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12.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 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12.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 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9 23:54:12

内容文字预览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九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12《渔家傲·秋思》
难点名称 通过对范仲淹生平的了解,理解作者先忧后乐的思想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要理解作者的思想,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其次要从词句的重点字词入手,逐一点化、理解,本词属于边塞诗,边塞诗的意义、景象,都是有利于我们理解作者的思想。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中学三年,已经学了无数的诗词,但是如何去区分作者索要表达的语言、去分析词句的蕴意,学会赏析诗句,依然是难点。
难点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通过读使学生体会诗词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 2、描述法。激发学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词的画面,品味词作的意境美。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2、它们所描写的都是同一个主题——边塞,因此,人们把这一类的诗歌称之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渔家傲·秋思》也是反映边塞主题的。但是,在范仲淹以前,很少有人用词这一形式来真实地反映边塞生活。由于作者有丰富的边地生活经验,所以词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品析鉴赏词的上阕与下阕,了解范仲淹的生平,理解作者先忧后乐的思想,通过对具体字词的品析,体悟豪放派词作的特点。 1、品词的上阕 整个上阕主要是写景,景物总体的特点是“异”,“异”的意思是延州秋季和内陆大不相同,有哪些不同呢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作者的所在地,当时的延州,是西北边地,是防御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的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陆大不相同的风光, “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是候鸟,每逢秋天,北方的大雁就要飞向南方过冬。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一书就有这种记载,“或曰雁不过衡阳,或曰风逝如雁之回”,所以王勃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范仲淹此时更是触景生情,塞外的气候是如此的寒冷,大雁展翅向南方奋力飞去,毫无留恋之意,也是暗示大雁走了,家信难通,无法传递消息,所以一到秋天,边境就是一片寒风萧瑟,满目荒凉的景象。 “四面边声连角起”,所谓的边声,是指带有边境特色的声响,风声,雨声,人声,马嘶,种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悲凉,凄婉,四面回荡。 “千嶂里”描绘出延州处在层层山岭环抱之中的画面,长烟落日,就使人联想到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了塞外雄奇壮阔的风光, “孤城闭”三个字,立刻让人感受到这种在充满了肃杀之气战地前沿,戒备森严,隐隐流露出边境的紧张气氛。 2、 品词的下阕 词的下阕主要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浊酒一杯家万里“,时近黄昏,城门早已紧闭,白发老将喝着浊酒,真是凄清孤寂,没有身临其境的人,真是很难品出其中的滋味,这里的一杯与万里,紧密的相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而作者内心的忧虑,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作为边镇的守将,又怎么能只眷恋于家人乡亲,而忘记国家的重托呢 “燕然未勒归无计”,一位边镇守将战功未立,敌人未灭,何以报国,所以又流露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心壮志,这里词人以借古书怀的手法,引用东汉将领窦宪追击北单于的典故,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两汉时代与匈奴长期交战,卫青霍去病相聚大举北伐,北疆之患仍绵延不绝,公元89年夏天,窦宪、耿秉率大军和北单于在稽洛山展开战斗,大胜敌军。追赶北匈奴各部,到达和渠北醍海,出塞外三千多里,俘获败军不计其数,之后,窦宪登上燕然山,受命中护军班固刻石记功,由于国难家仇交织萦绕,作者是彻夜难眠,在这个时候耳听得羌笛悠扬,眼见霜落满地,更使人感到悲壮而又苍凉,这种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流露出作者壮志未酬的复杂心情。 “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浓郁的抑愤中,表达了将士们的沉重心声,北宋的戍边将士,终年累月转战在荒漠的边疆,战争之残忍,生活之艰辛,使将军平添白发,士卒热泪纵横,读了以后真让人,苍凉悲壮,慷慨生哀。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在解析完整首词后,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这三个字“渔家傲”,从词的结构来说,“渔家傲”是什么呢 词牌名。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情景,有何作用? 景物: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关闭城门的情景,写出了塞外的奇异风光。 作用;点名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小结 整首词,上片以“异”字统领全局,借助“雁、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荒凉、萧瑟的边塞秋景图,同时,揭示了边地环境恶 劣、战事的紧张氛围,由景入情,下片抒发了词人思家忧国、壮志难酬的情感。渔家傲·秋思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能够把握内容,读出词的韵律和情感,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
2.学会赏析词句,感受词的魅力。
3.能够把握词的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
【学习重点】
解读全词,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学习难点】
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背诵积累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学习过程】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主持“庆历新政”,有《范仲淹全集》。
二、背景资料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三、细读感悟
1.说说词的上阕和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各用两个字概括。
2.结合全词内容,简要说说这首词的主旨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思考探究
1.词的上阕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哪个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都写了哪些景物?塞下秋景有什么特点?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2.词人开篇就说“塞下秋来风景异”,请你说说塞下风景“异”在什么地方。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作者和征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请揣摩“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如何理解“将军白发征夫泪”?
【达标检测】
1.填空。
(1)词的上阕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_______(限2个字)
(2)这首词的上阕描写边塞秋景,以一个“_____”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渲染了边境环境__________的特点。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3.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
4.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B.词的上阕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阕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