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耳和听觉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耳的结构。
2、举例说出耳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3、概述听觉的形成过程。
4、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
通过视觉形成的学习,尝试推测听觉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耳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关注有听觉障碍的人群。
3、养成用耳卫生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概述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解释声波、骨传导等相关概念。
教学过程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导入:我们很期待下周北京音乐厅的合唱比赛,每个班同学都摩拳擦掌,希望能赛出最高水平。你要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感受,你会紧张,会兴奋,所以这些都是靠神经和激素的调控。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你为什么能够看见东西?还能区别明暗、不同的色彩?请你简单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请你尝试推测听觉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学习耳与听觉的形成 板书:声音→耳→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倾听,思考 思考,回答 物体反射光→眼→视觉感受器(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思考回答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声音的产生 提出问题:什么是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出示图片:弹奏琴弦,发出悠扬的音乐;用手使琴弦停止振动,声音消失。 演示实验:敲击音叉,听到声音;猛然用手握住音叉,音叉停止振动,声音消失; 演示实验:放大音叉振动现象 提问:人能够发出声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进入到我们的耳朵中的? 演示实验:敲击左边的音叉,把悬挂的小球靠近右边的音叉,小球被弹起 (或视频:声波传导使蜡烛火苗晃动) 观察思考 总结回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思考回答:声带振动发声 观察思考 归纳总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 激发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明确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进入耳
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是怎样收集声波,传导声波,感受声波的?首先学习耳的结构。 出示耳的结构图(教材93页),认识耳朵的结构。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观察:耳廓的外形 推测耳廓的作用? 举例:狗耳朵耷拉着,听到声音立刻竖起来,为什么? 举例:耳廓狐体形小,耳朵大。 用手摸摸耳廓,体会耳廓主要由软骨构成。意义? 外耳道由软骨和骨质构成,有耳毛,皮脂腺和耵聍腺,分泌耵聍(耳屎) 外耳道的作用? 声波由外耳道通过鼓膜进入中耳 出示中耳的结构图 鼓膜薄,只有0.1毫米,这么薄有什么好处? 出示薄纸和厚纸比对 鼓膜薄容易受到损伤,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巨大声响,掏耳朵等使鼓膜穿孔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介绍鼓室有一条小管──咽鼓管,分析咽鼓管的作用 咽鼓管从鼓室前下方通到鼻咽部。它是一条细长、扁平的管道,全长约3.5~4 cm,靠近鼻咽部的开口平时闭合着,只有在吞咽、打呵欠时才开放。 联系生活实际:以飞机起飞为例分析为什么会有耳痛耳闷的感觉? 听小骨:人体最小的三块骨头。 听小骨的作用骨传导 实验:同桌分别闭嘴吃饼干,比较听到同桌吃饼干的声音和自己吃饼干声音的大小。分析为什么两者声音有差异? 举例:挠头,刷牙等活动。 反馈:贝多芬怎样在耳聋后完成其音乐创作? 解释:打草惊蛇 预防中耳炎 解释声音在中耳被放大22倍 播放视频:听觉与位置感觉,思考内耳耳蜗的功能?半规管、前庭的功能? 解释晕车晕船 倾听 观察思考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 回答:漏斗状 思考,回答: 收集声波 软骨保持耳廓的形状 思考,回答 保护和传导声波 倾听,观察 思考回答 鼓膜薄易将声波转化为振动,从而接收到微细的声音。 学生举例 思考回答 咽鼓管的主要作用使鼓膜内、外的气压维持平衡,鼓膜能很好地振动。 分析回答 倾听思考 分析回答 观看思考 归纳总结 耳蜗:听觉感受器 半规管、前庭: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维持身体平衡。 以听觉形成为主线,了解耳的基本结构,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对比形象有利于对振动的理解 贴近生活引起思考 联系生活 学以致用 亲身体验建立感性认识 加深概念的理解
听觉的形成 出示视频:听觉的形成过程 总结在听觉形成过程中,耳的各部分结构 的功能。 学生完善笔记 听觉形成有更深入的认识。
耳的卫生保健 提出问题:引起听觉障碍的主要因素? 爱耳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 讨论:你怎样看待同学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的现象 教师提出相关建议,指导生活 思考,总结 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2【练习】随堂练习
1.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 )
A.声波→鼓室→三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
B.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听觉中枢
C.声波→鼓室→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
D.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2.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作出的反应及解释正确的是 ( )
A.迅速闭上嘴,减小声音对鼓膜产生的巨大压力
B.迅速张开嘴,保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C.迅速张开嘴,保证鼓膜不受震动
D.不需要作出特殊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