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教案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教案 (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1 14:0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教学目标
1.认识“箱、夸”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缝、夹”,会写“性、卷”等12个字,会写“性子、布料”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反应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反应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揭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会发现我们周围有的人性子急,有的人性子慢。如果不是很急或者很慢,对生活倒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一个性子很急的人和一个性子很慢的人碰到了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看看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课文题目,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
2.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板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裁缝”就是以做衣服为职业的人)
3.看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4.学生质疑,教师总结。(出示课件1)
(1)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慢性子裁缝性格到底有多慢 急性子顾客性格到底有多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要求。(出示课件 2)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在文中画出生字并注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标出自然段序号,并作读后感悟的批注。
(4)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弄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按初读求自主习。
3.教师检读书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2)谁能说说你画出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故事发生在冬天、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从这些词语中你知道文章的叙述顺序是什么吗 (时间顺序)(板书:故事发生在冬天、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时间顺序)
(3)课文中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急性子顾客迫不及待地想要穿上新衣服,四天内不断地变换要求;慢性子裁缝却没有一点儿不耐烦,始终不慌不忙地回应)
三、再读课文,分清层次
1.我们已经知道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同学们能不能把握作者的思路,给课文划分段落呢 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29个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划分段落如下。(出示课件 3)
第一部分(第 1~13 自然段):第一天,急性子顾客找到慢性子裁缝,慢性子裁缝说服急性子顾客在他这儿做棉袄。
第二部分(第14~16 自然段):第二天,急性子顾客提出想把棉袄改成夹袄,裁缝答应了。
第三部分(第17~19 自然段):第三天,急性子顾客提出把夹袄改成夏天的短袖衬衫。裁缝也答应了。
第四部分(第20~29 自然段):又过了一天,顾客提出把短袖衬衫接上袖子改成春装裁缝先是表示不行,后来又表示不用接袖子也能做春装,因为布料还在柜子里没动呢。
(板书:第一天,想做棉袄第二天,想改成夹袄 第三天,想把夹袄改成夏天的短袖衬衫又过了一天,把夏装改成春装)
设计意图:以自然段为单位来拆分课文,在概括段落内容的同时能帮助学生厘清课文的顺序和结构。
4.教师小结:文章脉络清晰,层层深入,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篇文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习会认字。
(1)认读词语。(出示课件 4)
裁缝 箱子 夸奖 歪着头 承认 夹袄
袖子 衬衫 负责 泄气 手艺
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2)师生评价,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承、衬、衫”,后鼻音“缝、箱”。
其中“缝、夹”是多音字,“缝”在这里是动词,读 féng,在“裁缝”一词中为轻声;它还有一个读音 fèng,当它作名词时读这个读音,可组词为“缝隙”。
“夹”在这里读 jiá,指“双层的(衣被等)”;它还有一个读音 jiā,当它有“从两个相对的方面加压力,使物体固定不动”等意思时读这个读音,可组词为“文件夹”。
(3)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形声字:箱 袖 衬 衫
形近字比较:亏--夸 丞--承 夫--夹 贝--负 世--泄
熟字加偏旁:逢+纟=缝 乙+艹=艺
猜谜语:不正。(歪)
(4)巩固记忆。男女对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2.学习会写字。
(1)认读会写字。(出示课件 5)
性 卷 货 取 夹 夸 务 衬 衫 负 责 艺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识记生字。
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熟字加偏旁; 化+贝=货 又十耳=取 亏十大=夸
减一减;圈一口=卷 荚一艹=夹
形近字比较:村--衬 彩--衫 乙--艺
组词识记:负担 责任
(3)观察生字的位置和本身的结构,想一想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
“性、衬、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货、负、责”;上下结构,最后一笔都是点。“取”:左右基本等宽。
“夹”:独体字,写在田字格的中央,注意撇捺、伸展。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卷”:点、撇呼应,两横上短下长。第五笔长撇在竖中线上起笔,撇和捺要舒展。
“取”:左长右短。“耳”末笔横变提,在竖中线左侧收笔。“又”的横撇不宜长,捺舒展。
“货”:上下结构,“化”稍扁,“贝”长撇舒展,末点有力。
“夹”:两横上短下长。第五笔竖撇从竖中线起笔,在与第四笔横交叉后向左下方撇出;第六笔捺要舒展,收笔与撇基本齐平。
“衫”:衣字旁的第一笔点靠右,在横撇的折角上方,竖与横撇相交于横中线。右边三撇间距均匀,最后一撇长。
“责”:上部三横间距均匀、紧凑,下横最长下部“贝”稍窄。
(5)展示写得优秀的生字,由写字的学生说说怎样把字写好。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课后反思
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拆分,拆分为两个目标,分阶段进行教学。
首先把目标定为“学习生字、新词”,让学生自学、交流,教师可以指导比较难读的以及对课文理解有直接帮助的字词,在指读过程中发现不正确的字词读音,随即进行正音。
其次把目标改为“能够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课文段落大意,从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实现由初读到品读的过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直接导入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出示课件6)
裁缝 箱子 夸奖 歪着头 承认 夹袄 袖子 衬衫 负责 泄气
手艺 慢性子 一卷 交货 取衣服 服务
指名朗读课文,开火车读。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板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第一部分(第1~13自然段),聚焦“第一天”。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个冬天)
(2)急性子顾客有什么要求呢 (出示课件 7)
我想做件棉袄。
(板书:做棉袄)
(3)从哪里看出他是个急性子的人 (出示课件 8)
告诉您,我和别的顾客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急的顾客。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 夏天 春天 ……
(板书:性子最急的顾客)
(4)关注标点符号,试着读出急性子顾客的“急”脾气。
指导朗读:读的时候语速要较快,读出急性子顾客急切、等不及裁缝回答的语气,读出他迫不及待拿到新衣服的心情。
提示:为了读好对话,还应关注急性子顾客说话前后的表现,体会他的心情。
(5)急性子顾客说话前后的表现是怎样的 (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顾客夹起布料就要走、急性子顾客挺纳闷)
(6)但是这位如此急性子的顾客,偏偏遇到了一位怎样的裁缝 (慢性子的裁缝)从哪里看出来 (出示课件9)
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板书:性子最慢的裁缝)
(7)当这位性子最急的顾客听说自己的棉袄要到明年冬天才能取时,决定把布料拿走,换一家店,为什么最后又留下了呢 (慢性子裁缝劝住了他)(板书:明年冬天来取)(出示课件 10)
依我看,我做的活儿最适合您这种性子的顾客啦。
照您的性子,您肯定会一拿到衣服就穿在身上,不是吗
可是您无论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都会笑话您的。我呢,决不会让人笑话您。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甚至羡慕您呢。
指导朗读:朗读裁缝说的话时,要注意句尾的语气词,语速要缓慢一些,语气要平稳,表现出慢性子裁缝的特点。
(8)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急性子顾客的急脾气和慢性子裁缝的慢条斯理。(板书:急脾气 慢条斯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抓住顾客的要求和裁缝的表现一起来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并通过朗读,读出两个性格相反的人的语气。
2.学习第二部分(14--16自然段), 聚焦“第二天”。
(1)才过了一天,急性子顾客又提出了什么要求 (出示课件11)
不料,这位顾客第二天又跑到裁缝店来,说:“我不做棉袄了!”
“等到明天冬天,时间实在太长啦。”顾客提出,“把我那棉袄里的棉花拽掉,改成夹袄,让我提前在秋天就能穿上合时的新衣服吧。”
(板书:把棉袄改成夹袄)
(2)慢性子裁缝是怎么表现的 (出示课件12)
“不要棉花了,行啊。”裁缝答应了,“为您服务,没说的!”
(板书:行啊,没说的)
(3)你猜猜慢性子裁缝现在已经做好棉袄了吗 (绝对没有,要不他也不会让急性子顾客明年冬天再来取衣服)
3.学习第三部分(第 17~19 自然段),聚焦“第三天”。
(1)急性子顾客又有什么新的要求 (出示课件 13)
“师傅,把我那夹袄的袖子剪去一截儿,改成夏天能穿的短袖衬衫吧,我实在等不及了。”
(板书:把夹袄改成短袖衬衫)
(2)慢性子裁缝是怎么表现的 (出示课件14)
裁缝点点头:“剪袖子,只要咔嚓咔嚓两剪子,好办得很,没问题。”
(板书:点点头 好办得很)
(3)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急性子顾客的等不及和慢性子裁缝的不慌不忙
4.学习第四部分(第20~29 自然段),聚焦“第四天”
(1)急性子顾客又提出什么新的要求 (把夏装接上袖子改成春装)
(板书:把夏装接上袖子改成春装)
(2)慢性子裁缝是怎么表现的 (先摇摇头表示不同意,说这样接上去的衣服会很难看,会坏了他的名声。后来,说他有办法不接袖子,做出漂亮的春装,因为布料还在柜子里搁着,根本没有动)(板书:不用接袖子,布料还没动呢)
(3)这位惊讶、愤怒地瞪大眼睛的顾客会说些什么
学生1:那你还说这么多废话干什么!
学生2:那你昨天、前天还说得那么好听干什么!
学生 3:真是受够你了,再也不在你这儿做衣服了!
(4)你觉得故事的这个结局怎么样
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中--完全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愤怒的顾客想要说的话,让学生体会人物的特点,增强故事的趣味性。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体会顾客的“急性子”和裁缝的“慢性子”。
6.学习了课文,请同学们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反应的信息,结合课文插图,完成表格。(出示课件 15)
时间 急性子顾客的要求 慢性子裁缝的反应
第一天 冬棉袄 说服顾客明年冬天取棉袄
第二天 秋夹袄 爽快答应
第三天 夏短袖 点点头答应
又过了一天 春长袖 摇头拒绝接袖子,告知“还没开始裁料呢”
7.尝试结合表格和板书复述课文内容。
(1)复述要求:借助表格,将每一天的故事讲清楚、生动。
(2)小组合作,复述故事。(可以分工,每个组员复述一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复述课文,提炼主题,训练说话,加深理解,既深化主题,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 、拓展运用,读演训练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符合人物性格的语气。
2.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裁缝和顾客说些什么
学生1:我想对裁缝说,做一件衣服需要一年实在是太慢了!这样的话,本来流行的衣服也变成过时的衣服了,还有谁愿意到你这儿来做衣服呢!
学生2:我想对顾客说,你也太性急了,天天改来改去,就算等不及,也不需要一天一变啊,这样没耐心,会把事情弄糟的。
3.学生合作,演一演这个故事。
4.抄写词语表中的15个词语,并选择其中2个词语说一、两句话。
课后反思
1.让学生对比阅读急性子顾客的急脾气、老是等不及、反复无常,慢性子裁缝的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别人再急他不急的性格特点,从中读出故事的趣味性。可以在阅读时让学生边读边出描写急性子顾客不断变化的要求和慢性子裁缝的反应的语句,让学生更清楚地把握故事内容。
2.教师在最后设计演训练,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第一天:做棉袄 明年冬天取
第二天:改夹袄 行啊,没说的
第三天:改短袖衬衫 点点头,好办得很
第四天:改春装 不用接,还没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