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8.(2021·北京卷,1)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中药成分黄芩素能明显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下列关于黄芩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 B.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C.在空气中可发生氧化反应 D.能和Br2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9.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图中夹持略)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 检验溴乙烷消去产物中的乙烯 分离酒精和水
A B C D
10.下列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操作
A 检验绿茶中是否含有酚类物质 向茶水中滴加FeCl3溶液
B 测定84消毒液的pH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84消毒液滴在pH试纸上
C 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 向苯和苯酚的混合物中滴加溴水,过滤后分液
D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向试管中依次加入浓硫酸、乙醇、乙酸和碎瓷片,加热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关于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能找到某5个碳原子共直线 B.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与酸或碱溶液反应都可生成盐 D.不能使酸性KMnO4稀溶液褪色
12.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 取4mL乙醇,加入12mL浓硫酸、少量沸石,迅速升温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2mL溴水中 若溴水褪色,则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
B 烯探究样品中是否含有 取少量样品,加入3mL蒸馏水和少量乙醇,振荡,再加入1-2滴FeCl3溶液 若有溶液变紫色,则该产品中含有水杨酸
C 判断某卤代烃中的卤素 取2 mL卤代烃样品于试管中,加入5 mL 20% KOH水溶液混合后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 若产生的沉淀为白色,则该卤代烃中含有氯元素
D 探究蔗糖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取2mL20%的蔗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 H2SO4后水浴加热5 min;再加入适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若没有生成砖红色沉淀 ,则蔗糖在酸性水溶液中稳定
13.番木鳖酸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活性,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 mol该物质与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22.4 L(标准状况)CO2
B.一定量的该物质分别与足量Na、NaOH反应,消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5∶1
C.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该物质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14.1 丁醇、溴化钠和70%的硫酸共热反应,经过回流、蒸馏、萃取分液制得1 溴丁烷粗产品,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CH3(CH2)3OH+NaBr+H2SO4CH3(CH2)3Br+NaHS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Ⅰ中回流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物质的挥发,提高产率
B.装置Ⅱ中a为进水口,b为出水口
C.用装置Ⅲ萃取分液时,将分层的液体依次从下口放出
D.经装置Ⅲ得到的粗产品干燥后,使用装置Ⅱ再次蒸馏,可得到更纯的产品
15.化合物Z是合成某种抗结核候选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B.Y分子中的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C.Z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
D.X、Z分别在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均能生成丙三醇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60分
16.(15分)化合物E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
(1)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反应1:________;反应2:_______;反应3: _______;反应4: _______。
(2)写出D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1分)化合物F是合成吲哚 2 酮类药物的一种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
Ⅱ.
Ⅲ.
Ar为芳基;X=Cl,Br;Z或Z′=COR,CONHR,COOR等。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备A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提高A产率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A的某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碳原子,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2)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3)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18.(24分)普瑞巴林能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结构简式为,其合成路线如下:
(1)普瑞巴林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A的命名为_____________。
(2)B→C的有机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G中,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5)E→F反应所用的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5H10O,该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X的含有碳氧双键()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X、不考虑立体异构)数目为_______,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6)参考以上合成路线及反应条件,以 和必要的无机试剂为原料,合成,写出路线流程图。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