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20 12:14:48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
温馨提示:
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雪后房檐上的积水变成冰柱;灯泡通电能发光放热
B.葡萄酿酒;浑浊的黄泥水静置后能变得澄清
C.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来;小苏打能溶于水配制成溶液
D.水通直流电;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
B.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量的加碘食盐
C.夜晚在封闭的室内摆放大量花木
D.大步流星地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
3.安全无小事。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应树立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使用酒精炉吃火锅时,直接向燃着的酒精炉内添加酒精
B.发现家中天然气泄露时,立即打电话报警
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厨房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向锅内加水灭火
4.化学实验现象美是化学学科的魅力之一。小东记录的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口,会看到大量白烟
B.铁丝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稀盐酸除铁锈时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D.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5.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氮气可用于冷藏血液 B.氧气可作为推进火箭上天的高能燃料
C.烧碱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石灰石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7.生活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化学小实验”的机会。小明同学将酚酞试液分别滴入到下列物质中,其变化现象及它们的pH对应正确的是
A.肥皂水 B.石灰水 C.食盐水 D.白醋
滴入酚酞试液后的实验现象 无色 蓝色 红色 无色
该物质的pH pH>7 pH=7 pH<7 pH<7
8.趣味小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明白其中的道理。若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食盐和水 ②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③锌和稀硫酸
④生石灰和水 ⑤固体硝酸铵和水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⑤ D. ①③⑤
9.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后,化学性质没有变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10.自去年起,人们都在盼望着前年爆发的新冠疫情早日清零。过氧乙酸(CH3COOOH)可以消杀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B.过氧乙酸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氧元素
C.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2
D.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11.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石成金”是说大理石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变成金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D.“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13.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X+H2O+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A.Cu B.CuO C.Cu(OH)2 D.CuCO3
14.氨气催化氧化是工业上生产硝酸的主要反应,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一种混合物 B.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15.小斌实验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对“硫酸和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过程进行了探究,绘制的反应容器中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d两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完全相同
B.图中b点→a点的变化过程为物理变化
C.若将酚酞试液滴入到c点所示的溶液中,溶液将变为红色
D.该实验是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
16.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使液体y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伸入滴有z的水中,打开弹簧夹b,可见烧杯中的液体如喷泉一样喷入烧瓶中,并出现颜色的改变。则x、y、z可能是
选项 气体x 液体y 溶液z
A O2 H2SO4 紫色石蕊试液
B CO2 H2O 无色酚酞试液
C CO Ca(OH)2 紫色石蕊试液
D CO2 NaOH 无色酚酞试液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0分。)
17.(5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数字和符号表示下列化学用语:
①两个银原子 ;②三个二氧化硫分子 ;③m个硫酸根离子 ;
④木炭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后的生成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18.(5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氢气 B.火碱 C.氮气 D.干冰 E.石油”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__;②被称为理想的“绿色能源”是____________;
③与俗名“苛性钠”为同一物质的是______;④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______;
⑤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
19.(2分)硝酸可发生反应:4HNO3△或光照O2↑+4X+2H2O。据此回答:
(1)在①X、②氮气、③一氧化二氮、④硝酸镁、⑤三氧化二氮中,按照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顺序应为(以下填序号) 。
(2)硝酸的保存应注意 。
20.(5分)(1)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中m= 。下列图中微粒共表示 种元素,其中与氯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该元素属于 元素。
(2)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x的数值可能是下列中的 。
A.9 B.10 C.11 D.12
21.(5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9 2 22 1
反应后质量(g) x 2 6 21
(1)这一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x=   g;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B可能没有参加该化学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   剂;
(3)按上述反应类型,任意举出一例具体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8分)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已知A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酸,B是一种含有钠离子的碳酸盐,C是一种可溶性碱,D含有与A相同的阴离子且其溶液为蓝色,D与C反应同时生成两种沉淀,E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请根据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 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与B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与D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3.(4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M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按照制取、收集连接顺序,接口为 接 (填接口序号)。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时,可在F中加入浓硫酸作干燥剂。选用的装置按照制取、收集连接顺序,接口为 接 , 接 (填接口序号)。
24.(8分)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一定不能是Na2SO4、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物质共同存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_____________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4)丁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NaOH和H2O)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同学实验 取反应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猜想(2)成立
丙同学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________色 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自己的猜想(4)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请写出乙同学的实验中铝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5.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氢氧化钠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2H2O通电 Cl2↑+ H2↑+ 2NaOH。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氯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51.2 g溶液,生成氯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计算:
(1)氯化钠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剩余水的质量。
(2)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九年级化学试题 第2页(共8页)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C C A C D C B B D D B B B D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0分。)
17.(每空1分,共5分。)
①2Ag; ②3SO2; ③mSO42-; ④; ⑤Al。
18.(每空1分,共5分。)
①D; ②A; ③B; ④E; ⑤C。
19.(每空1分,共2分) (1)④①⑤③②
(2)避光(“棕色瓶保存”等合理答案)、低温(“防止受热”等合理答案)。
(不要求顺序,但两个要点都要包含方可给全分,如“阴凉”)
20.(每空1分,共5分)
(1)8; 三; D; 非金属。 (2)CD(完全选对方可给分)。
21.(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5分)
(1)化合; 5。 (2)催化。 (3)2H2+O2点燃2H2O(合理答案均可)。
22. (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8分)(1)H2SO4;Ba(OH)2;CuSO4;CO2。
(2)H2SO4+Na2CO3= Na2SO4+H2O+CO2↑; Ba(OH)2+CuSO4=BaSO4↓+Cu(OH)2↓。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3.(共4分)(1) 长颈漏斗(1分)
(2)①;③(或⑤、或⑦)(两空中有少选或有错均不给分,两空共1分)
(3)②;⑦;(两空中有少选或有错均不给分,两空共1分)
⑥;③。(两空中有少选或有错均不给分,两空共1分)
24.(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8分)
【作出猜想】H2SO4(或硫酸);NaOH(或氢氧化钠)【以上两空可调换】;H2SO4(或硫酸); 
【实验验证】 红;
【总结反思】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
【知识拓展】⑴不能; ⑵2Al+2NaOH+2H2O═2NaAlO2+3H2↑。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5.解:(1)设消耗氯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
2NaCl + 2H2O 通电Cl2↑+ H2↑+ 2NaOH
2×58.5 71 2 2×40
x 7.1 g z y -----------------------1分
得方程 (2×58.5):71 = x :7.1 g -----------------------1分
71:(2×40) = 7.1 g :y -----------------------1分
71:2 = 7.1 g :z -----------------------1分
解得 x = 11.7 g -----------------------1分
y = 8 g -----------------------1分
z = 0.2 g -----------------------1分
∴剩余水的质量:51.2 g – 8 g = 43.2 g -----------------------1分
(2)氯化钠溶液质量为:51.2 g + 7.1 g + 0.2 g = 58.5 g --------------1分
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1.7g/58.5g×100%=20% -----------------------1分
答:(1)氯化钠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剩余水的质量为43.2 g。
(2)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其它合理解法同样给分)
九年级化学试题 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