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终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一模)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一、青铜器里的学问(27分)
中国青铜器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
2021年3月,国家文物局在成都公布,三星堆遗址又新发现6座古蜀祭祀坑,并出土大量重要文物。 8号坑发现了朱砂彩绘觚形尊(见右图),新华社点评为:中原文明和古蜀文明在这里融合。
1.请在地图上选择古蜀文明的所在地(写字母)。(2分)
青铜器铭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右图为西周遂公盨(XU)青铜器铭文拓片。内容为:“天命禹敷土, 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乡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 厥沫唯德,民好明德…… 益干懿德……心好德……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 。”
2.从遂公盨青铜铭文的内容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主要观念是什么?(2分)
大禹治水是我国千古传诵的治水而立国的故事。《尚书 》的《夏书·禹贡》篇记载:“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遂公盨铭文第一句也记载了这一事件。
3.“遂公盨青铜器铭文”和《尚书》能否互证“大禹治水”的真实性?请简述理由(7分)
4.山西侯马春秋时期的晋国遗址包含了青铜器铸造遗址。在该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可能是以下哪些,填写合适的字母。(4分)
A.彩陶人面鱼纹盆 B.佛像
C .饕餮纹陶范 D.金镂玉衣
E.三彩釉佣 F.人形陶范
5.秦统一政权的建立和加强统一的措施,在青铜器上也有较充分的反映。请将下列图片和统一措施配对(6分)
配对(填字母) 措施 青铜器
( ) ①统一货币 A.青铜方升
( ) ②统一度量衡 B.秦始皇、秦二世双诏版
( ) ③文书制度 C.秦半两
6.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县后子河乡上孙家寨村汉墓群一号墓中出土一枚铜印(下图左),篆文“汉匈奴归义亲汉长”(下图右),这里的汉指东汉。
①选择:这里的匈奴指 (2分)
A.北匈奴 B.南匈奴
②这枚印章解读出哪些历史信息?(4分)
二、罗塞塔石碑(20分)
罗塞塔石碑不仅仅呈现了古代文明的辉煌,其辗转流变的过程,也是近代西方殖民历史的体现。
材料一
右图为1799年于埃及拉希德镇发现的罗塞塔石碑(诞生于公元前196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材料二
石碑的制作是为了纪念埃及托勒密五世加冕一周年,讲述了一个权力与妥协的故事。……但在今天,石碑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将同样的内容用三种不同语言记录了三遍。其一是官方的古希腊语,另两种则是古埃及语的两种形式,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通俗文字,以及欧洲人数百年都无法破解的祭司使用的( ① )文字。……在此之后,( ② )都曾统治过埃及,石碑虽得以保存,但上面的内容始终没人看得懂。期间石碑也转移到了拉希德,也就是如今的罗塞塔镇。
——(英)尼尔·麦格雷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7.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推测罗塞塔石碑上同时刻有希腊语和埃及语言的原因。(2分)
8.请将材料二中的空缺补充完整(填写字母)(10分)
①欧洲人数百年都无法破解的祭司使用的文字是( )
A.楔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印章文字 D.线性文字
②从罗塞塔石碑诞生直至被发现期间,有哪些政权统治过埃及?(可多选)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蒙古帝国
E.印加帝国 F.桑海帝国
G.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H.俄罗斯帝国
材料三
有关罗塞塔石碑的学术年表
时间 事件
公元前196年 为纪念埃及托勒密五世加冕一周年,祭司制作了罗塞塔石碑。
1799年 拿破仑入侵埃及,石碑被发现。随行学者专家立刻断定这是重要的文物。
1801年 英国在尼罗河河口海战中打败法国,法国交出一切在埃及发现的文物,包括罗塞塔石碑。
1802年 大英博物馆埃及古物部成立,罗塞塔石碑作为镇馆之宝展出。
1817年 英国学者托马斯·杨提出石碑文字上刻有托勒密字样,但未能破解文字。
1822年 法国学者商博良完成了所有的文字破译工作。
1883年 大英博物馆中已有大约五万件埃及古代生活藏品(包括拉美西斯胸像和其他巨型雕塑),埃及展厅扩大。
1917年 由于一战的扩大,罗塞塔石碑被转移保护,直至两年后回归大英博物馆。
1993年 埃及考古学家札希·哈瓦斯博士公开呼吁英国应该将罗塞塔石碑归还给它真正的归属地埃及,因为这块石碑是埃及文明的重要象征。但大英博物馆并未归还。
9.结合上述几则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罗塞塔石碑命运的看法。(8分)
三、伦敦的城市治理(20分)
城市的急速发展有时会引发“城市病”。伦敦就是其中的一座典型城市,而其针对“城市病”的治理对策,也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材料一
“我们从伦敦著名的‘乌鸦窝’圣吉尔斯开始……这个聚集地年复一年的变大,住宅规划得很不好,一堆乱七八糟的三四层的高房子,街道狭窄、弯曲……这些地方的肮脏和破旧是难以形容的……到处是一堆堆的垃圾和煤灰,从门口倒出来的污水就积存在臭水洼里。而住在这里的是穷人中最穷的人,是工资最低的工人。”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发表于1845年)
10.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当时英国“城市病”产生的背景。(2分)
11.回顾伦敦的城市治理,将字母填写至相应事件中。(8分)
A.10世纪末 B. 17世纪初
C.19世纪3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①英国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发生于( )。
②伦敦的城市治理是从获得了国王颁布的特许状后,大约是在( )。
③工业革命后期,英国于( )颁布法律确立近代自治市制度,伦敦并未纳入其中。
④英国最早的《济贫法》颁布于( )。
材料二
伦敦城市治理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855年 伦敦市设立“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主管伦敦市公共工程。
1859年 “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向议会申请借贷以治理泰晤士河污水问题。
1863年 议会颁布《碱业法》,要求抑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
1869年 “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开放了两个绿地公园,提供市民休闲场所。
1874年 民间社团“改造工业阶级住宅都市协会”建立了专用工人住房。 “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开始计划改造贫民窟。
1875年 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
1876年 “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开辟新街道,缓解交通拥堵。 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
1888年 议会颁布《伦敦交通法案》,规定铁路公司必须提供工人低价的车票/通勤列车。
12.材料二从三方面体现了伦敦城市治理的特点,请提炼并加以解释。(6分)
材料三
“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经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样明显。下水道已经修筑起来或改善了;在最坏的贫民窟中间,有许多地方修建了宽阔的街道。……但并不是所有的现象都被消除了。”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第二版序言(1892年)
1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伦敦城市治理带给你的启示(4分)
四、两种货币的不同命运(33分)
货币制度是国家经济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材料一
法币改革废除了银本位制度,使中国摆脱了1934年到1935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在抗日战争时期,统一的币制,也起到了对抗日伪货币的作用。
——2012年 潘连贵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金融年鉴》编辑部副主任
材料二
法币的诞生,有其进步意义,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当时各个军阀、各个省都搞了一套自己的货币,那是非常混乱的,它(法币)毕竟还是统一了中国的货币,从经济上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2012年 叶永烈 作家
材料三
法币的严重膨胀有四个原因:第一由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掠夺下,农业工业生产不但不能发展,而且迅速衰落,使货币制度所依托的经济基础根本动摇……第二由于贪污浪费及反民主、反人民、反共的罪恶战争,使其财政亏空日益巨大……第三由于生产衰落,和国民党反动派政府放任美货倾销侵占中国市场,以致对外贸易的入超日益增加……第四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集团,不但不来平稳物价,而且推波助澜,带头投机囤积,以便从混乱中猎取巨额利润。
——1949年3月 薛暮桥《从“法币”到“金圆券”》
材料四
蒋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产物,它是国民党反动派掠夺人民的重要工具,所以它必然会跟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崩溃而崩溃。解放区新货币则是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产物,它保护着广大人民的利益,且系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之一重要保证,所以它必然会跟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日益巩固。
——1949年3月 薛暮桥《解放区人民的新货币》
材料五
改革与开放所带来的变化是如此剧烈,今天中国的境况,……解决了全球1/5人口的温饱问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创造出全球排名第二的GDP,成为出口规模世界第一、进口规模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
人民币就像一面镜子,它明亮地照着中国的进步……人民币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话题,它……涉及金融、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正在朝着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和自由化大步迈进的人民币,将会带给中国一场重大的变革。当变革完成,一个被国民所信任、被世界所尊重的国家将傲然挺立,最终造福的会是13亿中国人民。
——2012年 第一财经 《人民币》
14.根据以上五则材料,分别概括两种货币不同的命运,将下列观点填写完整?(4分)
法币, 从有利于国家经济到 ① 而被取消。
人民币,代表着 ② 的胜利到走向国际化。
1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四,分别概括选择两种货币发行的积极意义?(填写字母)(5分)
A.全国解放,新中国的成立 B.摆脱世界经济危机
C. 有利于抗日战争 D. 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
E.统一货币
货币 积 极 意 义
法币
人民币
16.根据材料三材料五,概括导致两种货币不同命运的原因?(4分)
17.根据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货币的不同命运?(20分)上海市虹口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终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一模)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青铜器里的学问(27分)
1.A (2分)
2.君臣要为政以德、民众要以德行事;崇尚德治。(如果只写“德治”“德政”之类也得分)(2分)
抄材料 如唯德、明德、好德。(0分)
3.不可以(1分)。
遂公盨铭文断为西周时期,大禹治水在夏朝发生,遂公盨不是当时的文物,铭文也不是当时撰写的。《尚书 夏书》虽然传说是夏朝时期的文章,但是也没有被证实成书于夏,因此两者都不是一手资料。(6分)
遂公盨铭文也不是当时撰写的。《尚书》也不是当时撰写的。因此不能。(3分)
与材料无关。(0分)
可以(1分)。
遂公盨是西周时期的文物,夏为“三代”之首的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深入人心。
《尚书》撰写的时期尚有争议不能轻易否定,但铭文的出现证实了《尚书》内容的真实性。这证实了大禹及夏朝的确存在,大禹治水不仅仅是一个英雄传说,还是一个有据可考的史实。(6分)
遂公盨是出土文物,《尚书》是当时文献,二重证据法。可以证实。(3分)
与材料无关。(0分)
不完全可以(1分)。
遂公盨是西周时期的文物,《尚书》成书的时间为春秋。都与夏朝时间接近,使得它们记载的历史事件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由于这两者都不是一手资料,因此仍然存疑。(6分)
遂公盨和《尚书》记载可信,但是不是一手资料,所以存疑。(3分)
与材料无关。(0分)
4.C F(4分)
5.C A B(6分)
6.1)B;(2分)
2)直接信息: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少数民族的归顺;(二选一)(2分)
深层信息:民族融合有利于大一统国家。(2分)
二、罗塞塔石碑(20分)
7.当时埃及处于希腊化时期(1分)。由于此前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推行希腊文化。(1分)
8. B;(2分)ABCG(8分)
9.本题需要学生根据材料归纳出罗塞塔石碑的命运(4分),再具体分析其折射的积极面和消极面(4分)(共8分)
罗塞塔石碑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研究希腊化时期埃及文明的重要史料,石碑上的文字反映了埃及文化和希腊文化的碰撞交融(2分);罗塞塔石碑体现了近代西方国家文化传承、文物保护理念的不断增强,诸如大英博物馆的收藏,对其文字的破解和保护(2分);罗塞塔石碑体现了埃及民族自决意识不断增强,随着埃及独立解放运动的展开,希望能收回文物(2分)。罗塞塔石碑亦是殖民扩张历史的写照,其依旧陈列于大英博物馆恰恰是西方侵略埃及的证据。(2分)
三、伦敦的城市治理(20分)
10.工业革命背景下,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不断增多)(2分)
11.DACB(8分)
12.每个方面各2分(即归纳出方面+具体举例2分)
城市治理主要依靠的力量:议会立法、建立地方机构、民间社团
城市治理的方面:交通住房、卫生环境、工人福利等
城市治理取得的成效:缓解社会矛盾(如贫富矛盾、工人矛盾),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共6分)
13.伦敦的城市治理源于工业革命飞速发展过程城市建设的滞后性(2分,若回答中写出发现问题才展开治理也可)。但可以注意到城市治理的过程是缓慢的(回答中写出有治理但没有完全消除也可),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完成。(共4分)
四、两种货币的不同命运(33分)
14.严重膨胀;新民主主义革命;(4分)
15.(5分)
货币 积 极 意 义
法币 B C E
人民币 A D
16.法币,其诞生有利于国家经济统一、发展和抵抗外敌入侵,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和统治阶级的共同压榨下,民国经济崩溃,最终被取消发行。
人民币,诞生于解放战争胜利之前,意味着统一政权的建立,有利于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改革开放国力增强,人民币向国际化迈进。(共4分)
17.凸显唯物史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与政治,逻辑自洽,结构完整,围绕观点进行论述(16—20分)
比较两种货币的命运,一个是有利于民国政府统治到通货恶性膨胀最终被金圆券取代。一个是新政权的货币到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能从政治方面,两种货币的诞生都是出于对政权巩固的需求。其命运则是反映了民国政府的腐败无能与中共积极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方面两种货币的诞生都是出于稳定经济秩序,其命运则展示了民国政府经济建设的失败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等、围绕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但未上升至唯物史观),论述完整。(10—15分)
结构完整,观点较为笼统,两种货币命运不同,两种货币的命运就是国共两党的命运等。(6—9分)
无史实,空谈。(0—5分)
史论结合好,角度好,可酌情加。1—2分
史实错误倒扣。1—2分