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写作《审题和立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审题立意的要求。
2、掌握不同类型写作题目的审题立意方法。
3、能够根据审题立意结果,按要求完成写作活动。
【教学重点】
掌握不同类型写作题目的审题立意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同类型写作题目的审题立意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审题:审清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也就是确立主题。
二、一般命题作文题目的审题立意训练
1.根据要求填写下列表格。表格填写结束后,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合作丰富立意,选代表发言。
审题 立意
题目 关键内容 限制条件
美丽的误会
无言的褒奖
2.学生发言交流,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并明确表格内容。
审题 立意
题目 关键内容 限制条件
美丽的误会 误会 美丽的 关心同学、敬爱老师、热心公益
无言的褒奖 褒奖 无言的 深刻的鼓励、肯定的眼神、竖起的大拇指
3.老师提问:请同学们依据以上表格,总结有限制条件的作文题目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明确:把握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选材的范围,进而确立中心思想。
三、比喻性作文题目的审题立意训练
1.根据要求填写下列表格。表格填写结束后,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合作丰富立意,选代表发言。
题目 越过那条沟
“沟”的比喻义
“越过”的意思
“越过那条沟”的意义
题材
立意
2.学生发言交流,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并明确表格内容。
题目 越过那条沟
“沟”的比喻义 思想上的偏见、人际交往中的胆怯
“越过”的意思 克服、消除、战胜
“越过那条沟”的意义 克服困难、战胜懒惰
题材 跑步
立意 只有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能战胜800米
3.老师提问:请同学们依据以上表格,总结比喻性作文题目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明确:明确题目的比喻意义,根据写作者所选定的意义为它匹配恰当的题材。
四、作业
(课本41页写作实践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斑鸠的话传达出的基本意义
正向思考
在基本意义上加合理的限定,得出具体结论
逆向思考
辩证思考
发散思考
第二课时
一、作业校对导入
1.出示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合作丰富立意,选代表发言,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并明确表格内容。
斑鸠的话传达出的基本意义 改变自己适用环境,才有生存空间。
正向思考 与其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等。
在基本意义上加合理的限定,得出具体结论 扬长避短、不能改变声音就少说多做。
逆向思考 悦纳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等。
辩证思考 先学会接受别人等。
发散思考 学会听取难听的批评等。
2.老师提问:请同学们依据以上表格,归纳材料作文题目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明确:
(1)分析、归纳材料的基本意义
(2)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解析材料的意义,在各种层面上与所积累的材料相结合,得出一个或多个具体认识,选定其中一个,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小结
这两节课我们进行了一般命题作文题目、比喻性题目、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并归纳了三类作文题目的审题立意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学到的审题立意的方法,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把握题目的限制条件,明确选材的范围,确立中心思想。
三、作业
(课本41页写作实践二)从列出的主题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 吸纳其他同学的合理建议,分析、比较这些主题。
2. 选择一个有一定深度且相对新颖的主题进行构思,并拟定题目。
3. 写作时,要注意紧扣主题,不要跑题、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