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机械波 本章复习提升(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机械波 本章复习提升(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0 15:1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本章复习提升
一、单选题
1.在教室外的走廊上虽看不见教师,却能听到教室里教师的讲话声,这一现象是声波的(  )
A.反射 B.折射 C.干涉 D.衍射
2.由波源S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20Hz。已知介质中P质点位于波源S的右侧,SP=0.8m,P到S的距离不超过两个波长。Q(图中未画出)质点位于波源S的左侧,P、Q和S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t=0时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如图所示,当P第一次到达波峰时,波源S也恰好到达波峰,Q恰好第二次到达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波在介质中的波速为8m/s
B.机械波的波长为0.8m
C.Q点到波源S的距离为0.6m
D.P与Q同时通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相同
3.一列沿着绳子向右传播的波,在传播方向上有 A、B 两点,它们的振动方向相同,C 是A、B的中点,则 C 点的振动( )
A.与 A、B 两点的振动方向一定相同
B.与 A、B两点的振动方向一定相反
C.与 A 点的振动方向相同,与 B 点的振动方向相反
D.可能与 A、B两点的振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A、B两点的振动方向相反
4.如图是水面上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在某时刻的叠加情况,以波源S1、S2为圆心的两组同心圆弧分别表示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实线)和波谷(虚线);S1的振幅A1=4 cm,S2的振幅A2=3 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D是振动减弱点
B.质点A、D在任何时刻的高度差为14 cm
C.再过半个周期,质点B、C是振动加强点
D.质点C的振幅为1 cm
二、多选题
5.如图所示,在均匀介质中,A、B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简谐运动表达式均为,形成的机械波的波速都是10 m/s。介质中P点与A、B两波源间的距离分别为4 m和5 m。则(  )
A.波的周期为0.1 s
B.波的波长为2 m
C.P点一定是振动加强点
D.P点可能是振动减弱点
6.如图所示,a、b两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传播的速度大小均为v=2m/s.a波的振幅为2cm,沿x轴正向传播,b波的振幅为1cm,沿x轴负向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横波a的周期为2s
B.x=1m处的质点的振幅为1cm
C.t=0.5s时刻,x=2m处的质点位移为﹣3cm
D.t=0.5s时刻,x=1m处的质点向y轴负方向振动
E.t=1.0s时刻,x=2m处的质点位移大小等于3cm
7.在学到“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时,四位同学就自己看到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让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他们谁说的对(  )
小张说:医生用听诊器是利用了固体可以传递机械波。
小王说:军队过桥时不能齐步走,就是因为怕产生共振,损坏了桥,火车过铁桥时要减速,也是同样的道理。
小李说:我家的木板门,春夏季听不到响声,一到秋冬季节,就开始嘭嘭作响,这是风吹振动的。
小赵说:树叶在水面上下振动说明,机械波并不向外传递介质。
A.小张说的对 B.小王说的对
C.小李说的对 D.小赵说的对
8.有一列沿水平绳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10Hz,介质质点沿竖直方向振动。当绳上的质点P到达其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时,在其右方相距0.6m处的质点Q刚好到达最高点。由此可知波速和传播方向可能是(  )
A.8 m/s,向右传播 B.8 m/s,向左传播 C.24 m/s,向右传播 D.24 m/s,向左传播
三、填空题
9.一阵风吹过麦地,形成一片麦浪滚滚的现象,这滚滚的麦浪_____机械波;大型团体操中,人群按照口令,轮流起立蹲下形成的“人浪”_____机械波.(填“是”或者“不是”)
10.波速相等的两列简谐波在x轴上相遇,一列波(虚线)沿x轴正向传播,另一列波(实线)沿x轴负向传播.某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在x=8m处相互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 在x=10m处相互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在x=14m处质点的振幅为________cm.
四、解答题
11.一列沿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且波恰好传播到处,已知波的传播速率为。求:
(1)振源的振动周期;
(2)时,波向前传播到轴上的位置;
(3)处的质点,从开始振动至时经过的路程。
12.均匀介质中,波源位于O点的简谐横波在xOy水平面内传播,波面为圆。t = 1s时刻,所有波峰、波谷的波面分布如图1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相邻的波谷,坐标(2,20)处的质点P处于波峰。质点P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z轴正方向竖直向上。求:
(1)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
(2)坐标(0,40)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谷的时刻;
(3)坐标(10,0)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闻其声不见其人”这一现象是声波的衍射现象。
故选D。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根据题意可知,P与S相距一个或两个波长,因为SP=0.8m,所以波长可能为

t=0时刻S振动方向向上,Q恰好第二次到达波谷,Q质点振动的时间为
所以SP间的距离有两个波长,即,可得波速为
故A正确,B错误;
C.由上分析可得
若SQ为,则 SP间将超过两个波长,所以
故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QP相差两个半波长,所以P与Q同时通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A。
3.D
【解析】
【详解】
波传播时,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它们离开波源的距离有关;设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所示的形状,正在平衡位置的1、2、3、…等点的振动方向相同(向上)如图.
由图可知:若、为1、2两点时,其中点向下运动,与、两点的振动方向相反;若、为1、3两点时,其中点向上运动,与、两点的振动方向相同;
A. 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与分析相符,故D正确.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质点D是谷谷相遇点,则是振动加强点,选项A错误;
B.质点A是峰峰相遇点,是振动加强点,而D点也是振动加强点,在该时刻的高度差为2(A1+A2)=14 cm,任意时刻不一定。选项B错误;
C.质点B、C是振动减弱点,则再过半个周期,质点B、C还是振动减弱点,选项C错误;
D.质点C的振幅为A=A1-A2=1 cm,选项D正确。
故选D。
5.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设简谐波的波速为v,周期为T,由题意知
A正确;
B.根据可得
B错误;
CD.根据题意可知,P点到A、B两个波源的路程差
所以P点一定为振动加强点,C正确,D错误。
故选AC。
6.AB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得两波波长均为m,故两波的周期均为s,故A正确;
B.若以x=0, x=4m处等效看作波源,两列波振动情况相反,x=1 m处的质点为振动减弱点 ,其振幅为,故B正确;
C.t=0.5s时刻,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及波速可得:a波波峰,b波波峰传播到x=2m处,故x=2m处质点的位移为2cm+1cm=3cm,故C错误;
D.t=0.5s时刻,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及波速可得:a、b波平衡位置传播到x=1m处,且a波向下振动,b波向上振动,根据两波振幅可得:x=1m处质点向下振动,故D正确;
E.t=1s时刻,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及波速可得:a、b波平衡位置传播到x=2m处,故x=2m处质点的位移为0,故E错误。
故选ABD.
7.ABD
【解析】
【详解】
A.固体可以传递机械波,且传递机械波最快,故A正确;
B.军队过桥时不能齐步走,就是因为怕产生共振,使振幅最大,导致桥损坏,同样火车过铁桥时也要限速,也是这个道理,故B正确;
C.小李说法不对,可以这样想,一年四季哪个季节都有风,如果是因为风,那春夏季也会响,所以小李的说法错误。另外其实冬天天气冷,物体会比较“硬”更容易振动发声,而夏天物体比较“软”,不容易振动发出声,试想你拿一个石头分别敲在地板上和敲在棉花上,发出的响度是不同的,故C错误;
D.树叶在水面上下振动,只是在它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没有随波迁移,故D正确。
故选ABD。
8.BC
【解析】
【分析】
本题中既没有明确波的传播方向,又没有明确波长的大小范围,故存在多种可能性。
【详解】
AC.当波向右传播时,其波形图如图所示
此时P、Q两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满足
则波长
波速
当时
当时
故C正确,A错误;
BD.当波向左传播时,其波形图如图所示
此时P、Q两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满足
则波长
波速
当时
当时
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C。
9. 不是 不是
【解析】
【详解】
[1]当物体的某一部分发生振动时,其余各部分由于质点的相互作用也会相继振动起来,物质本身没有相应的大块的移动,所以麦子的运动形成的不是机械波.
[2] 轮流起立蹲下形成的“人浪”表演中是由于演员有节奏的起立和下蹲形成的,没有振动形式的传播和带动,所以形成的不是机械波.
10. 加强 减弱 2
【解析】
【详解】
两列波在x=8m处引起的振动都是方向向下,可知此位置的振动是加强的;在x=10m处是峰谷相遇,可知此位置振动减弱;在x=14m处也是峰谷相遇,振动减弱,则质点的振幅为.
11.(1)0.5s;(2)23m;(3)1.8m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波形图知,波长,振源的振动周期与波的传播周期相等,则振源的周期为
(2)时刻波已传播到处,经过时间波传播距离
则时,波向前传播到x轴上的位置为
(3)所求质点的路程
12.(1)5m/s;(2)6s;(3)z = 2sin(t + )(cm)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题知图1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相邻的波谷,则有
= 10m
图2为质点P的振动图象则
T = 4s
根据波速计算公式有
v = = 5m/s
(2)由图1可知当波谷传到坐标(0,40)处的质点时,走过的位移为
x = 30m
则需要的时间为
t = = 6s
(3)由图2知
T = 4s,A = 2cm
则可写出坐标(10,0)处的质点的振动表达式为
z = 2sin(t + φ)(cm)
由于坐标(10,0)处的质点t = 1s时z = - 2,代入上式有
z = 2sin(t + )(c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