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3.5.2 体积的应用》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3.5.2 体积的应用》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9 21: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5.2 体积的应用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54页例3及课堂活动,练习十六第3、4题和思考题。
育人目标 1.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在丰富的数学信息中分析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理清已知信息与所要解决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分析信息之间的联系,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分析数学信息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出示两个不同的玻璃容器,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 2. 把这个正方体玻璃缸装满水,然后倒入这个长方体玻璃缸中 在这个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容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水的体积没有变。 小结:同样多的水,装在不同的容器里,水的形状发变化,但水的体积不变。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问题解决) 认真观察,举手回答。 2.畅谈发现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新课 1.教学例3,运用等积变换的思路解决实际问题 (1)多媒体出示例3 (2)理解题意,思考以下问题: 在本题的转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3)学生尝试解决。 (4)汇报交流,集体讲解。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解题过程。 (5)质疑:本题哪个条件没有用上?(长方体的高)这个看似多余的条件,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6)小组讨论。 (7)汇报交流,老师小结。 这个长方体的高,看似是一个多余条件,其实它是一个限度,也就是水位的高度不能高于长方体容器的高,否则,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要改变。 2.课堂活动,用排水法测量红薯的体积 (1)我们会求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如果是一个不规则的物体(出示红薯),又该怎么求它的体积呢? (2)学生讨论得出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活动步骤: ①在长方体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水,要能够完全淹没红薯。然后测量放入红薯前的水位的高度和长方体容器的长和宽,填入记录表中相应位置。(记录表见教科书第54页) 老师巡视,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要从容器里面测量长方体容器的长、宽、高。 ②把红薯放入水中,观察有何变化,并测量水位的高度,填在记录表中。 ③小组讨论红薯体积的计算方法。 ④汇报交流,集体评讲,老师板书各小组的计算方法。 (3)总结归纳。 同学们,我们每组测量和计算结果不同,但,我们的方法无外乎两种方法:①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放入红薯前后的水位差,求得红薯的体积;②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放入红薯后的水位高度-长方体容积的底面积×放入红薯前的水位高度,求得红薯的体积。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知道这两种方法求得都是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也就是红薯的体积,这种测量体积的方法就是“排水测量法”。 1.学生尝试解决,全班汇报交流。 2.完成课堂活动,进行归纳总结。 在实例中理解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联系实际沟通乘法分配律的实际意义,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应用练习 1.基本练习。 教科书第55页练习十六第3、4题。 2.思维训练。 教科书第55页练习十六思考题。 1.讨论交流 2.完成练习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悟?还有什么疑问?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学生反思总结 培养学生勤于反思的精神。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