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1.8 测试“过山车” 教案(PDF版 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1.8 测试“过山车” 教案(PDF版 表格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19 21:5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时测试“过山车
课型
观察探究课
课时
上一节课,学牛已将自己小组设计的“过山车”制作完成。对于运用本单元听学知识设
计制作的作晶,学牛一定是信心满满,上课时,学牛往往会比较兴奋,急切地吩恨展小和实
学情分析践时刻的到来,除了急着測试自已小组的作品,学生对其他小组的作品也会非常感兴趣,他
们会去比较各个“过山车”的不同之处,对学生而言,本节课的学习,是复习回顾也是迎接挑
战,是运用知识也是体验成
科学概念目标
六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路线、快慢等来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
次利用自制的“过山”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物体的运动路线,能正确比较物体运动的
快慢
教学目标
科学态度目标
☆感意跟冋伴合作探究。
☆形成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及时记录、乐于
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继续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索,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能够利用冇制的“过山”軏道来正崳描述小球在轨道上的位和运动路线,并
教学重难点
通过测试来不断完善和改进己的“过山车”轨道
难点能够明餅一项程的建设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融合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教帅准备教学课件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秒表、软尺、细绳、小球、已经搭建好的“过山车”轨道
学环
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
设计意图
同学们,你们的“过山
好了
我们用小球代替“小车
点明本课主要任务是观
米观察和测试亡吧
聚焦
作课我们来整理利分析收集到的信息,行行能有哪些新/察、淌选、测量小球在“过
动怆况
收获吧!(板书课题
动一:以起点为中心,准确描述小球的位置。
出示“过山车”軌道利小球,把小球放在轨道的仟意位置
2.提问:小球在轨道起点的什么位置呢 你能描述卜吗
在轨道上
探索3.小组讨论:我们之前是怎样描述位置的呢
位置
4.提问:怎样使用软人才能确地测量轨道的长度呢
教师解析:把软人的岺刻度与“过
道的起点对齐
把软尺汁着轨道平铺在轨道表而,进行测量
教学环节
币生活动指导与评
设计意图
动二:观察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运动形式。

作,A同学负责在轨道的起点释放小球,B同学在2.引导学生将小球看
轨道的起点上方观察小球的运动,C同学观繁小球在整个轨道
察小球在
上:的运动形式,并及时做好记录
道上的运动路线,判
小组分析和讨论,小球在“过山车”轨道的不同位置分別做什
其是直运动还是
线运动
结:小球在直线轧道做线运动,在曲线轨道做曲线运动
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形式是滚动
活动三: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
二、探索
示工具;秒、软尺、细绳等
3.引导号学生回願之前所
2.明确各种其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学的比较快慢的方
3.小组分工合作.使用工其测量小球在不同
车”轨道上运动
的快慢
4.思考和回顾比较快慢的两种方式:相同时间比较距离远近;相
距离比较时间长短
说一说小球在种轨道上运动得快,这种轨道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讨论广分享
6.总结与分机
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
结所学知
国知
研讨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
3.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
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怎样改进“过山车
涪养学生有依裾地进行
四、拓展
2.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回答
测的意识和能力
测试“过山车
述位置:方向十距离
动路线: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板书设
增加轨道起点的高度(即增大斜面的坡度)
加快速度的方法增加直线轨道,减少卌线轨
增加过山千轧道接触面的光滑度
【教学反思】
本节禄把全班同学以6人为一组分红
红成员需妥明确分工,确保每个同学都有事
做,有想法、能观察慼考。在探究活动的过稆中,培养学生邁力助、共冋合作的意识。整节课下来.大多
效学生本上能够很好地完成对自已¨过山年”轨道的测試和改进,知道提升小球运动速度的方法等,对继
续研究“过山车”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