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戎马舞剑均为词的辛弃疾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6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一生力图促进国家的统一,却频遭当时执政者的打压侮辱、颇多惆怅,识尽愁滋味仍不改爱国热忱。本单元依托鲁人版教材中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三首》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辛弃疾其人其作。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辛弃疾的作品,并结合辛弃疾的经历来研究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专题二,名家眼中的辛弃疾。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拓展阅读,重点赏析梁衡的《把栏杆拍遍》和骆玉明的《识尽家国愁滋味,戎马舞剑均为词》,来进一步加深自己对辛弃疾的理解,尤其是对辛弃疾的戎马舞剑均为词不改爱国热忱精神的解读。专题三,我眼中的辛弃疾。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进行专题创作,谈出自己对辛弃疾的独特感悟,并把这份感悟形成文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推选出佳作,进行成果展示。让一代爱国词人的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和诗词创作的主要成就。
2.能够依据辛弃疾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特点,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3. 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4.通过比较阅读,了解豪放派词人作品的艺术特色,激发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2.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来深度解读文章。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感悟辛弃疾的丰富情感,学习辛弃疾矢志不渝的爱国热忱,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辛弃疾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2.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在诗词中是如何体现的?
3.辛弃疾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专题划分
专题一:辛弃疾其人其作 ( 3课时)
专题二:名家眼中的辛弃疾 ( 2课时)
专题三:我眼中的辛弃疾 ( 1课时)
专题一
辛弃疾其人其作
所需课时
3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的有关辛弃疾的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唐诗宋词选读》第四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中的《辛弃疾词三首》(《水龙吟》《青玉案》《贺新郎》以及《破阵子》《西江月》《木兰花慢》)。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复杂的情感以及作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辛弃疾其人其作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能准确地背诵辛弃疾的诗词。
3.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4.通过比较阅读,了解豪放派词人作品的艺术特色,激发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本专题问题设计
辛弃疾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1.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辛弃疾作品蕴含哪些复杂的情感?
3.辛弃疾作品的语言风格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和必修四教材以及其他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宣传栏等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交流:谈谈你所知道的辛弃疾。
2.多媒体展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以及各方面的成就,尤其关注“南渡”后前后的变化。
3.自由朗读:熟读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并初步体会辛弃疾复杂的情感。
4.小组研讨:归纳文中典故、对比等手法的运用,深入把握诗词的内容。
5.朗读比赛:小组推举代表进行朗读比赛,深入体会辛弃疾的复杂情感。
第二课时:
1.初读《水龙吟》《青玉案》《贺新郎》,体会词人的情怀。
2.小组研讨: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解读本词。
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只做适当地补充说明。
4.问题探究:
(1)本词是怎样抒发爱国之情以及个人壮志难酬的矛盾情怀的?
(2)有人说,“廉颇老矣”表达了作者消极的情怀,你认为呢?深入探究辛弃疾作品蕴含的复杂情感。
5.结合网络资料,个人独立赏析《破阵子》《西江月》《木兰花慢》中的一到二篇,写出不少于200字的诗歌赏析。
第三课时:
1.班级交流赏析自己鉴赏的文章,评出佳作进行展示。
2.重点研讨:辛弃疾作品的艺术风格
(1)分组研讨,比较不同时期辛弃疾作品中流露情感的异同,思考:辛弃疾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2)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归纳:辛弃疾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风的特点。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3.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引发听者共鸣。
4.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能写出个性化的作品,对他人有借鉴意义。
专题二
名家眼中的辛弃疾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在学习教材提供的辛弃疾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用名家对辛弃疾的解读来打开学生的思路,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辛弃疾的了解。采用自主评点的方式对两篇文章进行品评,梁衡的《把栏杆拍遍》和骆玉明的《识尽家国愁滋味,戎马舞剑均为词》,评点的重点放在对辛弃疾心路历程的把握上以及对辛弃疾精神境界的体会上。
学生评点的成果要进行交流展示,以利于互相学习借鉴,来激发自己写作的灵感,拓宽自己写作的思路。同时,以这两篇文章为示范,让学生多浏览此类的文章,来丰富自己的思想。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设计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2.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来深度解读文章。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辛弃疾的豁达乐观的情怀来自何处?
1.梁衡和骆玉明眼中的辛弃疾有什么异同?
2.辛弃疾为什么会拥有如此的情怀?
3.辛弃疾思想的复杂之处表现在哪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搜索“辛弃疾”
常规资源
梁衡的《把栏杆拍遍》、骆玉明的《识尽家国愁滋味,戎马舞剑均为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主评点:梁衡的《把栏杆拍遍》
2.小组交流评点成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重点体会梁衡眼里的辛弃疾拥有怎样的情怀。
3.学生自主评点:骆玉明的《识尽家国愁滋味,戎马舞剑均为词》。重点比较两位名家眼中的辛弃疾有什么异同,他们是基于什么样的基础来谈自己对辛弃疾的感悟的。
4.个人评点的成果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二次点评,主要是互相学习,以激活思维,激发灵感。
第二课时:
1.学生个人上网搜集关于辛弃疾的资料,形成对辛弃疾的比较客观的、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2.小组推荐优秀资源,进行资料汇总,以形成大家共享的资源。借此体会辛弃疾的家国的情怀。
3.小组研讨,把握辛弃疾的心路历程,理解在辛弃疾身上体现出来的各种复杂的思想。
4.交流自己对辛弃疾的新认识。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为自己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2.撰写文学评论,能够抒发自己对人物的独到认识
3.会灵活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4.有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专题三
我眼中的辛弃疾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进行成果展示活动。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辛弃疾。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写出自己对辛弃疾的理解感悟,形成个人专题研究成果。同时学习辛弃疾的识尽愁滋味后的强烈的爱国情怀,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本次活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班内展示评比的方式,进行交流评点,推选出佳作,进行张贴展示,做好示范引领,把专题阅读的学习落到实处,让一代爱国词人的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感悟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学习辛弃疾矢志不渝的爱国热忱,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本专题问题设计
辛弃疾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1.辛弃疾的人生态度给你怎样的启示?
2.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到底是什么?
3.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何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
网络、个人搜集的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宣传栏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辛弃疾。着重谈及辛弃疾的人生态度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把作品经过各学习小组研讨后,推选出佳作,投影仪展示交流后点评,指出优缺点。
3.学生交流:谈体会。此次专题学习自己的收获,知识层面的、精神层面的皆可。借此探讨关于精神财富和人生价值等问题。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2.展开班内互评,每人至少评阅3篇同学作品,并写出评改意见。
3.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