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单元检测试卷(word版含部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单元检测试卷(word版含部分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19 21:5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单元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碳排放系数是指能源燃烧或使用过程中单位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数量。碳排放弹性系数的变化(变弹系数)是反映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等因素的变化对该地区碳排放系数的影响。下图为“北京市碳排放变弹系数图”。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中的信息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期间北京市经济规模先升后降再升
B.图示期间北京市人口规模先降低再上升
C.1985~1995年间经济规模扩大增加了碳排放
D.1985~1995年间北京人口迁出多导致碳排放变弹系数下降
2.下列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有纸化办公减少电磁辐射
B.生活中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
C.人走不关灯保持室内通明
D.外出就餐时践行“光盘行动”
读“某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碳足迹(即人均碳排放量,单位:吨/人·年)示意图”,完成3~4题。
3.我国人均碳足迹的分布特点是(  )
A.北多,南少 B.西南多,东北少
C.东多,西少 D.沿海多,内地少
4.影响我国人均碳足迹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产业结构
C.技术水平 D.交通运输
通常情况下,灰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南,北极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北。但是,近年来“混血熊”(下图所示)在北极圈出现了。据此完成5~6题。
5.“混血熊”出现的地理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板块活动
C.洋流运动 D.太阳活动
6.人类已经在北极熊体内发现热带地区的农药残余,可能与这种现象相关的是(  )
①大气循环 ②水循环 ③生物循环 ④地壳物质循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21·山东名校联合调考)下图显示1870年以来人类累计碳排放与全球升温幅度的关系,可作为制订未来减缓气候变化行为的依据。图中阴影区域为根据不同模式计算的全球二氧化碳累计排放总量对应的升温幅度范围。据此完成7~8题。
7.结合上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累计排放量越大,升温幅度一定越大
B.累计排放2万亿吨时,温度可以升高2 ℃
C.累计排放3万亿吨的升温幅度一定大于1万亿吨的升温幅度
D.累计排放2万亿吨的升温幅度一定小于4万亿吨的升温幅度
8.能有效降低升温幅度的措施是(  )
①开垦农田 ②征收碳税 ③采用低碳排放策略 ④增加碳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野生亚洲象食量大,每头象至少需10~12 km2的采食范围。近年来,西双版纳的勐养自然保护区中野象大量取食当地农作物,人象冲突的事件频发。下图为“勐养自然保护区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勐养自然保护区中人象冲突的原因不包括(  )
A.保护区面积过大
B.人类活动增多
C.公路阻碍大象迁徙
D.农作物属于大象食物
10.下列减少人象冲突的措施,可行的有(  )
①适当增加人工投食 ②建设生态通道 ③全部生态移民 ④国家补偿农民损失 ⑤建动物园圈养野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2021·山东名校联合调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强化河湖长制,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据此完成11~12题。
11.实施河湖长制的意义在于(  )
①有效调动地方政府履行河(湖)库、渠管理 ②联防联控,协调发展 ③扩大河湖长的管辖范围 ④维护流域河道采砂秩序 ⑤促进农业生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2.长江十年禁渔会使(  )
A.“电毒炸”等非法作业方式消失
B.鱼价上涨
C.天然渔业资源增多
D.航运条件改善
生态指数由濒危物种指数、物种丰富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人为干扰强度和频度确定,它反映各区域的生态完整性、重要性及自然性的大小。读“江苏省生态指数图”,完成13~14题。
13.江苏省生态指数分布(  )
A.苏南高于苏北 B.沿湖高于沿江
C.山区高于平原 D.南通高于连云港
14.生态指数较低地区(  )
A.生物多样性复杂
B.人为干扰强度弱
C.表明物种单一
D.生态重要性突出
黑碳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产生的表面以灰黑色为主的一类大气污染物。黑碳能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降水等扩散,会对冰川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全球气候。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及周边冰雪中黑碳含量(单位为10-9)。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中虚线框内高含量黑碳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油气资源开发 B.交通运输发展
C.牲畜粪便焚烧 D.工厂废气排放
16.青藏高原东南部空气中黑碳含量呈现夏低冬高的特点,原因主要是夏季(  )
A.太阳辐射强,促进了黑碳的分解
B.西风势力强,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C.气温高,利于大气层中黑碳自燃
D.降水多,利于黑碳随雨水沉降到地面
(2021·山东名校联合调考)库塔海滩被誉为巴厘岛最美海滩之一,但一夜风暴过后海滩上冲来了万吨的塑料垃圾,其中包含了大量疫情期间使用的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的主要原材料是无纺布,分解后会成为一种粒径很小的微塑料。微塑料被称为“海中PM2.5”,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危害。下图为“巴厘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巴厘岛海滩一夜之间冲来成吨塑料垃圾的动力是(  )
A.冬季风 B.夏季风
C.热带气旋 D.信风
18.合理处理口罩等医疗垃圾的方法是(  )
A.回收利用 B.高温焚烧
C.深挖填埋 D.露天堆放
在《京都议定书》搭建的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框架之下,目前全球已实施28个碳排放交易体系(ETS)。据此完成19~21题。
19.《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
A.酸雨问题 B.臭氧层破坏问题
C.核扩散问题 D.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20.下列哪个国家最急切盼望《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能坚决早日执行(  )
A.俄罗斯 B.美国
C.马尔代夫 D.中国
21.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先减多减限排的义务,说明(  )
A.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增多都是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
B.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不承担减排限排的义务
C.国际环保中,无论国家大小,承担责任是相同的
D.国际环保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我国于2018年1月1日开征环境保护税,主要征收范围为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和噪声四种。征收环境保护税有利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下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开征环境保护税属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3.征收环境保护税有利于企业(  )
A.加快产业转型 B.减少原料投入
C.降低科技投入 D.降低企业成本
读漫画“嫁祸于人”,完成24~25题。
24.漫画中描述的现象属于(  )
A.垃圾转移 B.固体废弃物的回收
C.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 D.垃圾分类
25.关于漫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B.发达国家处置污染物的费用高
C.污染物主要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D.危害污染物输入国的公众健康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6.(2021·山西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据长期地表观测资料显示,过去30年来的增温已促使北极地区土温升高1~3 ℃,永冻土随之解冻,大量碳将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成为加速气候变化的重要诱因。研究人员推测,地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 ℃,永冻土就释放出相当于煤、石油和天然气4~6年释放出的温室气体。与此同时,以猛犸象为代表的大型食草动物的残体出露地表,有些动物残体保存非常完整。猛犸象的身体结构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它们生活在第四纪大冰期时亚欧大陆北部与北美大陆北部的寒冷地区。一些科学家认为,随着气候转暖,最后一批西伯利亚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下图为北极地区示意图。
(1)指出北极地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的来源。(4分)
(2)指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对气温的影响,并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原因。(4分)
(3)解释猛犸象等大型动物残体能长时间保存完整的自然原因。(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种质资源库是人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设施。种质资源库不仅保存植物种子,也是抢救性收集和保存野生植物离体材料、DNA、动物细胞和微生物菌株等遗传材料的重要装置。
材料二 挪威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下图所示)上建立一个规模巨大的全球种子库,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该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包括中、美、英、日、印、埃及等国在内,全球已建成种子库1 400多座。
(1)简述很多国家都建立本国种子库的原因。(6分)
(2)说明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岛世界种子库区位的有利条件。(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2018年4月21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顺利返抵上海。此次考察中,科考队员在南极半岛海域和戴维斯海首次检测出微塑料。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和纺织纤维。微塑料体积小,比表面积大(比表面积指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粘附污染物,被称为“海洋里的PM2.5”。如今,微塑料已遍布地球各个海域,人口越稠密的海岸地带,微塑料越多。
材料二 下图为污染物迁移模式图。
(1)推测微塑料的来源。(4分)
(2)分析微塑料产生的危害。(4分)
(3)简述防治微塑料危害的措施。(6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自2011年起,为改善流域的环境质量,四川省选择岷江、沱江水系先行试点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在行政区跨界断面(行政区交界断面)设置水质监测点,按照“谁超标,谁赔偿;谁达标,谁受益”的原则,实行全流域水环境奖惩举措。下图为岷江、沱江流域考核断面达标率时间变化图。
(1)我国的地表水水质从优到劣分为Ⅰ、Ⅱ、Ⅲ、Ⅳ、Ⅴ和劣Ⅴ类。在行政区出口断面污染指数相同的情况下,指出扣缴额度与水量、入口断面水质间的关联性(正相关或负相关)并说明原因。(6分)
(2)试解释岷江、沱江流域春季达标率低的原因。(4分)
(3)说明岷江、沱江流域实行水环境奖惩举措的意义。(4分)
答案与解析
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单元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碳排放系数是指能源燃烧或使用过程中单位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数量。碳排放弹性系数的变化(变弹系数)是反映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等因素的变化对该地区碳排放系数的影响。下图为“北京市碳排放变弹系数图”。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中的信息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期间北京市经济规模先升后降再升
B.图示期间北京市人口规模先降低再上升
C.1985~1995年间经济规模扩大增加了碳排放
D.1985~1995年间北京人口迁出多导致碳排放变弹系数下降
2.下列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有纸化办公减少电磁辐射
B.生活中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
C.人走不关灯保持室内通明
D.外出就餐时践行“光盘行动”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示曲线分别是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不代表其自身的变化。分析可知,1985~1995年间经济规模扩大增加了碳排放。1985~1995年间,北京城市规模扩大,人口以迁入为主。故选C。第2题,外出就餐时践行“光盘行动”符合“低碳”生活方式,D对。
读“某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碳足迹(即人均碳排放量,单位:吨/人·年)示意图”,完成3~4题。
3.我国人均碳足迹的分布特点是(  )
A.北多,南少 B.西南多,东北少
C.东多,西少 D.沿海多,内地少
4.影响我国人均碳足迹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产业结构
C.技术水平 D.交通运输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人均碳足迹相对较多,而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均碳足迹相对较少,故选A。第4题,我国北方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南方地区以轻工业为主,故北方地区碳排放比南方地区多。
通常情况下,灰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南,北极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北。但是,近年来“混血熊”(下图所示)在北极圈出现了。据此完成5~6题。
5.“混血熊”出现的地理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板块活动
C.洋流运动 D.太阳活动
6.人类已经在北极熊体内发现热带地区的农药残余,可能与这种现象相关的是(  )
①大气循环 ②水循环 ③生物循环 ④地壳物质循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5.A 6.D
解析 第5题,灰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南,北极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北,而出现在北极圈的“混血熊”是灰熊和北极熊交配的后代,这说明全球气候变暖使灰熊活动范围向较高纬度扩展,A正确。第6题,热带地区的农药可能通过大气循环(风)、水循环(洋流)、生物循环(食物链、鱼)进入北极熊体内,地壳物质循环不能迁移太远距离,④错。故选D。
(2021·山东名校联合调考)下图显示1870年以来人类累计碳排放与全球升温幅度的关系,可作为制订未来减缓气候变化行为的依据。图中阴影区域为根据不同模式计算的全球二氧化碳累计排放总量对应的升温幅度范围。据此完成7~8题。
7.结合上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累计排放量越大,升温幅度一定越大
B.累计排放2万亿吨时,温度可以升高2 ℃
C.累计排放3万亿吨的升温幅度一定大于1万亿吨的升温幅度
D.累计排放2万亿吨的升温幅度一定小于4万亿吨的升温幅度
8.能有效降低升温幅度的措施是(  )
①开垦农田 ②征收碳税 ③采用低碳排放策略 ④增加碳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7.C 8.D
解析 第7题,升温幅度除受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影响外,还受不同模式影响,A错;同样的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在不同排放模式下,对应的升温幅度不同;同一升温幅度,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不同,由此可知B、D错误,C正确。第8题,减少温室气体含量可降低升温幅度,减排、增汇、收碳税均可减少温室气体含量。开垦农田可能造成地表水域减少或林地减少,影响二氧化碳的溶解和吸收,排除①。
野生亚洲象食量大,每头象至少需10~12 km2的采食范围。近年来,西双版纳的勐养自然保护区中野象大量取食当地农作物,人象冲突的事件频发。下图为“勐养自然保护区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勐养自然保护区中人象冲突的原因不包括(  )
A.保护区面积过大
B.人类活动增多
C.公路阻碍大象迁徙
D.农作物属于大象食物
10.下列减少人象冲突的措施,可行的有(  )
①适当增加人工投食 ②建设生态通道 ③全部生态移民 ④国家补偿农民损失 ⑤建动物园圈养野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 9.A 10.B
解析 第9题,每头野象的采食范围较大,保护区面积较大,能够增加大象的活动范围,不会引起人象冲突,A符合题意;读图可知,该自然保护区的村庄较多,人类活动影响野象的栖息地,使其食物短缺,而农作物分布区,食物充足、获取方便,吸引野象集聚,野象大量取食当地农作物,加剧人象冲突;高速公路穿过野象的迁徙地,影响野象迁徙,加剧人象冲突。第10题,为了减少人象冲突,可以适当增加食物(人工放置食物),从而减少野象的活动范围;在迁徙沿途建立生态通道,减少高速公路对其影响;对于农作物受到损失的农民也要给予一定的补偿,减少冲突。全部生态移民难度大、不现实;建动物园圈养野象对大象不利。故选B项。
(2021·山东名校联合调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强化河湖长制,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据此完成11~12题。
11.实施河湖长制的意义在于(  )
①有效调动地方政府履行河(湖)库、渠管理 ②联防联控,协调发展 ③扩大河湖长的管辖范围 ④维护流域河道采砂秩序 ⑤促进农业生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2.长江十年禁渔会使(  )
A.“电毒炸”等非法作业方式消失
B.鱼价上涨
C.天然渔业资源增多
D.航运条件改善
答案 11.B 12.C
解析 第11题,读材料可知,实施河湖长制是为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③⑤与生态系统无关,故选B。第12题,禁渔会使鱼类资源得以休养生息,故选C。非法作业方式在其他地区依然可能存在;我国鱼类资源丰富,长江禁渔不会造成鱼类短缺,也不会影响鱼价;禁渔对航运没有影响。
生态指数由濒危物种指数、物种丰富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人为干扰强度和频度确定,它反映各区域的生态完整性、重要性及自然性的大小。读“江苏省生态指数图”,完成13~14题。
13.江苏省生态指数分布(  )
A.苏南高于苏北 B.沿湖高于沿江
C.山区高于平原 D.南通高于连云港
14.生态指数较低地区(  )
A.生物多样性复杂
B.人为干扰强度弱
C.表明物种单一
D.生态重要性突出
答案 13.B 14.C
解析 第13题,读图可知,沿湖地区生态指数多为0.4~0.52,沿江地区生态指数多为0.1~0.4,故B项正确。第14题,根据材料可知,生态指数越高,表明生物多样性越复杂,生态系统越多样,人为干扰强度越小,生态重要性越突出。题干要求的是生态指数较低地区,故C正确。
黑碳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产生的表面以灰黑色为主的一类大气污染物。黑碳能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降水等扩散,会对冰川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全球气候。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及周边冰雪中黑碳含量(单位为10-9)。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中虚线框内高含量黑碳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油气资源开发 B.交通运输发展
C.牲畜粪便焚烧 D.工厂废气排放
16.青藏高原东南部空气中黑碳含量呈现夏低冬高的特点,原因主要是夏季(  )
A.太阳辐射强,促进了黑碳的分解
B.西风势力强,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C.气温高,利于大气层中黑碳自燃
D.降水多,利于黑碳随雨水沉降到地面
答案 15.B 16.D
解析 第15题,根据图示可知,图中虚线框内高含量黑碳呈带状分布,因此最可能是沿着交通线分布,是交通运输的发展造成的。故选B。第16题,据材料可知,黑碳能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降水等扩散,青藏高原东南部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有利于黑碳随雨水沉降到地面。故选D。
(2021·山东名校联合调考)库塔海滩被誉为巴厘岛最美海滩之一,但一夜风暴过后海滩上冲来了万吨的塑料垃圾,其中包含了大量疫情期间使用的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的主要原材料是无纺布,分解后会成为一种粒径很小的微塑料。微塑料被称为“海中PM2.5”,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危害。下图为“巴厘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巴厘岛海滩一夜之间冲来成吨塑料垃圾的动力是(  )
A.冬季风 B.夏季风
C.热带气旋 D.信风
18.合理处理口罩等医疗垃圾的方法是(  )
A.回收利用 B.高温焚烧
C.深挖填埋 D.露天堆放
答案 17.C 18.B
解析 第17题,材料提到海滩成吨的塑料垃圾是“一夜风暴过后”形成的,属于突发的,所以一定不是当地盛行风。据图可知,巴厘岛的纬度是10°S左右,属于热带海区但不是赤道附近,所以易受热带气旋影响,选C。第18题,材料中特别提到“垃圾中包含了大量疫情期间使用的一次性口罩”,其可能携带传染病毒,所以不能回收利用,应该高温焚烧,杀死细菌、病毒,选B。口罩分解会形成微塑料,不能深挖填埋和露天堆放。
在《京都议定书》搭建的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框架之下,目前全球已实施28个碳排放交易体系(ETS)。据此完成19~21题。
19.《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
A.酸雨问题 B.臭氧层破坏问题
C.核扩散问题 D.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20.下列哪个国家最急切盼望《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能坚决早日执行(  )
A.俄罗斯 B.美国
C.马尔代夫 D.中国
21.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先减多减限排的义务,说明(  )
A.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增多都是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
B.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不承担减排限排的义务
C.国际环保中,无论国家大小,承担责任是相同的
D.国际环保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答案 19.D 20.C 21.D
解析 第19题,《京都议定书》是为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制定的国际公约,故选D。第20题,马尔代夫属于地势低平的岛国,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四国中对其危害最大。故选C。第21题,从工业革命到现在,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多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故选D。
我国于2018年1月1日开征环境保护税,主要征收范围为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和噪声四种。征收环境保护税有利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下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开征环境保护税属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3.征收环境保护税有利于企业(  )
A.加快产业转型 B.减少原料投入
C.降低科技投入 D.降低企业成本
答案 22.D 23.A
解析 第22题,根据图示箭头方向,①提供的是科技、劳力,表示社会系统。②提供环境资源,表示生态系统。③提供物质产品、资金,表示经济系统。④表示人的管理和调控。开征环境保护税属于④,D对。A、B、C错。第23题,征收环境保护税有利于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减少环境污染,A对。环保费用增加,不会减少原料投入,B错。提高技术,产业升级,科技投入增加,C错。环保费用增加,企业成本增加,D错。
读漫画“嫁祸于人”,完成24~25题。
24.漫画中描述的现象属于(  )
A.垃圾转移 B.固体废弃物的回收
C.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 D.垃圾分类
25.关于漫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B.发达国家处置污染物的费用高
C.污染物主要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D.危害污染物输入国的公众健康
答案 24.A 25.C
解析 第24题,漫画题目“嫁祸于人”是题眼,漫画中衣服上的“洋垃圾”三个字是关键,说明漫画描述的是垃圾转移现象。第25题,由于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低,固体废弃物尤其是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费用低,这种差价使一些垃圾商把大批有害的废弃物越境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6.(2021·山西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据长期地表观测资料显示,过去30年来的增温已促使北极地区土温升高1~3 ℃,永冻土随之解冻,大量碳将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成为加速气候变化的重要诱因。研究人员推测,地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 ℃,永冻土就释放出相当于煤、石油和天然气4~6年释放出的温室气体。与此同时,以猛犸象为代表的大型食草动物的残体出露地表,有些动物残体保存非常完整。猛犸象的身体结构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它们生活在第四纪大冰期时亚欧大陆北部与北美大陆北部的寒冷地区。一些科学家认为,随着气候转暖,最后一批西伯利亚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下图为北极地区示意图。
(1)指出北极地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的来源。(4分)
(2)指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对气温的影响,并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原因。(4分)
(3)解释猛犸象等大型动物残体能长时间保存完整的自然原因。(4分)
答案 (1)直接封存于冻土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冰间隙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土壤中未被分解完的有机物;未被完全分解的动植物。
(2)影响:气温上升。原因:永冻土中的碳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增加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甲烷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减少地面辐射进入宇宙空间的部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温室效应增强)。
(3)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分解极慢;冻土层隔绝了与外界大气的热量交换,使地下一直处于低温冻结状态。
解析 (1)首先,明确“碳”的概念和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其次,明确永冻土的环境特点。由此分析,永冻土中温度低,土壤中的水分处于冻结状态,微生物活动微弱,其中有很多未分解的动植物;中高纬度地区,土壤中所含有的有机物本身比较多,如中国东北的黑土;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和冰中的空隙中都含有气体。(2)根据材料“大量碳将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甲烷、二氧化碳等都属于温室气体,永冻土中释放的碳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温室效应增强,造成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大气受热过程包括“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三个过程,温室效应涉及“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两个过程。甲烷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3)猛犸象等大型动物残体能保存完整的最主要原因是高纬度地区温度低,动物残体分解缓慢,冻土层就像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使得猛犸象一直处于冷冻状态。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种质资源库是人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设施。种质资源库不仅保存植物种子,也是抢救性收集和保存野生植物离体材料、DNA、动物细胞和微生物菌株等遗传材料的重要装置。
材料二 挪威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下图所示)上建立一个规模巨大的全球种子库,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该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包括中、美、英、日、印、埃及等国在内,全球已建成种子库1 400多座。
(1)简述很多国家都建立本国种子库的原因。(6分)
(2)说明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岛世界种子库区位的有利条件。(4分)
答案 (1)每一物种都有其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通过遗传信息(DNA)保留在种子中;物种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各国的生物种质资源也有地域差异;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优良品种,需要有更多的植物种属供选择;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物种加速缩减,建立种质资源库,可以降低物种灭绝的风险。(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远离大陆,处于海洋之中,远离人类频繁活动区域,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破坏等安全威胁;纬度高,常年低温的自然条件,利于种子保持稳定的低温状态。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2018年4月21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顺利返抵上海。此次考察中,科考队员在南极半岛海域和戴维斯海首次检测出微塑料。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和纺织纤维。微塑料体积小,比表面积大(比表面积指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粘附污染物,被称为“海洋里的PM2.5”。如今,微塑料已遍布地球各个海域,人口越稠密的海岸地带,微塑料越多。
材料二 下图为污染物迁移模式图。
(1)推测微塑料的来源。(4分)
(2)分析微塑料产生的危害。(4分)
(3)简述防治微塑料危害的措施。(6分)
答案 (1)工业生产产生的微塑料;塑料制品经过风化后形成的微塑料;清洗含有纤维的衣物时产生的微塑料;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通过洗涤过程融入水环境的微塑料等。
(2)微塑料污染海洋水体,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微塑料难降解,扩散快,污染范围大;微塑料吸附有毒有害物质,增加污染程度;被海洋生物误食,导致生物死亡,影响生物多样性;微塑料及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进入高等生物及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
(3)加强监测调查;塑料制品回收处理,提升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水平;加强法律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力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公众对微塑料污染的认识;形成政府、企业、公众联手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加强国际间合作等。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自2011年起,为改善流域的环境质量,四川省选择岷江、沱江水系先行试点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在行政区跨界断面(行政区交界断面)设置水质监测点,按照“谁超标,谁赔偿;谁达标,谁受益”的原则,实行全流域水环境奖惩举措。下图为岷江、沱江流域考核断面达标率时间变化图。
(1)我国的地表水水质从优到劣分为Ⅰ、Ⅱ、Ⅲ、Ⅳ、Ⅴ和劣Ⅴ类。在行政区出口断面污染指数相同的情况下,指出扣缴额度与水量、入口断面水质间的关联性(正相关或负相关)并说明原因。(6分)
(2)试解释岷江、沱江流域春季达标率低的原因。(4分)
(3)说明岷江、沱江流域实行水环境奖惩举措的意义。(4分)
答案 (1)扣缴额度与水量呈正相关,与入口断面水质呈负相关。原因:水量越大,自净能力越强,而出口断面污染相同,说明行政区内排污量大;入口断面水质越好,进入行政区的污染物越少,而出口断面污染相同,说明行政区排污量大。
(2)春季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蒸发强;水量小,自净能力弱。(答出两点即可)
(3)增加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保证水环境治理的公共性、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