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直面人生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上6课时,课下4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中的苦乐顺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选择和考验。
人生需要面对的内容很多,本单元重点探讨“生存与毁灭”、“顺境与逆境”两组矛盾。 这是人生的大思考。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的意志才会坚强,生命才有力量。
? 本单元的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探讨的话题是学生成长中渴望了解和探讨的,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展开探讨,可以加速学生的成长。
本单元选编了5篇文章,组成三个学习专题,??一、生存选择:《报任安书?》《?渔父》, 二、真的猛士:《记念刘和珍君》,三、苦难中的尊严:《论厄运》?《?直面困难》。专题虽各有侧重点,但彼此交叉,互相补充,构成一个整体。教学中切忌割裂开来,或者把问题简单化。
教科书采用“跨文本、超文选”的组合方式,应处理好“文言文”和“语体文”的衔接过渡。要改革文言教学方式,既要有“言”又不能忘记“文”,不能把文言学习仅仅当作文言知识的例子,而要用问题探讨、活动体验和对文本的现代解读把“文言”“语体”打通,让学生自由出入古今,获得语文学习的解放,真正提升语文的素养。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经典文本中的名句,归纳、整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
2、能掌握质疑辩论、比较辨析、假设推理等批判性阅读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问题展开讨论,学会辨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有所发现和创新。
2、通过经典文本学习,思考“直面人生”的丰富内容,学习文本表达上的多样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研读文本,思考人生的重大问题,养成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学会直面人生。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体合作意识。
3、通过对经典文本的研习,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对应课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第一专题围绕“生存与毁灭”组织了哪些材料?你认为是司马迁的“生”有价值,还是屈原的“死”有价值?我们应该有怎么样的生死观?
2、面对生死,怎样做才是“真的猛士”?
3、人生难免有困境,人应该如何在苦难中保持自己的尊严?《论厄运》?《?直面困难》两篇文章围绕“怎样面对逆境”这一话题,表达的观点有何异同?
专题划分
1、生存选择:《报任安书》 / 《渔父》
2、真的猛士:《记念刘和珍君》
3、苦难中的尊严:《论厄运》 / 《直面苦难》
专题一
生存选择:《报任安书》 / 《渔父》
所需课时
课下4课时+课上3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生存选择”是整个单元的核心专题,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理解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人生选择。《报任安书》是传统名篇,文章比较长,涉及比较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该落实翻译任务,要求学生主动质疑,为问题探讨打好基础。 《渔父》比较短,学习难度不大,可以安排自主学习为主。教学中应该抓住几次对话,突出屈原的人格追求。
本专题探讨的空间很大,“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人人有话可说。浅一点说,可以用原文回答他们为什么择生,为什么择死。?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两篇文言文,梳理并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积累名句、名段。
2、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3、反复品读,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4、积累写作素材,并写出读后感。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莎士比亚说过:“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司马迁做出了怎么样的回答?
2、《渔父》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形象,表现了他们怎样的人生选择?
3、?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个人的认识。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多媒体操作台、电脑
常规资源
必修五教材、读本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史记》及相关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一、课前活动
1、预习,自读《报任安书》《渔父》,翻译全文,积累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完成学案中的预习部分。
2、查阅资料,了解司马迁生平,《报任安书》的写作背景,写出读书笔记。
3、查阅资料,全面了解屈原生平、创作及历史地位,写出读书笔记。
二课上活动:
1、小组交流,展示对各种文言现象积累成果,互相补充,完善文言知识的积累。
2、小组交流搜集整理的有关司马迁和《史记》的资料,互相补充完善,全面认识司马迁人生的价值。
3、小组交流搜集整理的有关屈原的历史资料,互相补充完善,认识屈原的伟大价格。
4、研讨课文:
(1)初步感知:理清作者思路。思考,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2)找出司马迁对于生死的看法。
(3)研读课文,找出表明司马迁价值观的句子,说出“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一句话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4)探究:司马迁选择“生”舍弃“死”的深层原因。
(5)探究:《渔父》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形象,表现了他们怎样的人生态度?你如何看待他们的人生选择?
5、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讨论成果。班内交流。
三、课后活动:
1、探究: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谈谈个人的认识。写成800—1000字的论文。
教学评价
1.积极主动进行课前预习,资料查阅整理全面、准确。
2.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阐明自己的观点,表述准确得当,具有说服力。
3.知人论世,能通过阅读,结合背景理解人物的伟大人格,并对人物做出客观评价。
4.增强人生的责任感,从阅读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
专题二
真的猛士:《记念刘和珍君》
所需课时
课下1课时+课上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真的猛士”专题选择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在第一专题“生存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存选择”问题,看看鲁迅笔下的“三·一八”这个历史瞬间中种种的人生造型,认识到什么样的人才是“真的猛士”,在具体文本情境中拓展深化认识,学会人生的选择。?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理清本文的情感线索,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学习本文记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
3、诵读文章,积累文中的名句名段。
4、积累写作素材,写出读书笔记。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在民族和正义面前,拥有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的猛士”?
2、鲁迅先生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记念”革命的先行者?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记念”他们?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多媒体操作台、电脑
常规资源
必修五教材、读本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鲁迅杂文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一、课前活动:
1、搜集整理鲁迅先生的生平、著作资料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写出读书笔记。
2、梳理文章中的字、词及佳句、难句,积累到词语本上。
二、课上活动:
1、小组交流课前整理的字词句,互相解疑答难,互相补充完善。
2、小组交流所写的读书笔记,互相补充完善。
3、研读课文,小组讨论:
(1)理清思路,思考第1、2节都说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然而又写“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对此你怎么理解?
(2)文中有关刘和珍写了哪些小事,体现了刘和珍怎样的性格?
(3)鲁迅先生对徒手请愿持怎样的态度?如何认识“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①“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②“当三个女子从容不迫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5)探究:什么样的人才是“真的猛士”?国家和民族大义面前,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生死选择?
三、课后活动:
1、思考,鲁迅先生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记念”革命的先行者?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记念”他们?写一篇随笔。
2、自读鲁迅杂文,认识鲁迅杂文风格。
教学评价
1.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查阅的资料详实,准确。
2.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言表述准确得当,有理有据。
3.能够结合背景从小事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并对人物做出客观评价。
4.从阅读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养成社会责任感。
专题三
苦难中的尊严:《论厄运》 / 《直面苦难》
所需课时
课下自读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有人说生比死艰难得多,的确,人生处处有困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苦难中的尊严》专题选了培根和周国平的文章,两篇文章充满人生智慧,告诉我们如何在逆境中保持自己的尊严。
文章难度不大,可以安排学生自读,教师对两文的观点和说理方式,适当点拨指导,然后对顺境展开探讨。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研读文本,思考人生的重大问题,养成坚强坚韧的品格和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
2、能掌握质疑辩论、比较辨析、假设推理等批判性阅读的基本方法。
3、积累哲理语段,整理写作素材。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人生处处有困境,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在苦难中保持自己的人生尊严?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
常规资源
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课下自学)
其 他
《读本》王蒙的《人生三境》作为辅助阅读。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1、自读梳理层次,解决字词。
2、研讨:两篇文章围绕面对逆境这一话题,表达的观点有何异同?
3、研讨:两篇文章都具有浓郁的思辩色彩和哲理味,观点鲜明简洁而有力度,但是在说理方式上,却很不一样。 试分析。
4、探究:读了两篇文章之后,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写出读书笔记。
教学评价
1.积极主动进行自学,掌握资料丰富。
2.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文本。
3. 写出读书笔记,从阅读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