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春节
【教材分析】
《老北京的春节》是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2单元《过年》中第二篇主体课文,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一篇散文。文章以平实洗炼的语言将老北京春节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娓娓道来,展现了一幅醇厚悠远、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图。文章共有7个自然段,语言简洁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也反映出老北京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编排此文,旨在丰富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在领略老北京新春独特风情民俗,领略老舍先生简洁生动的语言特色的同时,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有关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所限,知道得比较少,理解起来相对有一定的难度。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又很喜欢,因此可从学生自己过春节的经验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设计思路】
虽然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学生又很喜欢,教学中,首先运用朗朗上口的童谣,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后,再整体感知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读书讨论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最后带领学生走进“作业超市”,从而达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
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2.通过阅读,能找出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感受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截然不同”、“日夜不绝”、“守岁”等词语。
2.通过反复读书,从字里行间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过年童谣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提示课题
(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师:听完童谣,你想到了什么,一起来说一下!
学生答
师:春节你熟悉吗?来说说吧。
学生交流
师:提起春节,咱们真是有说不完的话,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爷爷一起到许多年前的老北京去看看,看看那时候的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课件:老北京过春节的图片。补充课题:老北京的春节。齐读课题。)
师:这是哪儿的春节?
(引导学生再读课题,突出“老北京的”几个字。)
师:想去看看吗?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用笔圈出来,开始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提问题,讨论“色如翡翠”“腊八蒜”“截然不同”“冰灯” “守岁”是什么意思?
二、学习生字
师:出示本课生字。请自己读一下。
看到“假”字,你想提醒同学什么?
师:读生字,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学生抢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
师:老北京的春节到底怎样呢?请同学来读读课文。
(指名一排同学按自然段接读,教师随时纠正读音错误)
师:刚才同学读得很认真,听的同学也很认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是一种美德,我们同学做得真好。
师: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答。
师:这么热闹的春节从腊月初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好长时间,到了正月十九,春节就结束了。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找一找,画一画,春节有哪些重要的日子?
(腊月初八、腊月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
师:老师把重要的日子做成了日历,咱们来看一下,齐读一下吧。
(课件:日历。学生齐读)
四、研读课文
师:春节有这么多重要的日子,请同学默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部分,画画描写热闹的句子。
画完了,把你画的句子推荐给大家。
师:“守岁”就是到了除夕夜,人们点亮灯火,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块聊天,一整夜不睡觉,期待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其实,我们现在也有“守岁”的习俗。让我们重温守岁的情景,再一次感受当新年的钟声敲起时的场面吧。(《 春节晚会》片断:12点钟声响,人们欢庆新一年的到来。)看到了吗?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新的一年来到了。(课件上日历翻到了大年初一)刚才谁选的这一段?请你来读一下你画的这段中热闹的句子。
师:你来看一下,为什么说大年初一的景象和除夕截然不同呢?找到了吗?找到了你来读一下。
学生交流。
师:真是不得了,你用“忙碌”和“悠闲”这两个词概括了除夕和大年初一截然不同的景象。
师:(小结)除夕的晚上是热闹的,贴年画,穿新装,红红的对联,日夜不绝的鞭炮。而大年初一是比较悠闲的,人们可以逛庙会,骑毛驴,看美景,还可以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所以说大年初一的景象和除夕截然不同。谁想来读一读除夕的热闹和大年初一的悠闲?好。我们男女生各推荐一名同学来打擂台。
学生比赛读。
师:除夕,大年初一过后,元宵节到了,春节的高潮到了。哎,同学们,除夕和大年初一就够热闹了,老舍爷爷却说更热闹的是元宵节,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师:好,哪个小组起来说一说,你们研究的结果是怎样的。
学生汇报。
师:(小结)刚才同学说除夕是热闹的,但没有月光,而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到处是灯,天上是灯,地上是灯,家里也是灯。头顶明月当空,地上灯火通明,太美了,怎能不说春节的高潮是元宵节呢?
师:老北京的灯会我们是看不到了,但我们这里也有灯会,来,看看去。(课件播放花灯图片:宫灯花灯冰灯龙灯)教师引导学生用一个合适的词形容看到的灯。
(张灯结彩灯火通明五光十色……)
师:各种各样的花灯,令人耳目一新,谁能不喜欢呢?这么热闹的灯会,你们想不想读一下呢?
学生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书的热情这么高,连老师也被感染了,我们一起来读。
(引读)元宵一上市——生:春节的高潮就到了。
师:除夕是——生:热闹的
师:可没有——生:月光
师:元宵节呢——生:恰好是明月当空。
师:处处——生:张灯结彩
师:整条大街——生:灯火通明
师: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生: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
师:家中也有灯——
生:走马灯,宫灯,纸灯,有的灯里还有叮咚作响的小铃铛呢……
师:除了看灯——生:人们还会吃元宵
师:预示着——生: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到了——生:正月十九。
师:春节就结束了——生: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师:同学们可别遗憾,老北京的春节结束了,可再过几十天,20xx年的春节就要来到了,同学们到那时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我们的春节是怎样过的,我们的春节又有哪些习俗呢?
出示作业:
1.写一写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
2.画一画你们家过春节的情景。
3.搜集和春节有关的图片、传说故事等。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