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中同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1波的形成 基础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版高中同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1波的形成 基础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9 20:3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版高中同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1 波的形成 基础过关练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x=5m处的M点开始计时(t=0),已知开始计时后,P点(x=1 m)在t=0.3s时刻第一次到达波峰,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周期是1.2 s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是12.5 m/s
C.M点右侧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是沿着y轴的正方向
D.从t=0s开始计时质点Q(x=9 m)经过0.7 s才第一次到达波峰
2.关于机械波和电磁波的比较,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
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
3.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能产生机械波
C.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周期长
D.波源停振时,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立即停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肥皂泡膜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彩色是光的色散现象
B.机械波和电磁波本质上相同,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
C.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体时,为了提高成像质量,往往在镜头前贴上增透膜
D.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缝越宽,衍射现象越不明显
5.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探头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探头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形成B超图像。如图为血管探头沿x轴正方向发送的简谐超声波图像,t=0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M。已知此超声波的频率为1×107 Hz,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1.25×10-7s内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2 mm
B.质点M第一次位移为0.2mm的时刻是×10-7s
C.超声波在血管中的传播速度为1.4×103 m/s
D.t=1.5×10-7s时质点N恰好处于波谷
6.下列关于机械波及其特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波的传播方向跟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的
B.由可知,波速是由波源振动的频率和波长两个因素决定的
C.波的速度即为振源的振动速度
D.在一个周期内,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振动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7.关于振动和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振动,一定会产生波 B.存在机械波,一定存在波源
C.波源振动越快,机械波传播速度越大 D.机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8.对机械波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波中各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B.横波传播到最前面时波峰和波谷交替出现
C.简谐波的周期等于每个质点振动的周期
D.波向前传播时快时慢,速度大小周期性变化
9.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械振动就一定有机械波
B.波源振动的频率等于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
C.质点的振动方向总跟波的传播方向相同
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跟质点的振动速度相同
10.一列简谐波沿轴正方向传播,时波形如图所示。已知在末,点恰第四次(图中为第一次)出现在波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的周期是
B.波传播到点需要
C.点开始振动时速度方向是向上的
D.点在末第一次出现在波谷
11.介质中有一列简谐机械波传播,对于其中某个振动质点(  )
A.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C.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它的振动方向一定不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12.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该列波上正好经过平衡位置的两质点相距6m,且这两质点之间只有一个波峰,则该简谐波可能的波长为( )
A.4 m、6 m和8 m B.6 m、8 m和12 m C.4 m、6 m和12m D.4 m、8 m和12 m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游泳时耳朵在水中听到的音调与在岸上听到的是一样的,说明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并不改变
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可以减弱玻璃表面反射光的影响
C.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通信手段,它是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传递信息
D.科学家通过比较星球与地球上同种元素发出的光的频率来计算星球远离地球的速度是利用光的多普勒效应
14.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论是横波还是纵波,都是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后一质点必须重复前一质点的振动
B.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速度是相同的
C.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固体介质不能传播纵波
D.质点沿水平方向振动,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这类波是纵波
二、多选题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台湾高雄2月6日凌晨发生6.7级地震,地震波是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B.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峰上的质点运动到相邻的波峰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C.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D.爱因斯坦认为引力波是一种跟电磁波一样的波动
E.可见光只是电磁波中的一小部分,可见光的频率低于x射线的频率
16.“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水面上会激起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该照片记录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纹,其形状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  )
A.蜻蜓当时是向右飞行
B.蜻蜓当时是向左飞行
C.蜻蜓飞行的速度大于水波传播的速度
D.蜻蜓飞行的速度小于水波传播的速度
17.如图所示,用橡胶锤敲击音叉,关于音叉的振动及其发出的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纵波
B.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波频率增大而增大
C.音叉周围空间声音强弱的区域相互间隔
D.换用木锤敲击,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发生共振的时候,受迫振动的频率才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B.机械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
C.声波能发生多普勒效应,其它类型的波也可以
D.只要有机械振动的振源,就一定有机械波
E.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19.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m/s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面波是一种纵波
B.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 Hz
C.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 m
D.水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20.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B.机械波中各质点做的是自由振动
C.机械波中各质点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并不随波迁移
D.横波和纵波是相对的,一列机械波既可以叫横波,也可以叫纵波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地点,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的平方与其摆长成正比
B.只要两列波的振幅相同,它们干涉时就会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C.物体做受迫振动时,系统的固有频率一定和驱动力的频率相等
D.“闻其声不见其人”是声波的衍射现象
E.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2.某次地震中,纵波波速为7 km/s,横波波速为3.2 km/s,地震波频率为10 Hz。M点的观察者在接收到纵波15.3 s后才接收到横波,从横波传到M点的时刻开始计时,图甲为横波引起的M点的振动图像,图乙为t=2T时刻的横波波动图像,则(  )
A.震源距离M点约为90 km
B.图甲中时刻,M点速度大小为0
C.该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D.沿横波传播方向距离M点16 km处的N点在5.275 s后将处于波谷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现在P点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下,因为经过0.3s后达到波峰,所以有
解得周期
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波长,故波的传播速度为
故B错误;
C.因为此时M点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下,故M点右侧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是沿着y轴的负方向,故C错误;
D.因为MQ=4m,故波传播到Q点的时间为
到达Q点,质点后先向下运动,然后再到达波峰,这段时间为
所以一共需要才能第一次达到波峰,故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
【详解】
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适用于一切波,对电磁波也适用,故A正确;
B.干涉和衍射是波的特有性质,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故B正确;
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既可以在介质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C正确;
D.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而电磁波只有横波,D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
3.A
【解析】
【详解】
A项:机械振动在介质中才能形成机械波,所以有机械波时一定有拓动,故A正确;
B项:如果机械振动,但没有介质,则没有波,故B错误;
C项:介质中所有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所以所有质点的振动周期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故C错误;
D项: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动仍然继续传播,故D错误.
4.D
【解析】
【详解】
A.肥皂泡膜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故A错误;
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而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传播,机械波和电磁波本质上不相同,故B错误;
C.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体时,为减少反射光的干扰,通过偏振片来阻碍反射光进入镜头,故C错误;
D.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缝越宽,和光波长差距越大,衍射现象越不明显,故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可知,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超声波在血管中的传播速度为
根据传播方向可知,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当坐标为 的质点的振动形式传到M点时,质点M第一次位移为0.2mm,此时波向前传播
所用时间
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质点N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为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当纵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A错误;
BC.波速与介质有关同一种波在同一介质中速度是相同的,与振动速度无关,BC错误;
D.根据公式
可得
D正确。
故选D。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发生振动,还必须有传播波的介质才会产生波,A错误;
B.存在机械波,必然有振源和介质,B正确;
C.波源振动的快慢与机械波的传播速度无关,机械波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C错误;
D.机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错误。
故选B。
8.C
【解析】
【详解】
A、同一波中各质点的振动情况有先后之分,故A错误;
B、由于波动过程中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横波向前传播时在最前面要么是波峰要么是波谷,不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简谐波的周期等于每个质点振动的周期,故C正确;
D、波向前传播时速度大小是一定的,故D错误.
9.B
【解析】
【详解】
A.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还需要传播振动的介质;故A错误.
B.各个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即等于波动频率;所以B正确.
C.在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总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故C错误.
D.振源振动的速度与波的传播速度是两回事,振动速度是变化的,而波的传播速度在同一介质中是不变的;故D错误.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为在0.6s末时,A点恰第四次(图中为第一次)出现在波峰,可以得出A点做了三个完整的周期,可知
故A错误;
B.由图示位置到P点的距离s为3cm,而该列简谐波的波速为
所以传到P点需要的时间为
故B错误;
C.由波动图像可知,质点开始振动时速度方向是向下的,故C错误;
D.由于波传到P点所需要的时间为0.3s,所以P点在0.35s末时处在波谷,故D正确。
故选D。
11.B
【解析】
【详解】
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的振动速度和波的传播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两者不一定相同,选项A错误;各个质点在振源的带动下做受迫振动,则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选项B正确;质点只在自己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不随波迁移,选项C错误;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平行于波的传播方向;选项D错误;故选B.
12.C
【解析】
【分析】
【详解】
满足题意的波形可能有三类四种情况,如图所示
一是两点间有半个波长,如图a所示,满足
解得
λ=12m
二是两点间有一个波长,如图b、c所示,满足
λ=6m
三是两点间有个波长,如图d所示,满足
解得
λ=4m
故选C。
1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频率由波源决定,游泳时耳朵在水中听到的音调与在岸上听到的是一样的,说明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并不改变,A不符合题意;
B.玻璃表面的反射光是偏振光,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可以减弱玻璃表面反射光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通信手段,它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传递信息,C符合题意;
D.多普勒效应应是由于声源和观察者发生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化的现象,
科学家通过比较星球与地球上同种元素发出的光的频率来计算星球远离地球的速度是利用光的多普勒效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不论是横波还是纵波,由于波源的振动,以及相邻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前边的质点会带动后边的质点振动起来,后边的质点是在前一质点的作用下做受迫振动的,周期和频率都是相同的,故A正确;
B.各质点的运动是变速运动,并且各质点不一定是同步调振动的,故B错误;
C.固体既能传播横波也能传播纵波,故C错误;
D.两个水平方向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可能两个水平方向是垂直的,故D错误。
故选A。
15.ADE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地震波是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A正确;
B.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波上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上下振动,不随波迁移,B错误;
C.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C错误;
D.爱因斯坦认为引力波是一种跟电磁波一样的波动,D正确;
E.根据电磁波谱可知,可见光只是电磁波中的一小部分,可见光的频率低于x射线的频率,E正确。
故选ADE。
16.AC
【解析】
【详解】
AB、圆形波形图的圆心就是蜻蜓击水的位置,先击水的位置激起的波纹半径较大,由此可知蜻蜓当时是向右飞行的,故A对;B错;
CD、由图知后击水产生的波纹向右超过了了先击水产生的波纹,说明蜻蜓飞行的速度大于水波传播的速度,故C对;D错;
故选AC
17.AC
【解析】
【详解】
A.根据音叉振动发出声波的原理可知,音叉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故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纵波,故A正确;
B.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不会随波的频率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
C.音叉振动发音时两个叉股是两个频率相同的波源,它们产生的波发生干涉,所以音叉周围空间声音强弱的区域相互间隔,故C正确;
D.音调与音叉的材料有很大关系,音叉材料没变,所以音叉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没变,而换用木锤敲击时没有缓冲减震作用,音叉振幅较大,所以音叉的响度较大,故D错误。
故选AC。
18.BCE
【解析】
【详解】
A.受迫振动的频率总是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才发生共振,故A错误;
B.机械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故B正确;
C.声波能发生多普勒效应,其它类型的波也可以,故C正确;
D.有机械振动的振源,但是没有传播波的介质,也不一定会有机械波,故D错误;
E.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E正确。
故选BCE。
19.CD
【解析】
【详解】
A.水面波的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垂直,所以水面波是横波,A错误;
B.由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可得知振动的周期为:
频率为:
B错误。
C.根据公式:
C正确。
D.参与振动的质点只是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并不会“随波逐流”,所以水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D正确。
故选CD。
20.AC
【解析】
【详解】
A.机械波传播的是质点的振动形式和能量,选项A正确;
BC.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由于相邻质点的带动,其振动是受迫振动,并不随波迁移,选项C正确,B错误;
D.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时的波叫横波,平行时的波叫纵波,选项D错误。
故选AC。
21.ADE
【解析】
【详解】
A.由

周期与摆长成正比,故A正确;
B.两列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由相同的频率和恒定的相位差,故B错误;
C.物体做受迫振动时,实际振动频率与驱动力频率相等,而固有频率只有系统本身决定,与驱动力无关,故C错误;
D.“闻其声不见其人”是声波绕过障碍物,抵达听者耳朵,是声波的衍射现象,故D正确;
E.天文学中通过测量待测星体上电磁波被地球接受后频率(衍射)的改变,利用开普勒效应测量该星体相对地球的速度,故E正确。
故选ADE。
22.AD
【解析】
【详解】
A.设震源与M点的距离为x(km),则有
-=15.3 s
解得
x=90 km
故A正确;
B.图甲中时刻,M点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故B错误;
C.由振动图像可知,在t=2T时刻,M点向上振动,由“同侧法”可知该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C错误;
D.横波的周期为T=0.1 s,横波由M点传到N点的时间
t1= s=5 s
再经过0.275 s=2T质点N处于波谷,故D正确。
故选A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