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魏 西晋 十 六 国 北魏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蜀汉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吴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回顾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长安
西安
长
河
黄
渤
海
东
海
南
北
周
陈
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南朝陈祯明三年(589年),隋兵南下过江,攻占台城,陈后主闻兵至,与妃张丽华、孔贵嫔投此井。至夜,为隋兵所执,后人因称此井为辱井。后人为了记取陈后主亡国教训,遂在鸡笼山的鸡鸣寺立井。
统一:
意义:
589年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一天下……以启唐二百余年承平之运……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一: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
材料二:隋文帝初一统天下,就实现了两汉初年高、惠、文、景三代四帝六十年休养生息才达到的目标,文帝的遗产则足够以后五六十年的政务开支。
——钱穆《国史大纲》
如何理解这些史料和数据?
隋朝不仅实现了统一,还开创了一个繁荣富强的盛世。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经济:
政治: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
提高行政效率。
通过整顿户籍,隋朝政府清理出隐漏人口164万,还有大量逃亡农民通过申报户口重新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国家控制了大量的自耕农,并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
开皇之治
开通大运河
《咏史诗·汴水》
【唐】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开通大运河
目的:
人物:
概况:
意义: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
三点、四段、
五大水系
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开创科举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晋书·刘毅传》
九品中正制
规定各州每年以文章华美为标准选拔三人,荐给朝廷。后又命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总管、刺史等以“志行修谨”(德)、“清平干济”(才)二科荐举人才。
隋炀帝即位后,扩大为包括文才、武艺、品德、治能等方面十科,由文武五品官以上荐举,规定有一艺可取即应采录,且随才升擢。同时设进士科,用诗赋、试策进行考试。
开创科举制
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科举制创立的意义:
开创科举制
高门权贵子弟失去了什么?
朝廷得到了什么?
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官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
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
对当时: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对后世: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东都、运河、龙舟三管齐下,五个月,舰队完工,洛阳至江都的水路也全线贯通;东都洛阳十个月竣工。
——据易中天《隋唐定局》
具体事例:
每年征发大批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时间 大事 民役数量
(包括力役和兵役)
605年三月 营建东都,工程进行了十一个月 每月二百万人
605年三月 开凿通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5年四月 开凿邗沟 十多万人
605年五月 营建西苑 一百七十多万人
606年七月 巡幸江南 四十多万人
607年八月 修筑长城 一百多万人
608年正月 开凿永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8年七月 再修长城 二十多万人
612年正月 远征高丽 三百多万人
黎阳仓
兴洛仓
(洛口仓)
东都
(洛阳)
长安
西安
涿郡
北京
瓦岗
扬州
杭州
余杭
江都
长白山
太原
(晋阳)
隋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地区
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地点
隋炀帝被杀地点
李渊起兵地点
李渊率军攻占长安路线
隋
唐
江都
渤
海
东
海
河
黄
江
长
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旧唐书·李密传》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瓦岗军讨伐隋炀帝檄文
隋文帝
隋炀帝
开创科举
再造统一
开通运河
残暴统治
顺应时代趋势
滥用民力
兴
亡
隋朝
励精图治
本课小结
当堂巩固
1. 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陈朝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 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 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
C. 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
D. 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
当堂巩固
2.“为了整合长江和黄河这两条大河孕育的经济板块,杨广用举世无双的大运河打通了中国的任督二脉,弥合了高原--山脉圈内长时间存在的南方和北方的裂痕。”这说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A. 实现了南北方统一
B. 推动了隋朝的对外交往
C.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D. 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
当堂巩固
3.古诗云“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注:“青钱选”比喻科举考试时文章写得好,每次都被选中)。这说明科举制在选官上注重
A. 血缘 B. 品德
C. 门第 D. 才学
当堂巩固
4.一个朝代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从表格可以看出:加速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政策因素是
A. 实行残暴统治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实行民族压迫 D. 加强文化专制
课后延伸
隋朝与秦朝有哪些相似之处?
统治时间
制度创新
灭亡原因
……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