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拼拼搭搭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拼拼搭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2-12-04 20:0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拼拼搭搭
2课时
教学
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掌握形的组合规律。
尝试用多种材料、多种表现方法创作。
教学重 难点
能合理运用各种形进行组合,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范作
学生: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或教后体会
A.导入
教师利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基本形自由发挥想像力,展开联想翅膀,拼一拼,贴一贴,再“添画”几笔成为一个有趣的形象。
揭示课题:拼拼搭搭。用这种方法还能做出什么有趣的图案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B.新授
a.请学生们欣赏大师(米罗)作品,感受用不同的形“拼搭”的奇妙世界。
b.欣赏图片(课本中的学生作品),感受它们带来的美:色彩的美:可用对比的鲜艳色彩也可用协调的美丽色彩。
形状的美:大小不同的各种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有点有线也有面。
内容的美:有写实的具体内容,也有抽象的内容。
构图的美:画面饱满有虚有实。
c.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各种形的组合运用,再次感受拼拼搭搭的美妙。
d.学生小组讨论用这种方法可装饰什么呢?(手帕、书签、钥匙扣和封面等)
e.教师出示各种拼拼搭搭装饰的实物,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f.作业布置:每组选择一种实物来装饰。
g.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作业。
C.小结
a.作品展示:通过各种途径(悬挂、粘贴、赠送等)。
b.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
c.课后拓展:你能做出立体的拼拼搭搭吗?用什么方法呢?
第二课时
A.导入
1.出示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有哪些形状在其中。
2.由此引入课题:形的组合联想。
B.新授
a.出示形的组合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组合的基本概念。
b.欣赏生活中形的组合的应用。
c.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形的组合的独特美感。
d.教师出示用较硬的纸剪出各种形状,启发学生考虑:怎样“拼搭”出立体组合作品?(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交流)
C、练习
学生第一次作业:尝试用“插接”的方法制作立体的作品,教师参与制作。
f.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相互交流制作的心得体会,评选出造型独特、色彩美丽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用废旧材料组合的作品,发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g.学生欣赏图片:现代装置艺术。
h.学生第二次作业:用废旧材料分小组完成一个形的组合装置,教师巡回指导。举办废品装置艺术展览:展示各小组的组合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
D、总结
教师直接演示,激发兴趣。
在圆、方、三角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不同的形进行组合,创作出有趣的、多变的世界。了解形的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组合图形的独特美感,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点、线、面组合的基本规律。能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来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形的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激发他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兴趣。启发学生用多种材料和多种方法来创作立体的形的组合。
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