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姓氏歌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 姓氏歌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1 10:5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识字一《姓氏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儿歌,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你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吗?指名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学写“姓”字。
二、读文识字
1.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出示课文图片,提出自读要求:大声朗读课文,产圈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
(3)老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句号、逗号、顿号的停顿)。
(4)多种形式朗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读、拍手读等)。
2.多种形式识字,渗透方法。
(1)出示前4行,采用多种形式读。
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字李。
“李”组字。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张”组词。
(2)出示5、6行。
注意:吴、胡的声母不同;许、徐的声调不同。
(3)识记“李、张、吴”三个字,用加一加的方法。“古”字结合课本上的题目《古诗二首》识记,或用组词的方法识记。
(4)识记偏旁“弓字旁”。出示弓的图片及字的演变过程。
(5)引导学生发现介绍姓氏的方法:拆分部件和说偏旁。
3.继续认读生字,了解复姓。
(1)课件出示后5行,采用多种形式读(指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互读)。
(2)识记“赵、钱”两个字,并认识“走之旁、金字旁”,整合带有“金字旁”的字,如“铅、银”。
(3)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单姓和复姓的不同,并联系历史或故事中的著名人称,如:司马光、诸葛亮、欧阳修等,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复姓。
(4)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4.介绍自己的姓氏。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介绍姓氏的方法,课件出示课后题,让学生读一读两组对话,发现另一种介绍姓氏的方法:用组词的方法介绍姓氏。
(2)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式介绍自己的姓氏。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生字,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
3.教师指导要点。
4.教师范写,弄清笔顺。
5.学生描红、临写。
6.展示。
四、整合阅读图书《春天的歌》中的《姓氏问答歌》
1.出示读书要求:
(1)借助拼音自己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圈出你认识的新姓氏。
2.学生交流。
(1)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2)说一说你认识的姓氏。
板书设计
2 姓氏歌
方法
拆分部件 弓
说偏旁 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