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20分 时量: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毗邻pí 穹窿qióng 抱厦xià 怏怏不乐yāng
B.精髓suí 框架kuāng? 赍发jī ? 轻鸢剪掠yuān
C.迢远tiáo 坍缩tān 岑寂cén 数见不鲜shuò
D.弱冠guān 巢穴xuè 万应锭dìng 一蹴而就c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孤癖 恶梦 混沌初开 命途多舛
B. 精萃 蓬蒿 不既不离 垂涎三尺
C. 尺椟 部署 食不裹腹 不落言筌
D.?颦蹙 阈值? 锱铢必较 各行其是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表哥”杨达才的名表、天价眼镜、金属手镯及各式皮带被网友曝光后,细心的网民还盘点了杨达才的装备价值,估计全身装备17万左右。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B.老厂长为人大气,待人和蔼,战战兢兢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工作,深受全厂职工拥戴。
C.苏湘渝系列枪击案嫌犯周克华在渝被警方击毙,此消息一出,各地百姓弹冠相庆。
D.日美之间围绕钓鱼岛问题,精心合作,再次上演了一幕“双簧戏”。一个在台前强势高唱夺岛论调,另一个在幕后,几乎是沉默不语,暗中借助一连串动作来推波助澜。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B. 中秋节怎么过并不重要,也未必非得吃月饼赏圆月,重要的是不能让延续了千百年的节日所传递的精神信息丢失。
C.“神七”纪念金币以大克重纯金制作,仅以2008套的发行量留世,给收藏者以10倍、100倍甚至50倍的升值空间。
D.中华民族能有今天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5、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对联是(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 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 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二、现代文(论述文、应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3分)
从审美到审善
①近些年来,美在文学中已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但善似乎又被边缘化了。在当下社会生活中,善的迷失已十分严重的语境下,文学在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亦以审善为重心的可能性已显现在历史的天平上。
②古人常将“道德文章”连用,文以载道是源远流长的传统。如何高扬道德之善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这样的道理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熟知并非真知,我们恰恰常在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上陷入迷津。
③试以春晚著名小品《不差钱》为例,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典范,它博得了许多人喝彩。《不差钱》艺术地浓缩了中国当下诸多负面文化滋生的生活图景:“小沈阳”拿红包合谋欺蒙顾客,红包文化、面子文化、关系文化、吃喝文化、模仿文化等浸透在维妙维肖的表演中,博得了一阵阵笑声。但这笑声与其说是喜剧的不如说是悲剧的。善的迷失已使人浑然不觉地陷入到 “愚乐”状态。它艺术地浓缩了真实的生活,提供了一部当下严重道德滑坡状况的形象教材,引人警醒。
④增强文学中的善,也就是增强文学建构人心的力量,文学是人学,这应是当下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提出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亦以审善为重心,意味着文学发展的新一轮的否定之否定。近些年来热闹的文学争论中,由于思维与实践的惯性,往往导致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反复发作和折腾,走不出从一种片面到另一种片面的怪圈。这里所谓简单的否定即倒洗澡水时总是将小孩子连同脏水一齐倒掉,以艺术自身价值的美排斥艺术社会价值的善;所谓简单的肯定即捡小孩子时又将倒掉的脏水连同小孩子一道捡回,以艺术社会价值的善排斥艺术自身价值的美。在人类文艺史上,美与善的纠葛由来已久。入乎侧重审美自律的“内”与出乎侧重社会历史他律的“外”的矛盾运动是生生不息、历久常新的。如从诗歌这一文学体裁来看,它在我国古代有着“厚人伦、美教化”,注重善的社会价值的传统,至魏晋南北朝,重心则逐步向内移,开始从声律、语言、风格、手法技巧等方面进行诗歌艺术自身价值的探索,而唐诗正是在汲取这两方面的营养的基础上,兼容统一前两种艺术形态,才以“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为理想的文学标准,达到新的超越,造就了空前的繁荣。这也对我们当下建构理想的文学有重要启示。在文学发展中,似乎有一个规律性的周期;一个正确的思想、一种有益的文学潮流,总会经过“适度”与“过度”的反复。开头矫枉过正,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带来“深刻的片面”,而后又引发否定之否定的“文学轮回”, “适度”总是要以“过度”为代价,才能克服两方面的片面性,达到辩证的整合,从而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得以螺旋式上升。
6、下列关于“审美”与“审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善的迷失已十分严重,文学将有可能从“以审美为中心”发展为“在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亦以审善为重心”。
B.古人强调“文以载道”,人们也熟知高扬道德之善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并以此为真知。
C.在人类文艺史上,美与善的纠葛由来已久,侧重审美自律与侧重社会历史他律的矛盾运动是生生不息、历久常新的。
D.一个正确的思想、一种有益的文学潮流,总会经过“适度”与“过度”的反复,才能克服片面性,达到辩证的整合。
7、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增强文学中的善,也就是增强文学建构人心的力量,这应是当下道德文化建设最重要一环。
B.文学发展的新一轮否定之否定,就好比捡小孩子时不能将倒掉的脏水一道捡回,或者当初就应该看好孩子,只倒脏水。
C.唐诗以“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为理想,既注重文学自身之美,又注重善的社会价值的传统,达到新的超越,造就了空前的繁荣。
D.在新的历史阶梯上,善应当重新成为文学价值判断的重要的标准,由此出发,我们就能对所有那些走红的作品说“不”。
三、文言文阅读:(17分,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8分)
阅读下列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二)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怒而飞:发怒
B.而后乃今培风:凭
C.其学无所不窥:涉猎、研究
D.善属书离辞:连缀,写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②之二虫又何知
B.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以明老子之术
C.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故其著书十余万言
D.①鹏之徙于南冥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0、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之二虫又何知?
B.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D.复驾言兮焉求?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分)
②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3分)
③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3分)
四、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13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喜外弟卢纶见宿①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②。
【注释】 ①见宿:留下住宿。
②分(fèn):情谊。蔡家亲:也做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1)请简析颔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3、古诗文默写。(6分)
① ,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 。
②祖母刘 ,躬亲抚养。
③ ,烟光凝而暮山紫。
④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8分)
书与人的随想 梁 衡
①在所有关于书的格言中,我最喜欢赫尔岑的这句话:“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
②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新世界,比如海洋、太空、微生物等等。凡新世界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但真正大的世界是书籍,它是平行于物质世界的另一个精神世界。有位养生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健康是幸福,无病最自由。”这是讲作为物质的人。正常人刚生下来没有任何疾病,一张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以后风寒相侵,细菌感染,七情六欲,就灾病渐起,有一种病就减少一分活动的自由。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说,备受教会迫害,到晚年困顿于城堡中,双目失明,举步维艰,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巨著《天体运行》。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欣然离开了人世。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已获得了最大自由,而且还使后人也不断分享他的自由。
③中国古代有人之初性恶性善之争。我却说,人之初性本愚,只是后来靠读书才解疑释惑,慢慢开启智慧。凡书籍所记录、所研究的范围,所涉及的东西,他都可以到达,都可以拥有。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行者或者登月人的心情。既然书总结了人类的一切财富,总结了做人的经验,那么读书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气质。当然读书之后还要实践,但这里又用到了高尔基的那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你脚下不踏一梯,你的实践又能走出多远呢?那就只像一只不停刨洞的土拨鼠,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吃穿二字。你可以自得其乐,但实际上已比别人少享受了半个世界。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算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④古语言:读书知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所以读书人最勇敢,常一介书生敢当天下。像毛泽东当年不就是以一青年知识分子而独上井冈,面对腥风血雨坚信能再造一个新中国,他懂得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个理。读书又给人最大的智慧。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子进入一个新纪元。他们掌握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庖丁观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是常人之所难及。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书造人。你要成为某方面有用的人,就得攻读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发现和创造就得先读过前人积累的书。毛泽东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给以总结,历史也就真的产生了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巨人。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民族的甚至世界的伟人,必定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最多的人。
⑤我们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上船时既得到过前人以书的赠礼,就该想到也要为下班乘客留一点东西。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有没有求知心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当一个人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东西,这就叫贡献。这样他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
⑥写作是检验一个人的学识才智的最简单方法,写书不是抄书,你得把前人之书揉进自己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如鲁迅之谓吃进草,挤出牛奶。这是一种创造,如同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要智慧和勇气。小智勇小文章、大智勇大文章。唐太宗称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其实文章也是一面大镜子,验之于作者可知驽骏。古往今来,凡其人庸庸,其言云云,其政平平者,必无文章。古人云立德立言,人必得有新言汇入历史长河而后才得历史的承认。无论马、恩、毛、邓,还是李、杜、韩、柳,功在当世之德,更在传世之文,他们有思想的大发现大发明。我们不妨把每个人留给这个世界的文章或著作算作他搭乘历史之舟的船票,既然顶了读书人的名,最好就不要做逃票人。这船票自然也轻重不同,含金量不等,像《资本论》或者《红楼梦》,那是怎样一张沉甸甸的票据啊。书的分量,其实也是人的分量。
⑦不读书愚而可哀;只读书迂而可惜;读而后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
14、第二段运用了 和 论证方法.(2分)
?
15、文章开头作者引用赫尔岑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16、请你谈谈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6分,每小题3分)
(1)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3分)
(2)既然顶了读书人的名,最好就不要做逃票人。.(3分)
17、在作者看来读书有哪些作用?(6分)
六、拓展与运用(6分)
18、《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三绝”分别是哪三个人?试选“一绝”,举一例说明其“绝”,并作简要分析。
七、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要求: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